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末日的传言让2012年显得十分扎眼,但在移动互联网世界里,没有人会想到世界末日,这个正在引发新一轮投资的产业,投资规模正在望刷新历年的纪录。一项统计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投资案例共发生22起,总投资额为2.07亿美元,平均投资额为1293万美元。而在2011年上半年,已经披露的中国移动互联网投资案例为31起,其中,披露金额的投资案例为24起,总投资额为3.18亿美元。2011年上半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投资,无论从投资案例数还是投资规模,均超过2001年以来历年全年情况。而在2011年下半年,这种投资热潮依旧持续。
资本看好移动互联网市场,风险投资机构纷至沓来。大家都知道这是下一个金矿,许多人在错过了互联网企业的投资机会后,绝不容许自己再错过这场饕餮盛宴。在3G的快速普及下,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和收入规模在不断放大,正逐步迎来爆发式增长,中国也成为目前全球最大的移动互联网用户市场。
2011年是移动互联网的春天,3G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操作系统的竞争,以及运营商在网络上深度布局,都给这个春天提供了十足的暖湿气候,没有倒春寒,到处是一片花红柳绿。不过,这样的情形大概在2012年出现变化,移动互联网遭遇倒春寒或许将成为现实。
经历过2000年互联网冬天的人,大概都会清楚的记得当年互联网热潮的情景:凡是有个概念,注册个.com公司,就会有人趋之若鹜,赶着上门投钱。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公司似乎都找到了一条发财致富之路:白手起家、吸收风险投资然后进军纳斯达克。美国斯达克股市大涨特涨。可是自2000年4月份以来,纳斯达克的神话陡然破灭,一度风光无限的互联网公司陷入困局。资本市场的收缩使大量的互联网公司无法获得计划中的资金,于是大量的互联网公司因为资金或管理、经营等问题而倒闭或被收购。2000年是网站倒闭年、泡沫破灭的恐怖气氛笼罩着整个行业。市场从对互联网经济的疯狂追捧回到了业绩决定公司价值的理性状态。当时美国《商业周刊》发表了的一篇题目为《互联网萧条?》的文章,总结互联网萧条的主要原因:即在以高科技概念为中心的新经济里,高度“挥发性”的金融运作扮演了极为关键的角色,这使得新经济具有了极为陡峭的性格,快速窜起,但也快速崩落。
今天的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中,资本运作也扮演着极其关键的角色。这让移动互联网也具有了“陡峭的性格”,在这样的背景下,是否导致出现“快速窜起,但也快速崩落”的结果,也不是没有可能。
惟一让人放心的是,移动互联网与当年的互联网有着最大的区别:3G的快速普及为移动互联网奠定了用户基础和网络基础,而各种精彩纷呈的无线应用也为移动互联网发展提供了动力。手机即时通信、手机网络新闻、手机网络音乐、手机视频、手机社交网站、手机购物,这些移动互联网应用正在从功能型应用走向内容和服务,“终端+服务”的模式意味着移动互联网不是建在沙滩上的城堡,沙漠中的海市蜃楼。
但是伴随着移动互联网产业链条的不断拉长和衍生,移动互联网领域投资已显现出高风险。虽然不能说移动互联网产业正在泡沫化,但近两年,云计算、物联网,这些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概念泡沫已经在产生,各地不分清红皂白,一股脑建设云基地,物联网基地攀经现象严重,以至于原信产部部长吴基传近日在讲话中直斥“这是一种铺张浪费行为”。
互联网时代催生了谷歌、Facebook、腾讯、百度这样寡头的互联网企业,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这样的寡头似乎很难诞生。移动互联网虽然具有互联网的基因,但其独特的性质决定了这是一个小公司丛立的时代。目前来看,风投对中国移动互联网相关企业的投资或较为关注在三大方向:具有“三力”(三力是指具有应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模仿力与创造力)的应用软件开发商、应用商店服务提供商及应用数据分析服务提供商、无线营销类企业(如软件植入广告服务提供商)。这类企业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小,而且日后也不会成长成为巨头。而且从目前的情况看,大家都没有找真正的赢利模式,依然在走免费吸引用户的道路。微博是目前最火势的移动互联网应用,但是依然找不到赢利的模式,间接证明了移动互联网的赢利还很难。
资本是逐利的,充满前景的产业总是使得风投如贪婪的狼群。如果投资周期过长,或者整个经济形势发生变化,这些狼群转向另一个方向的时候,被滚滚投资热浪捧起的移动互联网或许将面临2000年互联网的寒冬。2012年,全球经济将面临一个极其艰难的时期,移动互联网能独善其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