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与甲骨文抱团抵抗AWS 三星插足OpenPOWER欲何为?

zdnet 发表于:14年02月18日 16:17 [来稿] DOIT.com.cn

  • 分享:
[导读]本期的《云云众声》将讨论4大话题:1、Azure平台上的甲骨文项目开始收费,二者签署合作协议;2、首都在线在美建云数据中心,触手向国外延伸;3、VMware收购Desktone不久便将其纳入vCenter;4、三星加入OpenPOWER联盟,IBM队伍再次壮大。

本期的《云云众声》将讨论4大话题:1、Azure平台上的甲骨文项目开始收费,二者签署合作协议;2、首都在线在美建云数据中心,触手向国外延伸;3、VMware收购Desktone不久便将其纳入vCenter;4、三星加入OpenPOWER联盟,IBM队伍再次壮大。

云云众声栏目链接:https://voice.zdnet.com.cn/2014/0214/3011215.shtml

嘉宾观点提炼:

Windows Azure握手Oracle,“友谊”难长存

Windows Azure与甲骨文握手言和意在与AWS抗衡,二者可以各显神通:Oracle借助其在传统市场的优势;对于Windows Sever传统市场实力不如甲骨文但其影响力却非Oracle所能及。一旦Oracle能够在云市场取得其传统行业那样的优势之后,一定会与Windows Azure分道扬镳,云计算市场成熟之后,用户可以在不同厂商的数据库之间转化。没有永恒的情人,只有永恒的情人节,甲骨文有朝一日定会与微软感情破裂。

首都在线不作死就不会死?!

首都在线把数据中心建在了美国达拉斯是不是一种找死的行为?之所以说它是一种找死的行为,因为中国的云计算水平与美国有很大差距,又是客场作战,实力不济,可谓天时地利人和一条不沾。但是话分两头说: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公司,如果能够采用美国的先进技术,利用美国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在中国因为客观原因无法做到的技术问题在美国会有着更好的解决方式,能够比在中国发挥更加淋漓尽致。

另外首都在线与IBM有一腿,世纪互联与微软有一腿,那么世纪互联是否也会在美国建立数据中心,因为两家厂商都没有自己服务,所以很有可能首都在线在美用的是softlayer作为数据中心,那么世纪互联很有可能采用Windows Azure作为资源。作为中国的厂商来讲,与国外厂商的强手过招无异于是发展自己的最佳方式,同时也可以把国内部分实力不错的企业通过合作的方式带到美国。

微软加入OCP组织实为暗度陈仓

微软宣布加入OCP,微软为OCP提供的代码是底层固件,目的是把自己的血液潜移默化地输送到OPC的云计算中,这样对于WindowsClound就会有一种先天的兼容性。不管硬件是不是其自己设计的,起码固件是自己的,在OCP层面将自己的Windows Azure推送出去,也是增强Windows Azure整体生态环境走得不错的一步棋。

OCP是一个硬件开源项目,由facebook发起的,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成本问题,facebook曾经尝到了采用开源硬件的甜头,那么微软这样的公司为何要加入这样一个组织?根本原因也是在于硬件的定制,微软买了戴尔大量的定制服务器,微软加入OCP可以享受硬件定制方案。

三星加入Open Power联盟,意在何处未曾可知

三星目前缺乏与企业级相关的产品,在半导体方面实力足够强大,三星可能把眼光瞄准了ARM处理器,但是三星如果只想做芯片加工的话不足以让三星这样做,如果三星是在想办法进入服务器市场,应该如何进入现在不得而知,目前三星并不急于与ARM竞争,三星为何如此有待更深入的调查和更多的信息资料。

VMware将Desktone纳入vCenter体系标志整合基本完成

此举代表Desktone的整合已经基本结束,vCenter是VMware整个技术这种产品组合的一个管理的中枢,Desktone已经完成跟VMware这种现有产品线的整合了。未来公有云的VDI服务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服务,桌面的概念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会继续存在,桌面桌面对手思杰会给其带来威胁,Desktone进入VMware vCenter标志着自身产品线的组合,也预示着未来桌面即服务的公有云服务已经日益成熟起来。

以下为演讲实录:

梁钦: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云云众声》,首先祝各位网友情人节快乐,元宵节快乐,元宵节怎么过啊?两位。

张广彬:今天要不咱仨一起过。

梁钦:你透露了我们三个人的行踪。说正事,这周微软和甲骨文有一个重磅的消息宣布,也就是说在Windows Azure这个平台上,针对甲骨文的用户开始正式收费,不知道两位嘉宾怎么来评价这条消息?

