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fice365面临资质门槛 微软入云受阻

近日,搜狐IT从多个消息源获悉,微软Office 365入华的步伐正在加速,其入华采取的途径并不是传说中的“微软通过申请公有云资质然后兴建数据中心从而支持服务”,而是通过和中国的本土厂商合作实现借道入华。

作为微软全球最赚钱的产品之一,Office有可能会在中国市场面临尴尬。微软最新的产品是新版Office 365,这款产品集成了微软的社交功能、以及Skype,是一款基于云服务的革命性产品。但是,由于微软在华没有可用于商业用途的数据中心,这款云产品在入华问题上将面临难题。

高管表态:Office 365要来了

2011年6月28日,微软正式发布Office 365云计算办公软件套装,这一产品已经在全球40个市场正式推出,但中国大陆并不在上述市场之列。

Office 365被微软寄寓厚望但始终没有进入中国市场。此后,微软发布新版Office(即Office 2013),与之前发布传统办公软件产品不同,微软这次发布的新产品是一款集成了云功能的产品。

很多用户关心Office 365的入华进程。原因是Office 365的定价策略更加灵活,可按月支付。微软2011年推出的Office 365产品,包含了完整版的Office 2010,但售价却相对低廉,如每人每月6美元的付费方案,可获得Office Web Apps和Exchange电子邮件系统的使用权;每人每月18美元的方案,除获得上述使用权,还可完整使用网络版Office,包含Word和 Excel等程序。

2012年5月24日,微软亚太集团研发主席张亚勤接受了搜狐IT的专访。张亚勤博士透露,微软Office 365入华已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相信很快会和中国用户见面。

此外,据媒体披露,张亚勤在当天的媒体沟通会上表示,微软正在中国申请公有云资质,目前进展比较顺利,微软在中国建立云数据中心将很快有实质性进展。

但在整个采访过程中,张亚勤并没有透露,是微软自建数据中心,还是和中国合作伙伴共建数据中心。

Office 365入华难题:外企无数据中心运营资质

微软负责Office 365的新闻发言人丛明在接受搜狐IT电话连线时称,微软一直希望积极引进Office 365产品,但由于各种原因目前这一愿景没有实现,微软会积极谋求加快这方面的步伐。

上述发言人还称,虽然Office 365不能进入中国,但是中国用户可以通过购买软件或者序列号的方式,来获得office软件。对于Office 365难入华的原因,发言人称不方便透露。

一位熟知微软的内部人士称,Office 365迟迟不能入华,其根本原因在于微软在中国没有自己的数据中心来向客户提供服务,这意味着微软即使提供了Office 365服务,但不能保证这一服务给客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一个鲜明的例子,是微软的MSN曾多次遭遇信号不稳的情况。MSN是微软的即时通信工具,在欧美地区拥有数量庞大的用户群体,但它在中国被QQ打败。分析人士称,MSN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在中国没有数据中心来支持服务,导致服务器不能提供稳定的数据服务。

上述内部人士称,不管是什么公司的在线业务,均需要来自后端服务器的支持,Office 365是一款在线产品,而新版Office 365则进一步整合了Skype,以及商用社交软件Yammer.因此,对服务器和数据中心的依赖更加厉害。

谋借道入华 微软密会多家合作伙伴

微软在中国市场的投入非常庞大,建立了除美国本土以外最大的研发中心-微软亚太研发集团。2011年,微软CEO鲍尔默在参观微软亚太研发集团时称,该集团70%以上的人员从事和云计算有关的工作。

据搜狐IT了解,微软亚太研发集团参与了很多微软项目,比如Office.但是让人惋惜的是,微软亚太研发的部分科技成果,却因为某种原因不能入华。显然,微软也想打破这一僵局。

目前,微软不存在技术上的门槛,唯一欠缺的就是入华管道,作为一个外资企业,微软要在中国申请公有云资质困难很大,它迫切需要一个共同的合作伙伴,来为引入Office 365提供服务支持。

据搜狐IT独家获悉,微软目前谈判的合作内容,除了Office 365,还有Azure.Windows Azure属于微软云计算平台,目前这一项目也难以在中国落地。

目前,微软正在同国内一家互联网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谋求合作,来自微软的一位内部人士称,合作对象是一家中国规模较大的电信中立互联网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该公司可以为客户提供服务器及网络设备托管服务,并通过网络互联服务,帮助企业提升其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性能、可用性和安全性。

此外,知情人士还称,微软还在同蓝汛接触,双方合作的焦点,主要是围绕CDN领域。CDN的全称是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即内容分发网络。其基本思路是尽可能避开互联网上有可能影响数据传输速度和稳定性的瓶颈和环节,使内容传输的更快、更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