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达宣布重组资产 相机枭雄缘何落伍

近日,有131年光荣历史的美国柯达公司爆出即将申请破产保护的消息。这家世界上最大的影像产品及相关服务的生产和供应商自2008年以来一直严重亏损,市值从最高值至今蒸发了99%。由于股价不足1美元,纽约证券交易所(微博)的“病危通知书”已经下达,柯达面临着摘牌退市的风险。

颇具讽刺意义的是,最早于1975年发明数码相机的柯达,未能随行就市、把这项革新性的技术变成新的利润增长点,最终倾倒于蓬勃发展的数码技术和日益萎缩的胶卷业务中,成了自己的掘墓人。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无数个曾经赫赫有名的跨国公司纷纷倒闭、转手,公司倒闭之潮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柯达的病入膏肓竟与之前倒掉的摩托罗拉(微博)移动何其相像?

1973年,摩托罗拉的工程师Martin Cooper 发明了第一台移动电话。在“大哥大”、黑白手机、彩屏手机甚至简单的娱乐手机时代,摩托罗拉一直独领风骚。但当智能手机出现并迅速流行之后,摩托罗拉落伍了。这家曾通过StarTAC和Razr系列芯片为手机行业开辟了康庄大道的著名公司,像一个反应迟钝的老人固守着已然落伍的Razr,结果只能是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抛弃。

柯达同时期发明了第一台数码相机。在那个年代,胶卷业务十分红火。柯达不愿放弃历经数十年积累在胶卷行业取得的垄断地位和巨大利润,因此继续投身于影像化学制品、浴室清洁剂等行业。世纪之交,当日韩企业纷纷进军数码相机并取得先发优势时,柯达才开始在数码领域试水,但节奏上总比对手晚几拍、策略上也存在不少失误,2004年竟然错误地决定退出单反市场。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误终于把柯达推到了今天的境地。

技术成就新的蓝海。在信息时代,技术的快速变革对中小企业是机遇大于挑战,但对“巨无霸型”的百年老店往往是挑战甚于机遇。对于后者来说,只有顺势而为、不断转型,才能跟上技术和市场的潮流。在这方面,柯达也好,摩托罗拉也罢,或许都没有从“蓝色巨人”IBM的屡次成功转型中学到有用的一课。

在计算机发明之前的数十年里,IBM以经营穿孔卡片数据处理设备为生,“二战”期间还生产过卡宾枪和勃朗宁自动步枪。计算机时代到来之后,IBM随即跟进并一直处在计算机商用技术发展的最前沿,1980年代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个人电脑。1990年代初期,随着计算机硬件进入衰退期,IBM濒临破产。危急时刻,郭士纳带领公司转型。通过变革主机业务、发力服务业务、做大软件业务,IBM成功实现了从设备制造商到信息服务商的战略转型。2005年,当个人电脑的市场竞争趋于饱和、制售利润日益微薄时,IBM乘势砍掉了这个部门,而专注于附加值更高的企业市场和服务市场。因此,即使在金融危机及欧债危机的大背景下,IBM的盈利仍保持两位数的高增长。

从国家到产业,从企业到产品,转型是当下时髦的词,但是操作起来却很痛苦。经济大势好、企业状况佳时有转型的能力却少有转型的动力和勇气;经济大势差、企业艰难度日时往往有转型的动力却无转型的实力。对于中国的民营企业来说,拼技术还玩不过美日欧甚至很多韩国企业,拼成本东南亚地区的优势正在凸显。民族的企业如何才能成为世界的企业?对于目前红红火火的央企、国企来说,拼管理我们还停留在粗放阶段,拼人才我们的高管都是有级别的官员,国家的企业如何才能成为无国界的行业巨擘?

回答好这两个问题,不妨从吸取柯达等公司的教训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