赵效民:其实这次是Oracle数据库和WebLogic的server来去登录Windows Azure,其实对于微软来讲的话,其实某种角度上说其实是竞争对手,Oracle的数据库的服务和中间件的服务,当然尤其是数据库的服务。但是,我们从另外也能看到,就是说此前也有一个新闻说AWS开始用OracleVM这个虚拟化,虚拟机,来去承载它的一些,尤其是针对Oracle相应的这种产品来去开展新的这种服务。

所以说我觉得Windows Azure在这次可能有点不得以而为之,它为了和AWS竞争,你至少人家AWS能提供服务你应该都有,而且另外一点,Oracle毕竟在传统市场上的力还是非常强大的,你不管怎么说,现在说云市场怎么样,很多的用户基本上可能更多还是从传统市场转过来的。传统市场一些Oracle的用户它这种潜在的购买力和潜在的转型的这种趋势是不可小看的。

那么,Windows Sever或者说SQL sever它这个市场竞争力其实还是不如Oracle,但是以Windows Azure这个平台来看,其实它的角色是变换的,它其实并不是说直接就跟你谁竞争,它是更多想去提高自己的影响力,来去让更多的人购买它的服务。所以说我从这一点来看,可以看它,就像你说什么没有长久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朋友。

张广彬:没有永恒的情人,只有永恒的情人节。

赵效民:对,也没有永恒的敌人。我有一点,不知道广彬怎么想,因为Oracle其实也自己在做自己的云,一开始说有什么SaaS,PaaS,年底的时候也说过,去年年底说要做IaaS服务,等Oracle自己云的体系完整之后,Oracle是不是还可以有这样的一个比较开放的,把自己的产品放在什么Salesforce,AWS,Windows Azure上去做,这个可能还有待探讨,不知道广彬什么看法。

给我感觉,在未来,我还是这句话,没有永恒的朋友,没有永恒的敌人。现在看来Oracle和微软是朋友关系,大家可能共同有一个目标是AWS,但是以Oracle自身的一个号召力,如果它自身云的服务体系已经健全了,基本的能力,什么横向扩展,自动化部署这些能力都OK的话,Oracle我觉得有可能在未来也许也会跟Windows Azure是分道扬镳的。因为我觉得到云的市场它其实最后真正成熟以后,它其实跟你传统市场本质上没什么区别,就大家还是走自己那套技术堆栈,你原来用Oracle的数据库,在云里边您可能还用Oracle数据库,你原来用的是SQL sever你可能还用SQL sever,原来用DB2的可能,反正相互之间可能转,到时候可能就说我从Oracle云我去转成Windows的云,就像现在用户从Oracle的数据库转成SQL sever数据库,就这么转。

所以说我觉得可能现在在这个市场初期,大家可能相互还能借力,等可能真正成熟落停以后,可能相对来说各自的技术体系还会相对封闭起来,这是我的一个初步的结论。

梁钦:我插一句,我觉得Oracle这副德性的公司,其实从它历史上看,它收购那,它这么强硬的公司迟早要跟微软掰的。

张广彬:我觉得可能分几点,其实一个还是要用这个层次的概念,底下平台,操作系统,上面中间件,再上面应用,其实这个搬到云的环境下它产生一个,它在一个更大的尺度里面了,比如说你在单机的时候,你就是Windows,Windows和LIUNX,这一台服务器上只能装一个,装了Windows,它不能装LIUNX,这时候双方就是对头,你有了虚拟化以后,那就是其实在Hyper-V或者ESSI这一层来竞争,那其实你上面如果Hyper-V只支持Windows,你就会损失一部分的市场。

虽然你是希望上面都用Windows,但是你要有美好的愿望,但是你要认清这个现实。实际上你再到Windows Azure它也好,AWS这个层面的话,如果我们从IaaS的角度来看,其实它们符合所谓云操作系统的概念,那你在这方面,这时候不管是LIUNX虚机还是Oracle VM虚机也好,它其实都是你上面跑的一个应用,那这时候你就要支持尽可能多的应用,这是一方面。

另外一方面,说到数据库市场的竞争,其实微软最早原来Windows Azure还有一个SQL Azure,后来并到里面去了,那就是说在SQL这方面它跟Oracle有竞争,但是你作为Windows Azure,你不去支持Oracle这个市场份额最高的这个数据库平台的话,那你企业市场基本就不要混了,所以说这一点是必然的。

包括AWS支持OracleVM它也是一样,那我要支持尽可能多的上头跑的这种虚机的操作系统也行。回到Oracle的角度来说,我觉得也是Oracle如果它条件成熟的话,它是希望把大家全都掀翻了的,但是我觉得Oracle是一个相对来说,它是一个比较明智的。

赵效民:比较务实的。

张广彬:对,其实我们可以举一个反面的例子,就说IBM,其实你看Oracle它之前没有自己操作系统的时候,它没有收购SUN的时候,它为什么能够做到市场份额第一,其实它各个平台都支持。其实IBM不是说,当然咱们抛开数据库技术发展自己的原因来说,你IBM的DB2它做不好,它其实做不到,其实IBM还是揣了一个小心思,我要在我自己的平台上是最好的,那你在这种情况下,你最后就是说你可能会丧失很大的机会,就有可能一开始你比如说小型机的市场份额90%,但是你小型机的这个市场份额一小了,然后你就跟着它小了,这样的话其实是一个不明智的一个行为。

所以我觉得包括现在其实说极端一点,我认为IBM的很多上层的软件,其实它是靠着它自己底层它构筑的防线,这也就导致它在非自己的,它在自己的地盘就比较弱。大家现在看到了,其实这是它陷入窘境其中的一个原因,对吧,所以我想Oracle它是,如果它没有达不到一个绝对的统治力的话,它还是希望有更多的平台能够来支持它。

