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极本的价格底线是多少? 去年底,这个答案是 6999 元,来自 Acer 蜂鸟 S3;今年 2 月,底线被拉低到 5999 元,来自三星 530U;就在网友们纷纷表示希望价格杀手——神舟早日出手的时候,神舟果然放出了大杀器:飞天 U43 ,一举将低价记录刷新至 3999 元!
目前,最贵的超极本售价为 15000 元,相当于能买四台神舟 U43 ;或是买一台 U43 后,再去买以下套装:索尼 PSV + XBOX 360 + 微软 Kinect + 苹果 iPhone 4S,最后还能余下几百块钱请兄弟们吃顿大餐。那么,你会如何选择呢?
在神舟出手之前,超极本的平均价格是 9000 元,而在飞天系列超极本上市以后,相信会迫使其它品牌调低售价,从而再次带动整个行业的降价潮,给消费者带来实惠。因此,无论我们是否喜欢神舟笔记本,都应该认可这个品牌对拉低行业价格所做出的贡献。

神舟飞天 U4 超极本首测
当然,作为理性的消费者,我们在选购超极本时也不能只看价格,还要对它的品质做工、硬件性能、散热及续航等多方面进行综合的考量。今天,我们收到了神舟飞天 U4 超极本,并整理了近期网友们对神舟这款超极本的一系列疑问,下面就通过实际测试,将这些问题的答案逐一奉献给大家。
· 疑问一:U4 的重量与厚度是否达标?
飞天 U 系列是神舟专为超极本开辟的一条全新产品线,首批发布的是 14 英寸的 U4 系列,其中 采用酷睿 i3 处理器的机型叫做 U43,售价 3999 元;采用酷睿 i5 处理器的机型叫做 U45,售价 4999 元;它们的外观模具完全一样,仅仅是在处理器和硬盘方面略有区别。
从命名上来看,我们其实可以推测出,13 英寸的神舟超极本将会名为飞天 U3 系列,i3 的叫做 U33,i5 的叫做 U35,它在外形设计上很可能与 U4 相似,只是小了一圈而已——当然,也不排除外观大变身的可能性,比如推出一款银白色的漂亮机型。

神舟飞天 U4 超极本
神舟飞天 U4 整体均为纯黑色打造,内敛中透着一种沉稳的商务风格。同时顶盖表面和机身底部都采用了金属拉丝工艺,质感方面表现十足。其顶盖采用的是铝合金材质,并将 Hasee 的 LOGO 嵌在正中央位置。众所周知,金属用料成本要高于工程塑料,但为了保证屏幕的使用更为安全,提高顶盖抗压能力和坚固度是非常有必要的。尽管金属拉丝工艺现在看来略微有点审美疲劳,但对于这样一款价格亲民的超极本来说,相信还是会受到用户喜爱的。

神舟飞天 U4 超极本
按照英特尔的官方标准,13 英寸超极本的厚度应小于 19 mm,重量小于 1.5 千克;14 英寸超极本的厚度应小于 21 mm,重量小于 1.8 千克。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际测试,来看看神舟飞天 U4 作为一款 14 英寸的超极本,在厚度和重量方面能否达标?
经实际测试,我们看到神舟飞天 U4 超极本机身最厚处的厚度为 19.49 mm,只比一颗 1 角硬币的直径稍微多一点点,符合英特尔对 14 英寸超极本的标准。目前,普通 14 英寸笔记本的厚度通常在 35 mm 左右。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这款超极本的整机重量。

神舟飞天 U4 的机身重量:1.723 千克
称量数据显示,神舟飞天 U4 的整机重量为 1.72 kg,同样满足英特尔对 14 英寸超极本的限定。和普通 14 英寸笔记本 2.3 千克左右的重量相比,飞天 U4 减少了四分之一的重量。与此同时,神舟超极本附带的电源适配器也比普通笔记本更小巧,当我们携带全套设备外出时,还是能够明显感觉到轻了一些的。
· 疑问二:液晶屏的显示效果是否理想
作为占据总成本 30% 的配件,液晶屏幕的显示效果往往被各大测评媒体所忽视,在近期的一次超薄本屏幕对比中,我们惊讶的发现它们的显示效果竟然有很明显的区别
由此可见,屏幕的显示效果对用户的使用体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那些设计类专业的学生而言,一旦色彩出现偏差,就会对最终的作品造成严重的影响。下面,我们就通过一组实拍图片对比,来看看神舟飞天 U4 超极本的显示效果究竟如何?

