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计算领域,混合云无疑是当前的主旋律,但混合云的构建其实并不容易。在日前的vForum 2014大会上,中国电信云公司首席技术官广小明分享了中国电信云从公有云的效仿者到混合云的拥护者的转变背后的根源,以及实现这种转变的关键。
广小明在接受DOIT记者采访时表示,单纯的公有云并不仅不能完全满足企业在安全、合规和方面的需求,还面临不同应用对云资源需求跨度很大的挑战,混合云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烦恼;而借助VMware强大的混合云解决方案,中国电信将能够打造本地化的混合云,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云服务。
中国电信云公司首席技术官广小明
亚马逊模式的短板
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通信运营商有沦为管道的趋势,这意味着他们的盈利法则遭到了挑战,于是乎三大运营商纷纷秉承如IDC托管业务这样的资源优势,瞄准云计算为新的增长点开启转型之路。作为三大运营商之一,掌握国内托管市场70%政企客户资源的中国电信,也在2012年成立了中国电信云计算分公司,专门致力于云计算的转型之路。云计算领域的老大哥、曾从IBM嘴中夺得中情局6亿美元大单的亚马逊,成为了中国电信云效仿的对象。
广小明介绍,针对IDC托管业务技术积累的缺陷,中国电信云首先瞄准的是公有云市场,借鉴了亚马逊的公有云,提供从主机到块的存储,到对象的存储,还有CDN的加速服务,还有基本的接入的带宽服务,这是一个标准的公有云产品体系。这套体系不仅被输送到中国电信强大的政企销售渠道,也进入到了中小企业市场,特别是一些初创的以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为主的开发类的企业。
然而,作为一家大型国企,中国电信仍有很大的传统ICT服务业务,即集成软件、硬件和网络以满足客户的应用需求。这部分用户提出来的都是在托管的环境下,以隔离的方式自建模式。当公有云做到一定程度,中国电信云的目光逐步跳出基础设施部分,填充软件部分,在原来的托管服务基础之上提供了大规模的私有云给政府、金融、物流等不同行业的客户。
中国电信云在云计算领域的投入不可谓不大,就支持云服务的云数据中心而言,根据广小明的介绍,除了在北京、上海、成都和广东都有云化的数据中心,中国电信云在内蒙古还有一个超大规模的云数据中心,此外,位于贵州省的云数据中心也将于今年年底投产,体量与内蒙古数据中心相仿。也就是说电信云数据中心数量将达到6个。而针对历史遗留跨运营商网络的障碍,运营商在云时代也在进行互联互通的扩容或者BGP带宽的建设,这对云计算服务的普及应用很重要。
不过,基础设施再大的投入也无法弥合公有云通用性服务和私有云客户个性化需求之前的巨大冲突。广小明表示,不同的大中型企业的需求跨度很大,例如有计算密集型、IO密集型、网络密集型等的需求,公有云服务商无法预测他们的需求,用一套公共的基础设施去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成为挑战,资源的抢占和公平性使用,以及对应用性能的满足,都是巨大的噩梦。所以,从去年开始,中国电信云开始关注中间状态——混合云。
VMware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宋家瑜很早就从客户的反馈中感受到广小明的这类难题。他举例说,中国的政务云,如果不包括财税系统、公安系统(垂直部门的垂直系统,有独立的要求),那就不是完整的城市政务系统,所以,和公安、财税系统连接,彼此共享资源,是比较可行的。
宋家瑜还谈到了对阿里云的认识误区。他指出,阿里云在“双十一”成功处理远超全球最大银行的交易量表明其架构的强悍和技术的创新性,但客户考察阿里云之后会发现,它的架构还是不符合企业的安全合规的规定,这是因为阿里云不够了解企业本身传统的管理机制,以及技术上还有很多不能突破。例如,迁移到公有云,需要重构应用,数据或应用再不能随意迁移回来,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VMware大中华区总裁宋家瑜
广小明也表示,自建时候完整的IT规则性要求,包括安全等保的要求,IDC机房、带宽隔离、安全防护措施,是按照单租户、私有云的可行性应用方案来设计的,在向云迁移的时候,多租户环境会带来新的要求要去满足。
在宋家瑜看来,亚马逊、阿里云兜售公共服务的新商业模式,确实颠覆了传统IT的观念,让很多传统IT厂商很被动,但客户想要享受云计算带来的便捷性,同时兼顾现有的业务,被逼着二选一,不如连接二者之长的方案,那么如何按部就班地走到云的境界,答案呼之欲出,也就是混合云。
联姻VMware走向混合云
带着共同的认识,在2014年7月,中国电信云和VMware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关系,电信希望通过和VMware合作的混合云去覆盖大中型企业的市场,而后者亦可借助中国电信云的服务从快速发展的中国云计算市场中分一杯羹。
