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达 谁打倒了这个“黄色巨人”?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在中国城市的大街小巷,不用特别留意,就能看到柯达的黄色冲印点。小小的黄色胶管,与那句经典的“分享生活每一刻”,承载了上个世纪中国人的一种集体回忆。

“我能做的都做了,是不是还有什么在等着我?”1932年,处于事业高峰的美国胶片巨头柯达公司创始人乔治·伊斯特曼因疾病自杀前留下这样的遗言。80年后,“等待”伊斯特曼的却是柯达可能破产的厄运。

1月5日,《华尔街日报》报道,柯达准备数周内申请破产保护。届时,柯达将在法庭监督下出售大约1100项专利。

柯达,胶卷时代曾占据全球2/3 的市场份额,鼎盛时期拥有全球超过14.5万名员工。它曾经是行业的代名词,“13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影像行业发展的缩影”,曾经通过“傻瓜相机”让昂贵和谜一样的摄影技术走进寻常百姓家。

然而,短短数年间,柯达却因为在创新的新浪潮中没有“赶上趟”,面临着可能被时代无情淘汰的厄运。曾经的“黄色巨人”或就此被打倒,令人唏嘘不已。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柯达几乎一统摄影江湖,在人们心目中,柯达似乎是永不会倒的品牌。然而,这种无敌般的感觉反倒让其管理层滋生了过分的自信,面对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反应迟钝,错失转型最佳时机。

其实柯达进入数字摄影行业并不晚,甚至是数字摄影技术的发明者。柯达1975年发明了第一台数码相机。1991年,柯达与尼康合作推出了一款专业级数码相机。不过,同富士和奥林巴斯这些竞争对手相比,柯达的动作还是太慢了,仍把主要精力放在传统模拟相机胶卷生意上。2002年柯达的产品数字化率只有25%左右,而竞争对手富士胶片已达到了60%。

2003年,柯达才宣布全面进军数码产业。当时佳能、富士等日本品牌已占据“数码影像”的龙头地位,就连韩国三星甚至中国华旗等企业亦已初具规模。2004年,柯达推出6款姗姗来迟的数码相机,但利润率仅1%。

2010年财报显示,柯达持续经营业务亏损5800万美元,而且营收的主要来源仍是专利出售。柯达1997年市值达到顶峰,约300亿美元。然而,眼下这家有着百年历史的公司市值只有1.45亿美元。

业内人士预测:“柯达破产是可以避免的,这家公司会越来越小,在很专业的市场领域,成为摄影发烧友们喜爱的小众公司。”

那么,是谁打倒了这个“黄色巨人”?德国专家博西尔指出,柯达在5/6的生命里一直是领先者,但在后面1/6的时间里,也就是数字影像大发展时期,却不求改变,“它并非自杀也非他杀,是被时代抛弃了”。

柯达的英雄末路,可以说并不出乎人们的意料。前段时间《福布斯》杂志公布了2015年最可能消失的品牌调查结果,柯达位居首位,并称没有人对这一排位感到吃惊。

传统行业的巨头总是希望能够延续以往的风光,因此在转型时就会瞻前顾后,甚至抗拒转型。柯达的失败,是众多转型不成功的传统行业巨头的一个代表。

实际上, 在柯达之前,很多摄影器材的佼佼者也倒了,如美能达、爱克发、甚至莱卡。相反,积极转型数字摄影的企业,如佳能、尼康、奥林巴斯、卡西欧、富士,则开创了新的机遇。

事实上,不止相机行业,彩电业、手机业、汽车业同样不乏转型不成功的案例。在平板电视诞生之前, 法国汤姆森公司曾是全球CRT(显像管)电视的霸主。但在平板电视崛起之后,汤姆森却逐渐淡出人们视野,2003 年被TCL 收归旗下。在手机行业,诺基亚也曾雄踞传统手机的霸主地位,但在智能手机时代,诺基亚逐渐失去往日风光。2009年4月,美国第三大汽车商克莱斯勒宣布进入破产保护;2010年6月,拥有101年历史的通用汽车宣布进入破产重组轨道。

在科技面前, 没有人能一直高高在上,时代会抛弃一切落伍者。对于老牌企业而言,要么在固执和傲慢中死去,要么在持续创新中重新焕发生机。

在创新世界中,没有近路,更没有退路。不进则退,慢进也退。“黄色巨人”倒塌的教训,也给正在积极探索转型创新之路的中国企业更多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