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云网络面临挑战 SDN或成正解

TechTarget中国 发表于:13年05月17日 13:47 [转载] TT中国

  • 分享:
[导读]虽然在云端运行IT服务的好处显而易见,但是在完全实现弹性云的承诺之前,仍旧有很多重要的挑战需要克服。本文中我们将介绍软件定义网络(SDN)对于混合云网络的影响。

虽然在云端运行IT服务的好处显而易见,但是在完全实现弹性云的承诺之前,仍旧有很多重要的挑战需要克服。这些挑战的性质不同,影响云网络、计算资源和存储,而且可能最关键的地方在于必须在混合云部署中解决问题。

在混合云设置中,服务的一部分运行在客户的设备中,还有一部分运行在服务提供商的云中。工作负载分割成具体的规格,企业通常基于性能、可用性、隐私性、成本和其他的考量因素,来确定服务元素在哪里运行。然而迄今为止,很多客户在混合云实施时感到犹豫,因为担心这个部署模型是否能够符合自己的需求。

为了突出这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微软的一位分析研究员评估了一项应用性能,理论上完全适用于混合云架构:基于分布式MapReduce的应用。这个应用在私有数据中心中的执行速度比运行在分开的数据中心和公有云服务之间要快三倍。

如果提供商希望吸引客户对于混合云部署的兴趣,他们就需要解决现有环境的局限性。公有云的元素众多,如果要将强,将协助改善混合云支持。升级的候选包括虚拟计算性能、编制系统功能和安全保证性能。对于拥有和运行这些网络的提供商而言,连接私有数据中心和公有云的网络是另外改善的领域。

不管运营商只提供互联网连接到云服务,还是提供整合的包,包括网络服务,连接需求都需要可靠、具有响应性且对于客户的需求是弹性的,云服务本身也要让混合云对于客户可行。

SDN是混合云网络解决方案?

混合云网络的现状在于很多不同域中的元素必须连接在一起,只能交付接近混合云计算客户需求的的响应、弹性平台。可用网络服务结合了很多关键区域的网络元素:IP路由、无线和有线访问、城市和区域聚合;包和光线核心以及其他域。在大多数案例中,涉及了整合多种厂商平台。但是在当前的实现下,运营商受限于自身对于多种服务的支持,无法提供混合云计算中要求的弹性和响应能力。

为了克服这些复杂问题,服务提供商云网络需要发展,且成为对于客户需求快速响应的网络。软件定义网络(SDN)可能成为混合云网络中运营商需要解决的固有挑战。SDN使用类似云计算的设计实现,从底层硬件抽象软件并释放二者的能力。

架构上,SDN允许网络服务抽象定义,广泛覆盖众多异质网络元素。这些元素可以在域中多种描述,比如有线城市聚合或者光纤核心。这些抽象服务运行在控制面板上,控制面板存在于底层元素和运行在之上的元素之间。

为了构建这种一致定义的网络服务中间层,运营商可以简化和加快引入新产品的流程。最终,提供商可以克服面临的一些关键障碍,为混合云计算客户创建更有吸引力的服务。他们呢可以用SDN实现更加直接的方法,创建出服务,且延迟、容量、弹性、安全或者激活时间保证,都可以和混合云计算客户需求调整一致。返回到上面提到的微软研究员对于混合云环境中MapReduce 的实验,SDN驱动的网络设计可以帮助运营商解决延迟和容量问题。

当然,这是理论上SDN能够为混合云客户带来的好处。那么云提供商最终会拥抱SDN吗?早期有迹象表明,运营商确实发现了这种方法的迷人之处,NTT通信的 SDN核心全球企业云已经上市,处于尝试阶段的德国电信Terastream项目使用SDN加强其云网络服务。但是这只是这个领域的两个创新案例而已。对于云提供商而言,关键问题不仅仅是SDN在混合云部署中交付了什么功能,还包括能够捆绑哪些附加服务以及如何快速创建部署。

[责任编辑:袁家驹]
在这个大数据的时代,数据库软件需要应对当前企业里不同来源的海量数据,并将这些不同结构的数据进行整合,进一步实时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所以主打ERP软件的SAP公司肯定也会做出应对高性能的大数据分析软件来满足这一巨大的市场需要。
官方微信
weixin
精彩专题更多
存储风云榜”是由DOIT传媒主办的年度大型活动。回顾2014年,存储作为IT系统架构中最基础的元素,已经成为了推动信息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存储产业的发展迈向成熟,数据经济的概念顺势而为的提出。
华为OceanStor V3系列存储系统是面向企业级应用的新一代统一存储产品。在功能、性能、效率、可靠性和易用性上都达到业界领先水平,很好的满足了大型数据库OLTP/OLAP、文件共享、云计算等各种应用下的数据存储需求。
联想携ThinkServer+System+七大行业解决方案惊艳第十六届高交会
 

公司简介 | 媒体优势 | 广告服务 | 客户寄语 | DOIT历程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订阅中心

Copyright © 2013 DOIT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