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网 发表于:14年01月22日 16:57 [转载] 比特网
2014年1月22日存储在线转载:在大数据时代数据爆炸性增长,云存储服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腾讯云平台部副总经理纪顺友宣布腾讯微云目前用户数已经突破了 3 亿大关。此外,360云盘总注册用户数已经突破1.6亿,平均每月保持1200万新注册用户增长。大数据的爆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一度名不见经传的网络存储,成为我们工作、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整个云存储市场,几乎所有国内外有能力的IT和互联网企业都加入了这个大战,各种“云”层出不穷,一嘲云端”之战来势汹汹。
云存储应用渐成产业热点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每天都产生大量数据,日积月累后形成海量数据,数据量之大已经超出电脑硬盘及光盘能够方便存储的极限,我们不禁感叹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当云存储这个概念一经提出,伴随着云服务相关词汇媒体曝光率骤增,依附于云存储技术的网盘市场成了各路厂商争相抢占的“香饽饽”。
如今,云存储也成为巨头争霸新战常随着大佬等的进入,竞争格局势必发生变化。此前,云存储还是创业者的世界。Dropbox、Box等是业界公认的先行者,Dropbox的巨大成功让这个市场迅速被挖掘和跟进,微软SkyDrive、苹果iCloud,最近亚马逊也刚刚上线了一个叫做“CloudDriver”的网盘产品。
金山的布局是巨头中最早的,最先推出“金山快盘”,配合WPS办公软件提供文档和照片的云储存服务,初步获得成功后成立的独立的金山云公司,全力开发运营金山云服务;此后不久,360、腾讯、新浪、华为等公司纷纷出局,市场迅速繁荣起来。百度则在2012年正式推出了面向用户的云服务平台,集合了云存储、相册、通讯录等主流应用类产品,一年之后宣布用户过亿;最后是阿里,直接耗资数亿通过收购快盘完成布局。专家预测,未来五年内会有7成的网民使用个人云,因此各大企业和厂商开始加大对网盘市场的投入也是合乎情理。目前,各巨头们都还只是在积累更大的用户技术,为今后吸引增值应用和客户广告进行前期准备。
云存储市场巨大前景光明
可以说,云计算技术的成熟、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带来了个人云存储业务的繁荣。随着巨头的争相入局,未来几年,我们将看到云服务行业重新洗牌。据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预测,到2015年个人云服务将被广泛使用,其发展空间仍旧非常巨大。但在2014年将云服务用作主要存储手段的消费者不足10%。
目前,苹果公司iCloud的使用率为27%,Dropbox以17%的使用率紧随其后。而鉴于超过55%的美国消费者没有使用过云服务,其发展空间仍旧非常巨大。放眼国内,个人云存储市场的争夺日益硝烟弥漫。腾讯微云、迅雷云、华为网盘、金山快盘、新浪微盘和百度云网盘等都是网盘市场的竞争者,可以看到凡是有实力的企业纷纷布局“云存储”。
2013年只是云存储市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中转站。很多云存储和文件共享产品已经在主流企业得到确认并已经开始被广泛使用。很多厂商比如Box、Dropbox和CITrix ShareFile已经通过筹集资金、增加新的安全功能、收购和合作等方式增强了它们的实力。据资料显示,在未来四年内,全球云服务市场规模将增长到400多亿美元,仅仅云存储的市场比例将从现有的9%增长到14%,其规模将接近62亿美元,存储市场是增长最快的云计算服务,这也正是各路厂商钟情网盘服务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并不是一种零和博弈,整个云文件共享市场将因此而受益。2在最初的存储卡位战中,市场上必将是有诸多的胜利者。
专注用户体验乃取胜之匙
不过,云存储不只是存储,更是服务。“云”这个概念被提出之后,安全性就是人们首当其冲关注的要点。
有云的存在就有产生雨的可能,享“云”避雨也一度成为云存储讨论的热点。对于云存储产品而言,在商业竞争的驱动下,越来越多的供应商开始热衷资源分享和产品推广,却忽视了最为基本的安全问题,再好的安全保障和用户体验,如果不能够保障用户隐私的安全性,那用户对产品的感官必将大打折扣。对于绝大多数的用户来说,他们并不希望自己的云存储变成公共资源平台,更不希望自己的隐私成为大众新闻,所以云存储的供应商要不遗余力地在自己的产品安全性上做好工作。
在做好安全性的同时,分享,也应成为云存储产品的重要服务。某种意义上说,用户希望通过与他人分享获得快乐。希望网页、PC客户端、手机客户端都能够尽情分享。光上传下载服务做好不够,还得在内容分享上容易操作,易于理解,极致来说就是简单易用,让用户利用云存储去分享更多的内容。因此,互联网的产品需要根据用户需求不断改进产品的设计和功能,以提升用户体验。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概念、大势,在时间的冲击下,很多都变成伪概念;那么云存储是否如此,不得而知。但是,云存储服务商们,还请多站在用户的立场,多考虑用户希望拥有怎样的云存储。比如在方便的入口、快捷的速度、稳定可靠的安全性等问题上,还需要不断的努力,就目前而言,惟独将核心落脚用户体验是,方能利于行业未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