赵效民: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张广彬:所以我觉得这个还要走着看。

首都在线在美国达拉斯建立云数据中心【08:30】

梁钦:我们聊完第一个微软和Oracle这个话题,再看第二个话题,第二个话题也特别有意思,也绕不开IBM,这个话题是当下比较流行的词,叫不捉死就不会死,这个话题可能有点骇人听闻,我先把背景说完。这个就是说首都在线在美国达拉斯建立了数据中心,云计算的数据中心,说要拓展美国的海外的中小企业的客户,刚才我们也聊了比如说AWS,AWS主要就是面向中小企业,它现在也在向大企业扩展。

刚才也提到IBM,IBM其实跟首都在线在国内有重磅的合作,SoftLayer落地怎么着,可能就没有定论,还没有展开具体的业务。我抛出来这个话题,首都在线去美国建这个是不是找死?两位嘉宾给分析一下。

赵效民:从首都在线它的新闻稿来看,它服务的用户还是中国的,但是说它的业务可能是在美国有比较密切关系的这样的中国企业,它可能说我可能在美国当地有我的客户,我怎么去服务我的客户,在当地也许就是说AWS,SoftLayer,Rackspace,WindowsAzure也有这样的一些条件,但是不是说在你的这种响应速度上还有你的技术支持上,是不是真的能达到一个比较好的反馈效果,或者说可能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比如说我在美国的AWS上去部署一个应用或者比较复杂的一个系统,或者Windows Azure系统,我觉得中国的AWS或者中国的微软它是帮不上忙的,如果在那边发现问题了你必须得跟那边来去沟通。

再可能涉及到一些语言,或者你的一些时差,或者说你的这种理念说的一些干扰,可能会影响你的这种业务的响应速度。中国的云计算企业如果在美国那边做一个,其实你就跟首都在线打交道就好了。比如说老梁你在美国做一个云的中心,我在美国有了业务,我用你的云来为美国当地客户来推动服务,如果出点什么问题我就来找你就可以了。所以说我觉得还是有一定的市场空间,但是我是非常好奇的说,它到底是什么样一个技术堆栈是在那边又建立另外一个SoftLayer,还是说首都在线有自己的一套技术的解决方案,听他介绍说的还是挺全的,Hyper-V,ESX,KVM它都支持,当然这个我觉得它只是初步的一个新闻,具体到底是提供怎样的服务什么的都没有说。但是我觉得如果咱们打个比方,如果AWS和微软发现这个苗头的话,它要把它内部的沟通机制梳理好的话,就像我刚才说的,我用你美国的AWS和美国的Windows Azure这种服务,能像我用在国外,国内一样的话,首都在线的竞争,它这个点竞争的小门槛可能就非常薄弱。

梁钦:我记得之前我多多少少了解到像Windows Azure还有AWS其实它们都有中国的企业在海外布局的案例,其实也有挺多的,比如说海豚浏览器,小米什么的,有挺多的。

赵效民:它这类的公司,比如说它本身就国际化了,它可能跟国外的一些服务商去打交道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比较顺畅,可能大部分的中国企业,尤其像做外贸的或者怎么样的,可能在这方面就会有一些问题,而且可能比如说像在国外要是开分支机构的,就说中国在,我所谓在美国做数据中心,我希望它跟中国的数据中心是互动的,就是说我这个数据可能是很容易能迁过去的,如果我是一个中国大的企业,我到那块去做一个分支机构的时候,如果以前我用的是首都在线的服务的话,我相关的数据或者怎么样的,一些实例我可能很容易就迁过去,你看我采访AWS就说,那些在中国的企业在用AWS那些用户,他如果亿想把这个数据迁回到AWS中国的数据中心的话,AWS是不提供服务的,就是你自己想办法,AWS因为它是隔离的,区域是隔离的,独立的。

所以说就可能这么一个问题,所以我觉得首都在线它可能找到一个竞争的门槛,或者竞争的一个突破口,可能是这种。

梁钦:差异化的一点。

张广彬:我觉得关于大家为什么它是找死,可能就是大家觉得我国的云计算的水平还有数据中心的水平都跟美国还是有很大差距的,你要客场多大,其实这一点我觉得首先差距它是两方面的,一方面就是说包括这周,前天吧,世纪互联的孟普也作客咱们这,老梁也在,实际他说到现在业内比较先进的POE,能源使用效率,它是在1.2-1.4,当然这个数是越小越好。实际我们知道在美国大家已经把它降到1.1以下了,像Facebook有1.07,有的还能到1.04。这个就是说好像差距很大,但是这个一方面它不完全是一个技术上的差距,就是说因为环境的问题,因为以前我好像在节目里也说过,咱们因为空气条件很差,不能直接做风冷,所以要水冷,其实到水冷,包括这个水有损耗,包括其实咱们它还有一个转换,POE能到1.2,差不多1.1,1.15,其实也是不错了。

但是你在美国可以用风冷,所以包括各种先进技术用上,这可以降到刚才我说的这个数字,那也许首都在线在那边建个数据中心,它也能够把这个水平降到比在中国要高。所以这是单纯从POE的角度来说,当然另外还有很多IT方面的能力,包括这个架构,另外我想效民看着也都是咱们ZDNetCIO频道主编丁慧茹写那篇文章,她是那么写的,她说,她的那个存储用的是HDS的,她写VPS,我觉得应该是VSP,实际这个相对来说架构上还是比较传统的,因为现在其实也没有人用专用存储,来做云计算的方案了,这个成本上可能还是有差距也体现出来,咱们这边在观念,在这种方面的一个差距,应该多看报告,这个开玩笑,这方面我觉得这个能力也是需要提升的。

