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日报 发表于:13年08月19日 11:28 [转载] DOIT.com.cn
一场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重大商业变革正发生在我们眼前,它就是网络销售+大数据时代。它不仅使得传统商业全面没落,甚至在未来使整个商业体系退化,使商人这个名词逐渐暗淡。
近几年来,互联网零售迅猛发展,可谓一日千里,而传统零售商日益陷入窘境。全球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商ComScore 2012年度研究报告显示,40%的调查者表示喜欢在线下商店查看商品,购买则计划在网上进行。美国有超过200个商场占地超25万平方英尺,但空置率已超过35%。而与之相反的互联网相关的零售额大幅攀升,预计2013年将占全美销售总额的51%,2014年将达到全美销售总额的53%。
中国零售业也正在步美国后尘。2012年中国大型零售企业增速降至10%以下,而2011年的增速是20%,沃尔玛、国美、万得城等多家零售巨头关店,外资尤为严重,部分零售商靠地产和集团财力勉强过冬。2013年1月,全国50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零售额同比下降12%,与传统零售的惨淡之景相反,中国网络零售市场呈现高速发展,预计2013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将达15688.9亿元,增长率达32.5%。预计线上购物在2015年将至少达到25510亿元人民币,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6%。
如果说网络零售对于传统商业份额的侵蚀只是量变的话,由于网络销售本身信息采集和分析的优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通过网络购物,给网络销售平台获取海量信息,进而对于消费者进行个性化消费习惯分析创造了条件。这就成为网络销售新的利器——大数据。
以阿里巴巴为例,坐拥“支付宝”、“淘宝”两大利器,其自然成为了大数据的试水者。目前来自商家的80%以上数据需求是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分析,比如点击量、跨店铺点击、订单流转量甚至旺旺聊天信息的收集和分析等都将成为商家关心的数据。京东、当当等网络零售商也开展了自己的大数据分析。
大数据的本质是彻底地打破了商品制造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这在历史上是由商人扮演的角色。几千年来,商业的形态基本都没有发生过改变,从A地采购货物,运输到B地后,通过代理商分销下去,而终端零售无外乎百货和专营两种模式。在21世纪之初,以苏宁、国美为代表的家电连锁可谓进行了商业的1.5次革命,借助家电产品的标准化程度高特点,它们可以标准化运作,通过互联网技术形成强大统一的数据后台,将批发和零售合二为一,通过挤压代理商的生存空间而获得了超额利润,赢得了高速发展。但它们仍有着传统商业的很多痕迹。
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完整意义上的2.0版互联网销售革命——连实物销售店都予以最大程度地淡化,乃至进化为制造企业与网络销售企业的合二为一。
相对于单个网店而言,阿里巴巴最大的优势是建立标准,同时其数据是最完整的,能够进行最系统的分析,互联网商业平台通过对消费者各种购物习惯的分析,可以对其进行非常精准的消费特征的描述,甚至会比消费者本人更了解消费者,进而根据其喜好和消费节奏,针对性地寻找制造厂家出售消费者信息,助其进行商品推荐销售。在互联网云计算系统的支持下,在该消费者经常登录的网站上,仅针对其个人终端电脑,进行极为个性化的广告到达。这也正对传统广告系统——报纸、电视等进行了根本性的颠覆。
大数据另外一个大有可为的空间是金融服务业。因为互联网销售平台,一端连接着千万制造企业和网店,另一端连接着亿万消费者,通过第一手真实的数据能够了解它们的经营、财务财产情况,以及其信用度,并且有着手机和家庭双重到达的直接信息。这提供了非常针对性的金融服务的条件,将比传统的金融模式更具有可靠性。
尽管大数据时代的互联网商业革命不可逆转,但是其也是双刃剑,势必会形成巨大的财富再分配:它会导致传统商业如太阳下的冰块一样快速融化,造成大量的失业(由于互联网销售效率高很多,新增的网络销售就业人数远少于传统商业的就业人数);它给制造业节省了巨大成本,赢得了在中国经济探大底趋势下的相对生存空间,但也导致了传统商业的快速萎缩,商业税收急剧下降,商业地产将必然衰败;它给提供大数据信息和金融服务的企业提供了广阔的成长空间,但它必然以牺牲更多传统信息和金融服务商为代价。
特别需要提示的是,由于大数据平台目前已经形成了高度垄断性,仅极少数大的互联网服务商具备这种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垄断程度只会日益提高,这是一个政府不能不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