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笔记本混合设备将失败?四大理由!

Eskimo 发表于:13年11月29日 16:00 [综述] DOIT.com.cn

  • 分享:
[导读]如果重点更为明确,软件更加智能,同时设计更为时髦,PC厂商能够把混合设备塑造成杀手级的组合而非妥协。但是目前看来,这类产品感觉上像是1+1=1.5。

11月29日消息,平板/笔记本二合一混合设备是这一年多以来各大PC厂商所力推的设备类型,但这样的设计带来了许多问题,包括售价、设计、软件和实用性方面的。科技网站Laptopmag认为,尽管许多人都希望混合设备能够拯救PC产业,但这种情况并不会发生,原因如下:

1.没有理想的尺寸

对于笔记本来说,13英寸是个理想的大小,能够很好地平衡便携性和屏幕空间。但这个尺寸的平板电脑就不是这么回事了。就拿东芝Click来说,这款13英寸的设备单单平板部分就重达1千克,而整体重量更是达到了2.17千克,即便是对于13英寸的笔记本来说,这也算是很重了。

而比如华硕Transformer Book T100就是另一个极端的代表。随着这款设备仅售399美元,同时Bay Trail处理器也带来了出色的续航能力。但10英寸的屏幕大小意味着键盘将不会得到多少空间,从而导致了上网本式的输入体验。“对于主流消费者来说,混合设备的最大挑战是屏幕太小了。”NPD Group副总裁Stephen Baker如此说道。

笔者希望能够看到更多11英寸的可分离式设备,这样的设计和尺寸能够保持设备的轻巧,同时留给键盘更多的空间。但是,即使是这样的尺寸也并不适合进行生产力工作。

2.更多模式,更多问题

混合设备的设计类型多种多样,比如可分离式、变形和侧滑式。但在目前,失败的例子要比获得成功的更多。就拿索尼Tap 11来说,出于便于携带的考量,设备的键盘能够磁力吸附到平板部分,但你不能在打字的时候这样做。这部蓝牙键盘必须和设备分离来使用——要么放在桌子上,要么放在腿上。换句话说,你无法将设备作为一个整体来放到大腿上舒舒服服地使用,而这确是不少人经常的使用方式。

还有就是试图缩小平板和笔记本之间差距的那些三心二意的尝试,比如IdeaPad Flex。联想称其为变形设备,但它不过是能把键盘从前翻到后面,甚至都无法转变成平板模式,这有什么意义呢?

3.Windows 8.1不给力

虽然Windows 8.1的确带来许多受欢迎的提升,但它感觉上依然像两款操作系统在争抢同一个空间。不管是浏览器还是设置菜单,你都会看到两个单独的。

除此之外,这款系统依然有许多的不足之处,比如没有开始菜单,Modern模式下不会显示电量,更别提应用上的匮乏了。

4.价格太高

在微软的眼里,Surface Pro 2就是终极的超极本。考虑到它精美的1080p显示屏,大幅提升的续航,还有最新Haswell处理器,899美元的价格也不算太高。可如果再加上129美元的Type Cover键盘保护套,你就得花1028美元了。而这仅仅是64GB版的,128GB版再加键盘的价格是1128美元。相比之下,11英寸128GB MacBook Air售价999美元起,13英寸的价格也只有1099美元。

市场上也的确有一些相对廉价但高性能的混合超极本,比如Yoga 2 Pro。这款设备售价929美元,配置包括QHD+显示屏和Haswell处理器。但是,考虑到你只需要花费679美元便能够从联想那里购买到Haswell超极本(U430 touch),那干嘛还要购买单独的超极本加平板呢?

混合设备能蓬勃发展吗?

笔者认为混合设备最大的问题在于并没有让生活变得更加简单。这类设备不仅设计怪异,系统也没有进行真正的优化,即便是其中最为优秀的产品也都存在着一些取舍。

如果重点更为明确,软件更加智能,同时设计更为时髦,PC厂商能够把混合设备塑造成杀手级的组合而非妥协。但是目前看来,这类产品感觉上像是1+1=1.5。

[责任编辑:杨锦]
从前期的预约到正点时那千钧一发的时刻再到抢到后边激动边付款,完全通过微信完成。这是一次移动电商的成功,由小米初试水,让我们感受到的是发烧的沸腾。而微信支付所形成的o2o闭环优势也正在显现出来。
官方微信
weixin
精彩专题更多
存储风云榜”是由DOIT传媒主办的年度大型活动。回顾2014年,存储作为IT系统架构中最基础的元素,已经成为了推动信息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存储产业的发展迈向成熟,数据经济的概念顺势而为的提出。
华为OceanStor V3系列存储系统是面向企业级应用的新一代统一存储产品。在功能、性能、效率、可靠性和易用性上都达到业界领先水平,很好的满足了大型数据库OLTP/OLAP、文件共享、云计算等各种应用下的数据存储需求。
联想携ThinkServer+System+七大行业解决方案惊艳第十六届高交会
 

公司简介 | 媒体优势 | 广告服务 | 客户寄语 | DOIT历程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订阅中心

Copyright © 2013 DOIT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