另外,当时做世纪互联的访谈,我在下面偷偷跟丁慧茹也交换过意见,他们就觉得,包括世纪互联要不要进美国,实际上要不要在美国建数据中心,其实大家提到这种可能,就是说比如说因为首都在线和IBM有一腿,世纪互联和微软有一腿,那我能不能比如说首都在线在美国做的数据中心,它利用一部分SoftLayer的资源,我租用你的一部分来跑我的服务,或者世纪互联租用Windows Azure这个,这个理论上是可以的。

但是,理论上有点,第一,目前来看世纪互联和首都在线好像没有自己的一个服务,就像效民说的它用什么软件对战去做。另外一个,还是有一个竞争的关系,所以这一点我觉得是理论上可行的,但实际上在现实中可能还会有一些问题,那它是不是会存在另外一种可能,它给中国的一些想要进军美国的市场的云计算厂商,它们之间有合作,比如说像我们其实,你们也都听过Uclould,其实在国内这是BAT之外的一家,其实就是公有云的厂商,势头挺猛,他们就说计划在美国也提供云计算的服务,那它是不是比如有可能会跟首都在线或者跟世纪互联合作,这个说不准,所以这一点我觉得从未来长远来看还是要看,短期来说我觉得他们在国外去做,其实直接去跟强说过招有可能会成长得更快,但是必须得有一个积极学习的心态。

另外,可能还是要拥抱一些,多参与一些标准。我当时本来想问孟璞一个问题,就是说他们其实在数据中心建设方面有没有可能会加入类似于像OCP这样的组织,但是后来一想毕竟人家他不是技术线上的,老大可能不管那么多,所以没有问。但是我觉得这个也是值得考虑的一个方向。

微软宣布加入了OCP【18:33】

梁钦:刚才费哥聊到OCP,下一个话题马上就切到OCP,本周微软宣布加入了OCP,OCP是OpenComputeProject,一个简称,请两位嘉宾对微软加入会给OCP带来什么,对微软本来又会带来什么?

赵效民:OCP方面广彬是专家了,从我个人角度有什么不对的广彬到时候再来说。

梁钦:这么谦虚。

赵效民:其实看新闻里面我关注一点,它说是用微软自己的云计算中心里面的这种服务器的设计标准,还有它相关的源代码,我觉得这些源代码相当于这种BIOS这些底层的固件,这些东西来去提供出来。提供出来的一个目的,希望说以后但凡你要用OCP出来的这种设备,来去跑这些云的时候,它就天生有一种对这种WindowsClound的一个天生的兼容性,或者说一个支持性。

因为我相信不同的,包括像Google从AWS,像Facebook,他们自己的那种服务器里边那些设计肯定都是它自己的,我不管说这个硬件是不是它自己设计,我相信固件都是自己设计的,就是说你启动了,怎么检测你软件,你软件的一些调用,这些接口,这些API,都是它自己,通过你相关的硬件特性,它自己设计出来的。这些设计出来的时候,如果你要用一个通用的方式去调用它或者去使用它这个时候,要不然你就会出兼容性问题,要不然可能它的一些功能你实现不了,这个时候它把它的代码贡献给OCP的时候,其实给OCP的,它其实是等着OCP的人来用它,就是说以后很有可能能用OCP的人肯定都是大型的这种互联网企业,就是它要干嘛,要不然它就是自己做云服务,要不然就自己干什么一些事情,这个时候它如果想做云的时候,那微软的想法就是说如果你想做云,你的设备如果要是参照这个设计的话,你天生是可以至少你跟Windows Azure是有底层的学缘关系了,你要想愿意的话,Windows Azure跟你之间是可以做一些可能打通或者怎么样。

当然了Windows Azure本身是微软自有的产品,它很难说对外去授权,就像AWS它就是到哪做云都是我自己做,不像VMware,VCHS它可能是我各地跟运营商合作,我给你提供这种技术授权,你自己按我这个技术(对界)来去搭建云,但是OCP它就是提供底层设备了,这个时候它如果这个源代码本身是支持Windows Azure应用的时候,如果未来采用OCP设备做云的这些供应商他们想跟Windows Azure来做一些合作的话,我觉得在底层设备上它其实已经是做得OK的了,所以我觉得可能最大意义是说,微软这步棋我还是比较认同的,就是说微软这步棋我觉得走得还是不错的,也是从侧方面来讲,也是在进一步加强Windows Azure整体的生态环境,它全球的竞争力。

张广彬:我的理解是偏数据中心一些的,其实就是说OpenComputeProject,开放计算项目,它主要还是在开源硬件的概念,包括服务器,存储,网络,包括数据中心的设计,机架的设计,大家共享这些。这里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这是Facebook发起的,其实这里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其实就是定制的成本问题,因为你的应用,他们的应用跟标准的传统的企业市场不太一样,那传统面向一般企业应用设计的这些通用的设计的服务器,对于他们来说效率不是很高,那他们要定制,那你就要有量,你量大了这个价格能低很多。

Facebook最初的一个想法,其实就像效民刚才说,Google,亚马逊他们都做定制,因为Google的量现在有人推测它已经到200万台服务器,它的量非常大,它连固态盘都自己设计,亚马逊也是它有自己定制的方案,相对来说Facebook的规模没有他们那么大,Facebook一开始技术也没有他们那么先进,Facebook就想一个办法,其实我经常开玩笑说的,老二打不过老大的时候他就搞开源,搞开源就汇集大家的力量,集中大家的力量来分摊成本,比如说我一年20万台,你一年10万台,咱们合在一起就30万台了,其实大约是,就像团购一样,团购它自然好压价格。

