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SI卡与其他接口的对比

与IDE的比较SCSI既然是一种扩充接口,就不可避免的把它与其他接口比较一番,这一节我们就把IDE、USB、IEEE1394等接口当作对手吧。

IDE相信大家都很熟了,是个人计算机连接硬盘、光盘等设备的基本接口;由于功能与SCSI接口相近,经常放在一起讨论,这里则以外观、接口特性、整体性能等方面来比较。

SCSI目前并非基本接口,因此必须以扩充接口卡的方式存在,相当容易分辨;但在SCSI外设日渐普及、使用者逐渐增加的趋势下,有的厂商干脆直接将SCSI的控制芯片、接口内含到主板上,此时就必须注意了!

要比就比最好的,光比外型当然不能服众所以还要比内在,下面是SCSI与IDE接口的简易对照表;看一眼,很快就可以明白两者的差异:

SCSI IDE

可使用设备 硬盘、光驱、ZIP、MO、扫描仪、磁带机、JAZ、打印机 硬盘、光驱、ZIP、LS-120

可连接设备数 7或15部 最多可接4部

安装方式 可内接、可外接;安装步骤统一,内外都相同 只能内接;安装步骤简单

传输速率 5~160MB/Sec 3.3~66MB/Sec

价格 略高 便宜

主板功能 部分内置,通常需自行扩充 内置

可使用设备:

许多外设设备都有2种以上的接口供使用者选择,例如硬盘、光驱等常见的储存设备;不过有的设备并无IDE接口(例如JAZ),你只能选择SCSI。

可连接的设备数:

IDE除了连接设备的种类受限制之外,连接数量也只能在4个小时以内。这在早期计算机外设昂贵、一般人对计算机扩充需求不迫切时,并不会造成困扰;反观今日,DIY玩家在硬盘、光驱便占去2个IDE接口的情况下,只要再加块硬盘和刻录机,计算机便丧失扩充能力,若想再加部MO或DVD,根本是不可能的。

因此SCSI接口可串接多部外设的特性边成为扩充设备的主要选择,这也是SCSI逐渐普及的原因之一。目前除了玩家之外,需要超大容量的工作站级计算机、或要求好效率、高稳定性的环境也都是选择SCSI接口。

安装方式

SCSI设备的安装可归纳成几个简单的步骤(串接方式、ID与电阻器的设置),所以严格说起来并不会比IDE复杂太多,只是在安装SCSI设备时必须细心检查几个小地方,才能使外设正常运行;再加上有使用经验的人不多、有问题不知如何解决,才造成“SCSI很难搞定”的错觉。

传输速率:

目前IDE接口(Ultra DMA/33)的传输率为33MB/Sec,最新一代则称为Ultra DMA/66,最高传输速度可达66MB/Sec;而SCSI接口几经改良,传输率已经从5、10、20、40MB/Sec以倍数飞跃到80MB /Sec,而且目前已经开发出160MB/Sec的产品呢!

价格:

IDE已经内置于主板,所以不需多花钱;这时SCSI卡几百元的额外花费也许会让你感到心疼,但是计算机能力的提升、性能稳定、传输快速等特性都回让你觉得物超所值。

除了可连接的设备、种类较多以外,一般人选择SCSI的另一项主要原因是SCSI的整体性能比IDE接口好;这牵涉到SCSI接口本身的结构优势。

SCSI占用较少的CPU资源

使用传统IDE接口时,CPU需要随时在线地全程控制数据的传输动作,所以IDE传输数据的过程中,CPU不能做任何事,必须等在旁边,知道传输结束才可执行后续的指令。目前较新的Ultra DMA接口以运用Bus Mastering技术提高性能、减少资源占用,但是也仅能局限在PCI通道内,整体而言,仍比不上SCSI。

早期在SCSI接口下,CPU 将传输指令给SCSI之后,可随即处理后续的指令,传输的工作则交由SCSI卡上的处理芯片自行负责;且传输过程以DMA(Direct Memory Access)方式,由SCSI直接访问内存,待SCSI处理完毕、发出信号同志CPU后,CPU再进行后续处理即可。目前“即插即用”的SCSI卡虽然也改用Bus Mastering,不过通过独立处理芯片的协助,占用CPU资源的情况还是相当少。

多任务运行

SCSI具备多任务运行能力,在进行传输操作时,若中间有空闲产生(正在从磁盘中读取数据),其他外设可先行使用通道,使SCSI通道与各项外设都能充分利用,借以加速整体的性能。

串接设备的传输速率相互独立

通常IDE有2个通道,每个通道可连接2个设备,但同一通道中的数据传输率却以速度教慢的设备为标准;且其中一个设备正在使用通道时,另一设备必须等到该设备完成传输操作才能使用通道传输数据。

反观SCSI接口,除了通道本身的速度上限之外,串接在同一通道的设备可尽量以最快的速度传输,不会受到其他设备的影响。

与USB比较

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可串接的设备有扫描仪、喇叭、屏幕等多种,是主板的在、内置接口,操作系统也普通支持,更重要的是“即插即用”、“在线插拔”的特性,有安装方便、设定简单等优势,是许多人都相当看好的新兴接口:

USB

可使用设备 扫描仪、喇叭、鼠标、键盘……等目前约10种

可连接设备 最多可接127部

安装方式 仅能外接;安装步骤简单

传输速率 4或12MB/Sec

价格 接口免费(内置),设备价格略高

你可以看得出来,USB接口在连接数量、安装方式上有很明显的优势,不过在传输速率上,SCSI接口有有压倒性的胜利。这是因为SCSI与USB两者不是替代性的对立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搭配组合:一般而言,SCSI适合数据流量大的外设,例如硬盘、光驱等;而USB则较适合低流量的设备,例如鼠标、键盘等。

与IEEE 1394比较

IEEE 1394又称为Firewire,是最新推出的接口,他的功能强大、速度快、安装方便、连接数量多,结合目前多种接口的优点:

IEEE 1394

可连接设备 光驱、硬盘、抽取式存储介质

可连接设备数 最多可接63部

安装方式 仅能外接;安装步骤简单,可以“点对点”或以“集线器”等方式串接

传输速率 400MB/Sec(50MB/Sec)

支持能力 即插即用、在线插拔

事实上,至目前为止,市面上并没有IEEE 1394的接口与外设,所以笔者仅能从规格方面来做比较。由上表可以简略看出,除了速度稍逊与SCSI接口外,多项功能都优于SCSI,也难怪有人预测 IEEE 1394有希望取代SCSI的地位;不过SCSI当然不会坐以待毙,而IEEE 1394也尚未有产品问世,最后的结果就留给读者去猜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