神舟飞天 U4 (左)与另一款超极本(右)显示效果对比

神舟飞天 U4 (左)与另一款超极本(右)显示效果对比

神舟飞天 U4 (左)与另一款超极本(右)显示效果对比

神舟飞天 U4 (左)与另一款超极本(右)显示效果对比
综合来看,我们认为神舟飞天 U4 超极本的显示效果还是很不错的,色彩还原真实自然,屏幕的亮度较高,对比度也达到了良好水平,和旁边那款价格更贵的超极本相比也毫不逊色。而且,作为一款 14 英寸机型,神舟飞天 U4 的屏幕显示面积更大,观看感受更为舒适一些。
· 疑问三:机身细节做工能否令人满意
神舟 U4 采用 14 英寸模具,最佳分辨率为 1366×768 。屏幕采用了窄边框设计,这样可以很好的增加用户的可视面积。屏幕表面采用镜面材质,尽管图像通透性和清晰度表现不错,但如果用户在灯光下或者光线较强的地方使用,还是会出现恼人的反光现象。当然,这也是目前绝大多数笔记本的普遍问题。在屏幕边框的正中央位置,仍然提供了常用的网络摄像头,在边框上还分布有四枚圆形小胶垫,以缓冲开阖时对屏幕的冲击力。
键盘的整体布局同样是简洁干练,电源按键被安排在键盘左上角,表面采用了富有金属质感的圆环纹路,凸显的银白色按钮可谓是整体深色键盘区域的点睛之处。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相比神舟其他系列笔记本产品,笔者个人认为飞天 U4 按键精细程度有不小的提升。

神舟飞天 U4 主要特点介绍(点击放大)
神舟飞天 U4 掌托部位并非金属质地,因此在手感方面略显不足,不过大面积支撑区域还是可以为用户手掌提供比较宽裕的移动范围。触控板采用一体化设计,并且表面运用细磨砂处理,手感表现中规中矩。左右触控按键同为一体化设计,实际测试后个人感觉键程较短,按键略显单薄。此外,在触控板下边缘设置有笔记本状态指示灯,用户可以很直观的了解到笔记本运行状态。

左侧接口:VGA,两个USB,读卡器插槽
机身大幅度变薄,接口自然变少,这是超极本产品最大变化之一。可是,已经习惯使用多接口的用户还是无法在短时间习惯。目前,超极本最为惯用机身都采用了楔形造型,其主要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将机身厚度处理的更为纤薄。

右侧接口:耳机,USB,HDMI,网线接口,电源接口
该机为了满足大多数用户的使用习惯,依然保留有经常会使用到的标准 RJ-45 网线接口和 VGA 视频输出端口,由于同时兼顾到这两个接口,因此飞天 U4 的机身厚度方面就必须做出一定的牺牲。当然,如果换做转接接口方式,相信这款神舟飞天U4超极本在机身厚度上还可以做的更薄。
· 疑问四:固态硬盘的速度到底有多快
能够体现超极本“超级”特点的地方除了轻薄便携的机身以外,性能方面的提升也很重要,处理器性能与固态硬盘都是打破笔记本产品性能瓶颈的关键,这其中多半成功都应当归功于固态硬盘。
起初看到神舟飞天 U45 的售价后,不少同事都认为该机为了控制成本,不太可能采纳较高造价的 SSD 硬盘作为存储方案。不过,浏览过配置表后还是令大家吃了一惊。该机搭载了一块 160GB 的英特尔 SSD 硬盘,容量方面已经达到主流超极本配置水平。单从硬盘配备这一点来看,神舟的确成功的触碰了价格底线。
也就是在 2011 年,固态硬盘开始逐渐崭露头角,其极速的读取文件速率和操作系统论秒计算的启动加载时间,都让大家看到了打破笔记本性能壁垒的曙光。不过,价格昂贵却成为其销量增长与市场普及的瓶颈,尽管价格已经有所下调,但要知道目前一块普通 120GB 也要 1000 元左右。虽说,超极本并没有严格规定必须配备固态硬盘,但 SSD 所具备的快速高效特点,毋庸置疑是超极本的最佳选择。

神舟飞天 U45 开机速度用时:18 秒
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际测试来验证一下神舟飞天 U45 固态硬盘的性能表现,由于评测时间的原因,我们将测试环节分两部分:首先,进行基准测试,使用 AS SSD Benchmark 检测工具查看这块硬盘的读取性能。其次,就是进行零碎大文件拷贝测试。
测试一:AS SSD Benchmark
AS SSD Benchmark 是一个专门为 SSD 测试而设计的软件。可以测试出固态硬盘的持续读写性能,包括4KB小文件的传输性能等等,成绩显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 MB/s 的形式,另一种是 IOPS 形式。

AS SSD Benchmark固态硬盘测试
在 AS SSD 测试中,我们看出英特尔 160GB 固态硬盘的读写速度达到读取 259.33 MB/秒 和写入 164.93MB/秒 的成绩,整体表现相当出色。
测试二:拷贝数据视频对比测试
FastCopy 是个小巧的文件/目录拷贝工具,其功能强大,性能优越,能充分挖掘文件系统和硬盘驱动器的能力,并且支持计数和计时。这里使用同一文件目录进行同盘拷贝测试,文件大小为 2.18GB,主要是来考察硬盘应付大容量多文件的拷贝能力。

同盘下拷贝 2.18 GB 文件用时 24.56 秒
在实际文件拷贝中,主要是测试磁盘内部的传输速率。通过测试截图可以看出,SSD 固态硬盘内部传输速率表现非常出色,尤其在应对大批量的零碎文件时传输速率更稳定,最终2.18 GB 的文件传输时间为 24.56 秒,传输速率达到了 89 MB/s,远远领先于传统机械硬盘,并且硬盘运行更为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