实际上来说,因为这是在上个月月底的Open Compute第五届峰会上披露的,包括这一次(扎克伯格)也很重视,他自己也出席了,他自己说过去三年因为采用了开源的这些硬件,就是OCP这个项目包括Facebook省了12亿美元,它可以既省电费又省制造的成本。那这里面其实像微软为什么要加入呢,它其中的一个原因,很大一个原因也是定制硬件,微软以前它是Windows Azure买大量的戴尔的服务器,戴尔专门有一个部门DataCenterSolutions,DCS部门它就生产这种定制的服务器,这个定制的服务器可能也还不太能满足微软的要求,而且因为微软的服务器数量也很多,包括这回微软它公开一点说我们有100万台服务器。那它就说微软,而且微软比较大手笔,其实就像周三这个访谈孟璞也是公开确认了一点,微软6个副本,微软Windows Azure提供6个副本,其实一般云计算很少有那么奢侈,微软它对服务器消耗的数量其实一定程度上它加一个倍。

实际上来说它加入到Open Compute里面去可以享受定制硬件的方案,包括它自己也贡献了一个。但是根据我们的分析看它很像一两年前戴尔DCS方案的一个变种,也就是说不太厚道的行为,IBM把自己的供应商的方案改了改,然后自己贡献出来了,就算他直接贡献了,估计戴尔也不敢说什么,当然有些东西是推测了,微软不让它告我,那它这里面其实包括微软我觉得我看的那个应用来源稍微有点夸张,它说100万台服务器我采用定制的省了这个,我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问题,他就说省了上万吨的钢材,我说那就相当于一百台服务器就能省一吨,我觉得这个稍微有点夸张,不管怎么说微软表示它挺见效。

那我觉得其实这里面还有另外一个比较搞笑的一点,就是说关注的人不太多,包括事主自己也没太说,就是IBM同时跟微软加入了Open Compute,说新成员,也就是说大家你想它是在23日把X86服务器相关的业务卖给了联想,然后我相信那时候它已经加入OCP了,因为28日只是一个公布,但是这个公布里面,Facebook没有高调地说,微软,为什么微软被很多人知道,因为微软自己高调地说了,但是IBM没有说,你们有听IBM说吗?

梁钦:没有。

赵效民:没有。

张广彬:IBM要干什么也不知道,但是现在看来的话很明显,就是跟Open Power它拉拢Google是一样的,它肯定是要做POWER,所以我觉得但是这一点IBM有时候暧昧起来它还真不是一般的暧昧。

赵效民:而且它跟Open Power能形成一个很好的互补,Open Power最多是到一个系统级了,就是说到这种原来传统的服务器的产品线,但OCP是到一个机柜级的,反过来更需要你组件性的一个创新了,所以它跟Open Power倒是一个不冲突的。

张广彬:这点是我看好的,因为其实我觉得,因为我一直就觉得包括年前OCP峰会之前一天,我写了一篇文章,我就觉得IBM其实,之前为什么大家相信IBM会把高端的X和4X保留下来,就是说会觉得IBM多少要留一些,其实IBM自己,因为我觉得你只有IBM有能力把这个X,POWER,还有Z它整合到一个系统里面去,让这个负载,如果有必要的话,在这些之间迁移,但是IBM很显然毅然决然地斩掉了这个X,但是你换个角度来说,我认为其实就像我的那篇文章里说的,这咱们就不考虑了,把X和Power组合好,其实IBM已经在路上了,我相信这一点Google是可以做到的。

那Google怎么着咱们可能还要再等,至少从Facebook来说,从OCP来说,也在向这个方向发展。

赵效民:因为它其实已经能开始做到ARM和X86的一种整合,其实你这种,所以说Power进来其实没有什么。

梁钦:只要power开放,以前不好整是因为它不开放。

赵效民:对,只要Power够开放,它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没有什么难度,太大的难度。

三星宣布加入Open Power【29:19】

梁钦:刚才谈了Open Power,本周三星也宣布加入了Open Power,之前比如说有Google,NVIDIA,Mellanox,TYAN,还有中国的两家伙伴,怎么看三星的加入?

赵效民:我觉得三星的加入让我想起前一段时间有一条新闻说IBM准备卖掉它的芯片的生产的部门,就是保留这种设计的部门,相当于是变成一个Fabless这样一个芯片的厂商了,这个时候三星要加入进来的话,我们可以捋一下,实际上你说三星跟企业级沾边的产品基本没有,对吧,可能也就有点什么企业级的固态盘,然后可能会去分销一些其他厂商的企业级产品。但是,有一点我就觉得三星的半导体能力是非常强的,所以说我觉得你看Open Power联盟里面现在厂商的一些分配能看出来,Google是一个大头,Google它还是主席,Open Power的主席也是Google的人,它主导了Open Power的一些重点的应用方向,至少目前来看是重点的应用方向。