尽管VMware在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做自营的云服务,但这家公司对中国特色完全理解。宋家瑜表示,与电信的合作提供混合云服务,既可以更满足中国客户的需求,又完全合规,把整套VMware的技术和创新的服务进行符合中国特色的修改即可。
广小明介绍了双方混合云合作的最新进展。中国电信云从现有的销售、产品开发和运营三条线当中分出来一部分团队,和VMware的一个专业团队(包括资深架构师、技术人员、支持人员、市场组要负责人),共同做国内现阶段的混合云的正式商用。目前,工程和系统的部署实施已经基本完成,正在迁移一些友好客户进行试用。广小明还透露,政务云业务将会在2015年1月1号正式运作。
对于不同的需求,中国电信云会有一个很清楚的规划,以便提出一套很适合的方案。广小明表示,中国电信运在进入一些企业网络,不论其原来的基础设施是自建的、托管的环境还是云的环境,往往需要经历这么两个过程。首先,需要重新梳理和审视原来的整个IT系统,看哪一部分的应用可以切管,哪一部分应用适合留在现有的基础设施里面。然后可以在公共的资源池以混合云的形态提供他这部分资源。如果说恰巧原来的基础设施里面也是有VMware的解决方案或者其他厂商的解决方案,就会加上一个广域网,因为混合云最关键的地方是在广域网这一侧。
广小明指出,原来作为通信运营商电信只是以标准的专线或者IP三层的VPN去提供广域网,这不大适合于现在强调在线的方式,强调弹性的方式去提供的。所以中国电信云也在配合在做整个中国电信广域网SDN的方案,这样广域网的连接也可以跟着云资源的连接可以在线,可以是一个弹性伸缩的模式。这样就基本解决了现在混合云去适应企业IT在当前这个阶段向云的方向去转型的时候,普遍的一个市场的需求。
对于客户关心的安全性、合规性问题,宋家瑜表示,这由双方共同解决,因为中国电信对政企客户的安全、合规要求最为理解,而VMware具有很好的新技术和技术团队的支撑。双方配合,更容易满足未来的安全和合规需求。例如,针对安全等级要求很高的政务云,中国电信云会引入新的隔离的机制。广小明介绍,中国电信云某一省做的综合治理的云平台,虽然与公有云用户搭在一起,但完全是按照托管的私有云的模式去建,它和多租户的资源池做了很好的隔离,以隔绝风险。
中国电信云产品体系
产品体系层面,广小明透露,目前跟VMware合作的混合云部分,和天翼云公有云还没有融合。中国电信云的思路,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做。例如,先把边缘系统如OA、邮件系统迁移到云上,解决服务商自己的可靠性和性能问题,再逐渐迁移核心系统,最后彻底云化。
不过,以更广阔的视野来看,宋家瑜表示,VMware在国外有很多云伙伴客户,在架构上已经有一些基础上的互通性,这是采用相同架构的优势,中国电信的混合云和国外的VMware云,慢慢会形成一个很强的生态环境,彼此之间可以互通有无。
VMware混合云的优势
根据广小明的说法,VMware的技术优势和VMware产品的用户基础,是中国电信优先选择与VMware合作的两大重要原因。
在今年8月的VMworld上,VMware已经重磅推出其混合云战略的关键产品vCloud Air。当然,VMware的混合云和它的另外两大战略SDDC和EUC紧密相连。
据悉,vCloud Air通过统一的混合云管理平台,让用户可以跨数据中心和混合云所有资源实现应用的开发和部署,极大简化了对所有工作负载的管理难度和复杂性,让用户有更多的IT资源实现通过IT创造价值的最大化。这一点很重要,宋家瑜获得的反馈表明,用户不希望采用混合云增加管理的难度和复杂性。
在用户基础方面,根据国内知名中桥国际调研咨询公司向DOIT记者介绍,其针对中国最终用户对各种品牌认知度的调研数据,在基于虚拟化建立云计算的过程中,不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选择VMware的中国最终用户比例超过了50%,且远高于对其他国内外IT品牌的选择。
来源:2014年10月,中桥国际调研咨询公司
VMware在中国市场大受欢迎,得益于它对中国政府的国产化导向和中国用户的本土化需求的重视。VMware在大会上宣布成立了VMware亚洲研究院,结合开发人员、开源技术社区、学术研究为一体,致力于满足中国开源技术市场的独特需求。与此同时,VMware也正在持续加强与国内厂商的合作,以满足国产化和合规性的需求:1、针对软件定义数据中心,与浪潮合力推出浪潮云海数据中心一体机EVO:RAIL,并作为浪潮云计算整体解决方案的一部分,推向市场;2、与联想合作发布了联想ThinkCloud-Livc桌面虚拟化解决方案,帮助用户解决移动办公的安全难题,增加云端访问的灵活性。
“VMware有一个很大的特色。它是一个非常友善的生态环境的核心,由这个核心发散出去,我们跟很多跨国公司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在中国我们也延续这样一个精神,去打造一个对中国环境很友好的生态环境。这个战略思维是不会变的,我觉得这个是很重要的。”宋家瑜说。
VMware这样的理念和举措,将让它能够满足更多中国用户的需求,这又能够为VMware混合云战略的用户基础加分。中桥分析师杨凌霄向DOIT记者表示,针对中国用户的混合云或混合IT的需求,VMware的市场定位及其在中国本土化需求和行业合规性方面的努力,将进一步推动VMware云在中国市场的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