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菲 发表于:13年08月26日 11:00 [综述] DOIT.com.cn
最近几年微软已经很难有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不论是WIN8、OFFICE、WINDOWS PHONE、Surface、Bing还是Xbox都未能向世界证明微软可以重振雄风。很多人将责任归咎为鲍尔默的管理不善,但这真的是鲍尔默的过失吗?
泰坦尼克撞冰山 责任归谁?
泰坦尼克号撞击冰山的原因应该归咎于谁?不是因为瞭望员发现太晚,也不是因为船长未能掌握方向,而是因为超速行驶。同样,微软未能把握移动互联网浪潮,并非鲍尔默对一款产品或者几款产品的决策失误而造就,而是微软的基因、思维方式和行事模式所决定。
以微软本行操作系统为例,在iOS和Android之前,微软已经推出了WINDOWS CE等支持嵌入式设备的系统,不过模式依然是“卖操作系统软件”。iOS和安卓设备成功的根源是“横向整合”,iOS通过App Store构建了移动应用生态体系;安卓则依靠开放免费+笼络设备商+构建ARM阵营形成了与iOS抗衡的安卓王国。
也就是说,微软移动操作系统落败,并非产品失败,而是产业模式失败。苹果和Google的思维,是微软不可能一下转型的。现在微软要转型“设备+服务”,为时已晚。
微软未能实现也永远无法实现“让每张桌面都有一台电脑”。但它无疑是电脑普及最主要的推动力量。微软代表了一个时代,也引领了一种模式。这个模式的产物便是“WIN-TEL”阵营。微软做系统和基础软件,Intel负责核心硬件。两者处于整个计算机产业的中心。
5月2日,Intel也已换帅。彼时CEO欧德宁提前退休,布莱恩•科兹安尼克临危受命。Intel面临的问题也是转型,追上错过的移动互联网浪潮。目前没有任何迹象表明Intel可以击败ARM阵营,夺回芯片市场的王者地位。
在过去几十年,微软和Intel一唱一和。正如“安迪-比尔”定律所描述的,“安迪造了什么,比尔便会拿走什么”。安迪的Intel提升性能,微软的软件就会升级来吃掉这些增加的性能,这使得人们有不断升级电脑配置的需求。现在WIN-TEL时代已崩塌,“软件模式”已失效。激活码、校验码、破解软件在不久之后将成为历史名词。
大风方向变
人们将不再安装软件,而是使用某种服务,可以是App,可以是Web网络,可以是微信上的公众账号。移动浪潮之后的浪潮是什么?软件即服务,平台即服务,设备即服务,一切都是服务。Chrome OS代表的云端操作系统的思想,将会彻底改变我们先做使用电脑和手机等设备的方式。
但微软前期似乎无法接受这种趋势,他们坚持按份卖软件。不论是最新的操作系统抑或办公软件,或者WINDOWS PHONE。我们使用安卓系统,手机制造商也需要“按份”向微软缴纳专利费。“按份收费”是微软骨子里的思维模式。
一个企业的创始基因有多顽固与重要?苹果的起落就是最好的说明。封闭的苹果不敌开放的Win-Tel阵营,乔布斯因产品打不开市场而被排挤出苹果,但继任者约翰•斯卡利和吉尔•阿梅里奥领导的苹果更是江河日下,不得不请乔布斯重返。乔布斯重返苹果后,iPod、Opening iTunes to PCs、实体零售店、iPhone、App Store以及iPad等一连串伟大的决策成就了今天的苹果。值得注意的是,乔布斯的一系列决策依然未能离开苹果的基因:基于设备的软硬件、内容一体化的独立生态。最核心的则是产品至上的完美主义。乔布斯回归苹果做的事情,表面上是将苹果本身具备的基因和能力唤醒,让止步不前的苹果继续前行;本质上却是苹果的硬软件一体化模式,刚好符合了产业变迁的节奏。
比尔盖茨能救微软吗?
一个假设是比尔·盖茨能否拯救微软?这个答案是否定的。姑且不论比尔·盖茨离开微软一线多年,微软今天的状态是比尔·盖茨创立微软之初设定的“软件基因”决定的。几十年来微软一直没有改变的便是“软件企业”的特质。“按份收费”的模式很有效,使得比尔·盖茨成为全球首富。但这个模式正面临失效,被更优越的模式替换。
微软现在需要做的事情则是重新注入新的基因和血液,以响应当下潮流。这异常艰难。已经有许多微软CEO的候选名单,我并不关心结果。如果微软是泰坦尼克号,它或许已经撞上冰山。此时任命新的船长,可以减少损失,但也回天乏术,终究逃不过被边缘化的命运,就像IBM被微软、苹果们颠覆后所处的位置一样,就像雅虎换帅多次依然逐渐没落的趋势一样。
当现实乏味得像一滩死水时,任何一个涟漪都会激发人们的期盼。微软股价上涨并非因为鲍尔默离任,而是因为“微软终于有点变化了”。尽管这个变化并不会改变微软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