然后NVIDIA可能是协同计算,加强Power整体应用负载的这种范围,NVIDIA在GPU领域里面的实力还是有目共睹的。Mellanox是强调这种互联应用的,底层互联的,以太网,InfiniBrand,也是这种把Power系统能给很好做整合互联的这种系统架构,TYAN它其实是一种整合厂商,集成商式的一种感觉,就是说拿来芯片,拿来NVIDIA的GPU,拿来Mellanox的联网方案,它整吧整吧能整出来类似于Power System的这样一个产品。但是,这个芯片我们看到ARM,这个体系里面ARM是做授权,它自己也不会说去开工厂,但是你看做ARM处理器的厂商现在可能有十几家了,就是说公开不公开反正都有十几家了,这个才是说ARM这个产业一个欣欣向荣,或者说产品丰富的一个基础的保证。

现在三星进来,但是它的新闻里面没有谈到三星打算在Open Power里面做什么,但给我感觉我的判断是说,这个可能会在这种芯片制造方面来讲,或者芯片定制这个生产方面来讲的话,可能会给Open Power提供最底层的一个弹药,这是我的一个判断。

张广彬:我觉得,这里面最大的感触觉得IBM它其实有点,精神上和肉体上有点分裂,包括咱们今天主要说应景的话题。

赵效民:对,情人节最适合。

张广彬:情人节说这个问题。

赵效民:分分合合。

张广彬:对,前两天跟一个基友一块喝酒,他就说原来认识哪有个姑娘,这个姑娘,同事,平常看着很文静,凛然不可冒犯那种,但是其实发现玩起来玩得很疯,其实这个就属于那种光做不的说那种。其实当然还有那种光说不做的,但是这个就是扯得稍微有点远,你从企业的角度,从企业宣传的角度来说,我觉得知行合一,你说的和做的比较吻合,这个尺度比较匹配会比较好,现在给我的这个感觉其实就是IBM其实真的就是已经开始走向开放了,但是它在这个宣传上还老是遮遮掩掩,然后它还老抱怨人家说,你老说我们不开放,其实我们很开放,那你怎么开放的你也没告诉我,我看到你整天大肆宣传都是那些很封闭的事,你其实整天宣传的就是你看我自己的这个东西做得很好,我自己那什么,问到开放这个事情你就三缄其口,你说你怎么改变我对你的看法呢。

那当然这点上目前来说从Power的角度来说,这里面很多,包括它加入OCP也好,还是Open Power,它都跟power相关的,我们一定程度上来说可以理解,因为毕竟IBM在做这个转换,它可能有些事情还没有做到它不说,但是我们不希望长期地来说它这件事情你老是这么,我相信你们看过官方新闻稿,IBM鼓吹自己的时候新闻稿都老长老长了,但加入Open Power这个也就三行,三段,基本没有什么有实际意义的信息,包括像前面的这个加入OCP都说。

赵效民:好像觉得丢人似的。

张广彬:对,目前给人的感觉就是我开放我很丢人,但是一方面它又说我开放我自豪,你说它不开放的时候他就说你没有看到我的开放,我问你怎么开放的时候他说不告诉你,这个事情我觉得是有点分裂,所以我觉得这就好比你问他要不要过情人节,他说我要过元宵节,你问他元宵节你跟家人一块过吗,他说我到外面约了情人,也不知道这个人,你没法评论他到底是一个很正派的人士还是一个很风流的人士,所以这就扯远了一点,这是一个最大的感觉。

另外,回到三星这个事情上来,确实感觉是,你说如果它只是做芯片这个加工的话,那好像这个事情的层次就比较低了一些,对吧,只是找一个人给它做代工,做生产,三星好像只是划拉一个单子,或者说是不是三星要想个办法进入这个服务器的市场,它要怎么进入,这实际上有很多未解之谜,它有可能就像我的感觉,就说你IBM到底有没有憋着大招,让人感觉他总是在憋着个大招,但是我希望你不要一直都是这么一个想法下去,我觉得瞎猜它没个边,包括披露,最早做评论的,英国的网站The Register,它就说有可能就像效民以前也猜过有没有这种可能,它做一个低端点的POWER,然后去跟ARM,去作为一个ARM的替代品,但是我的想法来说,三星并不急于与ARM竞争,所以说这个事情不是一个很迫切的事情,其他方面来说是怎么样呢,我觉得就是说现在这个信息时代是非常不够,但是无论如何我在这里求求IBM的人,你马上结束这种分裂的状态吧,我觉得它再这么下去的话,我觉得关注IBM本身就是一个很分裂。

赵效民:其实我也有一种分裂的感觉就在于说你说它这个,我也想过刚才广彬说的,是不是三星会拿它做一些消费级的Power芯片,但是后来一想,其实广彬也知道Power8那个设计它其实还是一个非常Hyper-V的芯片设计,你要是想做一个消费类的这个芯片。

张广彬:不用等到Power8了。

赵效民:对,不是,你真要拿Power8的架构来去做,你可以大量削减它的这些东西,这个工作量其实不亚于你再新设计一款了,所以说当时我没提出我这个猜想就在于此。你要是IBM,你说明白了我们也不用这么猜了,但是从我的感觉来讲,我还想到是不是IBM也特别认同广彬刚才的那个说法,就是说只有老二才会开源,可能以前IBM是这么想的,后来它发现慢慢不同很多领域它都是老二了,或者可能老二都不是了,这个时候它可能发现开源是它不得不走的一条路,就是说你想想没有自己的云的堆栈,你现在说你在Power上去做,Power本身盘子在缩小,所以你堆栈的影响力就放不出来,就跟柯达一样,你说我柯达是胶片领域的No1,99%市场占有率,当然现在谁还用胶卷,你知道不知道Power也是一样的,X86没有,云这边也没有,这些数据库什么的操作系统,X86操作系统严重缺失,所以说它现在也必须要介入这个。

