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企业现在面临的普遍挑战是,越来越多的移动互联网企业像“站在门口的野蛮人”一样抢走自己的生意。更让传统企业老板焦虑的是,这种跨界颠覆似乎防不胜防、难以抵挡,不知该如何出手反击。走出焦虑,制订明晰的转型战略成传统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
移动互联网企业为何可实现跨界颠覆?
传统互联网企业首先要清楚移动互联网企业为什么会抢走自己的生意。
第一,移动互联网使线上的虚拟世界与线下的真实世界彻底打通,“站在门口的野蛮人”由此进入现实商业世界。
互联网在中国已有近20年历史,为何近几年移动互联网对传统商业世界的颠覆陡然加速?
从机理上看,互联网是建立在虚拟交互的基础上的。大量的互联网应用和商业模式也都建立在虚拟连接基础上。那时,传统企业的老板可以感觉到互联网的力量,但似乎感受不到对自己线下帝国的影响,因为基于虚拟连接的互联网没法抓住他们的客户。
但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微信为例,安装微信后的一个基本动作是“读取手机通讯录”,这一简单动作瞬间使移动互联网企业拿到了每个人的真实信息和真实的社交关系信息。所以,如果把一个人所处的世界分成两个层面,一个是虚拟的线上世界,一个是真实的线下世界,当进入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后,这两个层面开始融为一体,那些“站在门口的野蛮人”由此进入了传统企业的客户群,进入了他们的生意。
第二,移动互联网企业能更容易地影响用户。
以腾讯为例,腾讯以前只知道用户的QQ账号,现在通过微信又掌握了用户的手机号。假如腾讯跟传统企业从事同样的生意,腾讯想向用户进行影响传播时,可直接抵达用户,并且既可以通过PC桌面进行,也可以通过手机进行,具备全终端、实时、准确的营销传播能力,并且成本很低。
而传统企业则面临很大的挑战,以快销品为例,企业并不清楚是谁买走了衣服、鞋、方便面、饮料……更不清楚这些用户的需求特征是什么,只能通过广播式的广告进行影响。
第三,移动互联网企业对用户的感知与洞察更强,甚至比传统企业更懂它的用户。
移动互联网企业能更准确感知一个用户的状态,并可以此为基础,深度地理解这个用户。移动互联网企业往往通过在端一侧的布局,像一个探针一样随时感知用户的需求脉动,获取大量信息后,再通过大数据平台进行储备与挖掘。移动互联网企业的另一个强项是用户体验,带着“互联网思维”去做的黄太吉和雕爷牛腩,其客户体验就收到了普遍赞誉。
与之相比,传统企业的很大问题在于,不清楚到底是谁买了自己的商品,更无法掌握用户的使用习惯是怎样的。尽管产品没少卖,但对客户的把握实际上极为脆弱,这样的模式在未来商业世界中是走不通的。
第四,移动互联网可以真正把权力归还给消费者,实现“消费者赋权”。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虚拟与现实世界相融合,每个用户在网络中的社交网络将更庞大,关系的强度也明显增强。最重要的是,消费者的声音将在网状的系统中被放大与扩散,去更有力地影响现实世界。
现在,任何一个用户可以采用微信、微博等多种方式来发表自己的声音,给商品品质做出评判,消费者甚至还参与到商品的设计制造中。移动互联网时代是典型的“消费者赋权”的时代。
第五,移动互联网企业在掌握了规模化用户的基础上,可免费化地实现与传统企业一样的业务,甚至体验做得更好。
以电信业为例,越来越多的移动互联网企业能获得用户的真实社交关系,并可通过免费化的图片、视频等方式增强用户的交互,移动互联网企业对于运营商传统地盘的侵蚀正在加剧。如同在固定网络中IP电话对传统电话的冲击一样,现在兴起的基于智能手机的KIK应用或其它应用将逐渐侵蚀运营商的手机数据及话音业务市场,而这是电信运营商一直以来最核心的收入。
这个案例是传统企业受到冲击的典型缩影。移动互联网颠覆传统企业的习惯打法是,在你传统赚钱的领域免费,彻底把你的客户群带走,继而转化成流量,再形成其它生意来盈利。简单地说,移动互联网企业在用颠覆性的思维、创新的商业模式和极致的客户体验来抢你的生意。
传统企业转型发展必须掌握哪些战略资源?
移动互联网企业重新定义并改造了传统企业的生意,传统企业转型发展势在必行。而在向移动互联网转型发展的过程中,传统企业除了嫁接在移动互联网平台之上开展生意,也必须知道哪些是必须牢牢把控的战略资源。
第一,用户的网络身份识别与认证是基础中的基矗
现实社会中,一个人的身份证号码是一个社会公民接触各项社会资源的起点。互联网领域的基础身份识别同样重要,这些网络身份识别是后续商业服务的前提,是大数据积累的基础,也是企业保持用户控制力、强化产业价值链地位的关键所在。
当前,在移动互联网身份识别认证领域最具代表性的是微信等即时通信应用,这些即时通信身份是在海量应用中唯一识别用户的基础标识,通过对用户的注册与身份认证管理,成为后续互联网应用的基捶节。
对传统企业而言,不能把自己的“用户身份体系”完全嫁接在别人的平台上,未来传统企业的用户数据系统将是客户物理社会身份信息、网络社会身份信息与线上线下行为信息的总集成。有了基础的身份识别认证,传统企业可以发挥线上线下综合优势、运用丰富的业务关联、不断挖掘集成的用户数据信息,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
第二,无社交不应用。
社交对商业的影响与导入作用越发明显。当代用户得到庇护、渴望发言、寻求联系的三大心理诉求在社交应用中能得到最好的满足,谈生意越来越需要以社交、交互、人际为前提。
因此,Facebook基于既有海量人际关系进行后续增值游戏开发,淘宝逐步挖掘新浪微博人际关系网络中的交易价值……
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大踏步从社交走向商务,但传统企业对既有的商务如何融入社交却普遍比较茫然。这种茫然的背后,是大量传统企业长期遵循的是业务经营而非客户经营,始终缺少站在客户角度,让客户交互起来的能力积累。
从长期的商业演进看,未来移动互联网的商业价值的充分发挥,企业对于客户的保有与开发,一定需要建立在人与人的关系理解与运用之上,建立在各种各样的虚拟社群、社区、社团基础上。
第三,先有时间份额,再有钱包份额。
传统工商业的基础逻辑,是建立在如何尽可能地提升制造和售卖效率的基础上的。互联网商业的基础逻辑是,必须有规模性客户群的规模性活跃,才有后续的生意。
这一点,传统企业确实需要学习,进而再造自身的生意模式。
越来越明显的趋势是,无论商家从事什么生意,面向85后、90后新一代消费群,必须考虑让消费者娱乐起来、玩起来、交互起来,基于原有生意的融合娱乐要素导入显得越来越重要,是占据年轻客户时间份额的重要手段,包括各类支持跨终端、跨网络的游戏、影视、音乐等形式,同时需要保证多终端与多网络中实现无缝与高品质的体验质量。
未来商家的商业逻辑将变为,哪些领域是用户较高注意力投入、较多时间精力投入的,哪些领域就隐藏了大量的新型业务的增长空间。或者说,如果你希望自己的转型业务有增长,就必须想尽办法占据新一代消费者的时间份额。
传统企业必须牢牢掌握住自己的战略资源,并加快学习速度,理解移动互联网的生意门道,移植移动互联网的DNA于体内,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转型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