关于微信的收费风波,三大运营商这次可能要玩真的了。
近期,中国移动重构飞信、中国电信密谋“翼信”,已双双做好与微信正面肉搏的准备。但通信业人士坦言,这并不足以解决运营商眼中微信等OTT业务“一边占资源、一边挖墙脚”的核心矛盾。
“谈判仍在进行,但腾讯付费意愿并不高。 ”知情人士昨向晚报记者透露,最极端的结局可能是三家直接从后台掐住微信的流量通道,“这或许不合理,但却合法。 ”
飞聊、翼信“肉搏”微信
日前外流的一份中国移动内部PPT显示,去年Skype、WhatsApp、微信等OTT业务已经分流全球电信运营商近140亿美元利润,运营商正面临被管道化、收入降低、流量价值下降等三大问题。压力之下,移动高层希望将老产品飞信进行重构,成为对抗微信的排头兵。
飞信诞生于2006年,目前有1亿左右活跃用户。由于可打通PC与手机进行跨平台的免费短信发送,曾独领风骚,但如今略有过气之嫌。在移动的构想中,未来将对现有的飞信、飞聊进行整合,演进为未来的融合通信产品,同时重构要充分结合定制终端预制、流量打包优惠等手段,快速发展用户。
无独有偶,中国电信正在秘密测试的产品 “翼信”本周也流出内测版本。根据现有资料,翼信直接与手机号码绑定,和微信一样支持免费的文字、语音短信,近期将推向市场。
“战时联盟”或打破孤岛
上海电信的相关人士昨天告诉记者,他们目前暂未接到集团关于推广“翼信”的通知。但按照推测,这应该是此前电信一款多媒体IM (即时通讯)软件“翼聊”的升级版。
根据体验报告称,翼信将直接支持固话语音留言。这意味着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免费发送一段语音到固定电话;随后,电话会自动来电提示有一条语音留言,收听后可以回复数字键进行回复。在业内看来,这将是电信对抗微信的一道杀手锏。
此外,记者还从联通集团内部人士处了解到,曾与飞聊、翼聊构成“三国杀”之势的联通系IM软件“沃友”近期也将会有大动作,主要会升级语音引擎,用意不言自明。
德国电信咨询公司中国区高级顾问谭炎明向记者透露,之前三家的IM软件不能互通,等于三座孤岛,但如今大敌当前,上述运营商的技术部门已根据国际RCS体系、即跨运营商的融合通信解决方案重新进行开发,相当于打破门户之见,不再画地为牢,这将是战时联盟的共同抗敌之举。
谈判面临最坏打算
据悉,目前三大运营商和腾讯的谈判仍在继续。近期有传闻称,运营商方面已在工信部撑腰下筹划了8个项目,收费目标囊括了多个OTT应用,除了微信外,还包括360的几款移动产品。
在微博流传的一份手机上网流量详单上,联通已从本月起将 “微信”、“米聊”等单独作为特殊的计费类型列出,亦被视为向OTT收费的前兆。
运营商到底该不该向OTT应用商收费?这在业内引发的争议正持续加大。挺微信一方的观点认为,运营商的网络就好比一条高速公路,别的车在公共道路上跑是正当的权利。谭炎明则反驳称,微信既占着信道资源、又冲击运营商的主营业务,后者的不爽已经很久,“早在移动QQ时代,运营商就跟腾讯谈过收费,最终不了了之,但腾讯至少因此改进了技术体系。现在微信的版本从4.1、4.2到5.0,功能越来越多,对基站资源的占用却越来越大。坦率地说,这么庞大的流量,单纯在技术上的改进空间已经很有限了。”
业内另一个争议焦点在于国际上的“网络中立”原则,即基础网络不应对适用者区别对待,运营商不得根据商业利益控制传输数据的优先级。但某运营商高层人士昨明确向记者表示,这只适用于固网,并不适用于移动互联网。
“但目前腾讯付费的意愿并不大。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最极端的可能会是运营商从后台限制微信占用的流量,直接导致数据丢包、基本的实时通话和语音对讲都无法保证,用户体验直线下降。
“这或许不合理、会被骂,但完全合法,因为国内没有任何一条法律判定运营商不向OTT提供服务是不对的。 ”谭炎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