但是,可能又像广彬说的它可能心里边觉得这是以前老二。

张广彬:以前老大都是自己搞的,像人家Google,亚马逊。

赵效民:别说Google,亚马逊了,VMware盘子这么点的,微软,就像思捷也能自己说撑一摊,撑一个CloudStack出来,咱不说CloudStack多成功,但是说总归它有点骨气,你们感觉,就是说我就想自己立一摊那种干法,但是IBM现在可能被股票绑架了,完了以后实在不行了,它就一方面,我觉得它的分裂在于说我不得不去做开源,但是它骨子里面对这个开源的认识可能离它这个步伐还差了,被拽着走,它不得不走的这个事,但是它的这个心态还没有完全调整过来。

张广彬:很想去偷欢,但又不开发布会。

张广彬:这件事情其实就是我觉得像效民刚才说那点,它如果真的要想出一个相对低端点的Power的话,其实完全不用等到Power8出来,拿现在东西改就行了。所以,这一点来说,就是说你说穿了还是你搞不清楚它到底想要干什么,反正就是说一方面又想端着,它特别希望有人邀请他去,但是实在不行也得扭捏作态,也得下到舞池中去跳一曲,一跳起来发现跳得比谁都happy,然后最后说对不起,不好意思,头一天喝多了,失态了。

赵效民:我还是个淑女。

张广彬:你说的小甜甜。所以我觉得这一点,希望,纠结,你要在转换期你纠结是难免的,但是如果你就这么一直纠结下去,都40多了还说我其实是个那啥,孩子都生俩了,还说我其实守身如玉,这样的话下去就没有意思了。

梁钦:接着费哥的话茬说IBM有关好玩的一个事,今天IBM中国发了一条微博,说最早IBM成立一百多年成立的时候叫CTR,在某年某月2月13日确定要改名,结果在2月14日改成了IBM,今天可能是IBM的一个新生日,祝IBM生日快乐。

VMware的宣布将Desktone纳入vCenter【41:00】

我们再看最后一个话题,VMware,VMware的宣布将会把它的Desktone纳入到vCenter,VMware专家在这,请效民做一个点评。

赵效民:我现在算不上VMware。

张广彬:不算效民最擅长的,但已经比咱们擅长。

赵效民:其实前段时间,我记得好像我们在《云云众声》也谈过VMware收购Desktone的新闻,Desktone专门是面向这种公有云做VDI的一个解决方案,这个时候我们会发现这个Desktone是纳入vCenter整体的架构里面去能支持vCenter这种管理,代表了首先Desktone的整合已经基本完成了,我们知道vCenter是VMware所有的这种基本上所有这种不管云,虚拟化,还是它应用的一个前缀,就是管理的一个产品的前缀,vCenter后面一堆一堆的。

张广彬:就像Windows里面的控制面板。

赵效民:对,后边可能能跟出几十个组件出来,但是就是说归根结底vCenter其实是VMware整个技术这种产品组合的一个管理的中枢,就是说它这个中枢的作用是体现在于它把你各个产品线可以组合得很好,就是说你不同的这种性能,底层的vSphere,到你上边的这种vClould这些交付,这些应用,还有甚至以后ClouldFoundry这些PAAS这些都是可以纳入它整个一个管理。这个好处就在于说Desktone已经完成跟VMware这种现有产品线的整合了,我们也知道现在VHS它已经开始,上线的时候就开始提供View的虚拟桌面的服务,其实那个时候就是说我们相信那时候它还没有整合Desktone呢,而且我知道VHS已经开始向,刚才我说的它这种运营模式,就是向各国的运营商来去推荐,说你用我的这个东西。

当然我觉得未来公有云的VDI服务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服务,不管以后你是交付的什么Windows桌面,还有一条新闻比如VMware和GoogleChrome桌面的一些支持,如果要说以后不管是更新换代了,淘汰谁了,但是桌面可能还是,在桌面的概念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还是存在的,不是Windows就是什么可能也是安卓的桌面,或者说Chrome的桌面,或者说LIUNX桌面,这个时候Desktone加入进来的时候对公有云服务商潜在选择的诱惑力可能会更大。

因为如果说你以前没有整合好,你是分别卖给云服务商的话,它自己在做整合的时候,它愿意,可能会给它造成一个门槛,它可能就不愿意了,因为跟它竞争的这个思杰也不弱,思杰也是在玩命做相应的Avalon这个产品规划,这个也都是成套的,就是从它这个产品技术体系的一些完整的融合。而且我们也看到新闻,因为这个新闻太多了,完全不能在《云云众声》里说,XenApp和Xen Desktop已经开始在AWS上去提供服务了,已经就是说,它其实就证明它能提供服务,后台基本上管理的一些已经不是,没有什么问题了,所以我觉得Desktone进入VMwarevCenter以后,我觉得一方面预示着它自身的产品线的一种组合的,整合的完成,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了未来桌面即服务的这种公有云的服务,可能越来越成熟了,可能至少在VMware这个技术体系下,它基本上已经做到ready了。

看看是不是说,盛传也说2014年VHS肯定要落户中国,不知道三大运营商里边谁会先用它来去做,到那个时候。

张广彬:有可能是电信。

赵效民:对,所以说我们现在来看这个Desktone进来以后它可能给大家一个信号,为什么针对这件事发一个新闻稿呢,就是说告诉大家你要用我的桌面云服务的产品线,这已经完全整合好了。

梁钦:狒哥能不能进入有AWS这方面的探讨。

张广彬:我先笼统说一下,老凉真的知道我想说什么,但是我先笼统说一下,咱们都知道,咱们这个节目有一个不出镜的幕后的制作人,昵称向总监,这期的一些话题里面,我觉得是向总监挑选,咱们帮着圈定的,我觉得向总监挑的很有情人节的感觉。其实这几个里面全都跟结盟,跟暧昧,跟这个有关系,而且泛义来说,只要是我的,反正我觉得现在这个时候,以前,我觉得这几年商业竞争它比前几年,其实美国人本来就有一个竞合的概念,咱们找两个厂商,在这个厂商有个竞争,但是不妨碍跟另外一个人有合作。

赵效民:中国都是零和的。

张广彬:现在大家越来越放得开了,就是说只要是跟我的,我们有共同的敌人我们就可以结盟。那回到这个话题上来说,我觉得包括像AWS,AWS倒不是目标完全那么明确的,我觉得大家可能共同的一个敌人可能就是Citrix,其实我觉得不考虑这个市占率的统计的话,其实在VDI这方面,思杰还是比较领先的,但是VDI这个方案它一直以来面临一个问题,虽然一直都在简化,但它的部署确实是非常麻烦,因为它涉及到的技术太多了,前端,后端,这一点其实像最早的去年亚马逊推出WorkSpaces,其实这个一部分就来解决这个问题。包括其实像VMware收购Desktone它也是这个问题,其实VMware它面对的,其实VDI另外的一个问题就是成本,每个桌面的成本,不光是说客户端,前面的瘦客户端,其实你在服务器上你给它支付一个什么成本,那以前来说VMware的VDI方案相对于Citrix的一个方案,经常被人攻击一点,它对存储的要求太高,包括它们的链接克隆的这个方式,像Citrix没有那么多的抱怨。

实际上来说像Desktone跟vCenter的集成,好像是在这周VMware开的合作伙伴大会上公布的,其实合作伙伴大会上我觉得它给我,这几天来我看了一点,最大的感受就是很多新闻都是跟VDI有关的,其他方面就是说我感觉VMware它是两条腿走路,一个是走云的方式去解决,解决你部署的问题,另外一个它私有云的这方面,用户比如你自己要假设,其实它跟很多的闪存厂商合作,像美国Fusion-IO,EMC旗下它有些技术,包括像大大小小的厂商,包括国内去一些厂商也在这方面有合作,它搞一大堆厂商去做合作的VDI的方案,然后说宣称我把每个,比如说把每个虚拟桌面的成本降到125美金,差不多有这样的数字,其实它是在从这两方面来,不能简单说跟Citrix为敌了,其实相对来说VDI一直,效民你可能有这个感觉,其实VDI没有达到人们对它的,就是推动者对它的期望,因为其实总是觉得这有点限制,要么部署费劲,要么投入产出比不好,它真的是有很多。

赵效民:就是说至少现在不能提供PC的等同的体验。

张广彬:对,所以这一点我觉得VMware它极力想去改善这一点,如果它真的能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那干掉Citrix自然也不是什么问题,那都是相对次要的事情了。

梁钦:今天我们聊了五个大话题。

赵效民:比较紧凑。

梁钦:比较紧凑,狒哥说的我们的向总监在找话题的时候。

张广彬:很有sense。

梁钦:很有sense,特别符合双节这个大的氛围。

赵效民:刚才还有一个,刚才说到VMware和Google合作这个,也是一个。

梁钦:Google想挣脱开放,但是又要回家过元宵节这种纠结。

张广彬:所以有的公司它的白天放假了,让你两方面都能兼顾。

赵效民:其实这次如咱们谈到这些合作,是跟元宵那样圆满的。

张广彬:怎么合作的我们就不管了。

赵效民:对。

[责任编辑:杨锦]
对比Android机、iphone和诺记Asha501,Android就像是繁华但也同样混乱嘈杂的城市森林,iphone如同高大上却要价高昂同时略显冰冷的星级酒店,而Asha501,则更像是一个刻意返璞归真、力求简单的田园小院。
官方微信
weixin
精彩专题更多
存储风云榜”是由DOIT传媒主办的年度大型活动。回顾2014年,存储作为IT系统架构中最基础的元素,已经成为了推动信息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存储产业的发展迈向成熟,数据经济的概念顺势而为的提出。
华为OceanStor V3系列存储系统是面向企业级应用的新一代统一存储产品。在功能、性能、效率、可靠性和易用性上都达到业界领先水平,很好的满足了大型数据库OLTP/OLAP、文件共享、云计算等各种应用下的数据存储需求。
联想携ThinkServer+System+七大行业解决方案惊艳第十六届高交会
 

公司简介 | 媒体优势 | 广告服务 | 客户寄语 | DOIT历程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订阅中心

Copyright © 2013 DOIT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