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帽的开源商业之道:从RHEL到OpenShift
这两年的主流IT技术圈,人人开口闭口谈云计算、大数据,年轻的开发者、运维和IT媒体们围着Eucalyptus、OpenStack、Hadoop、Ubuntu这些年轻的项目们翩翩起舞。
而就在2012年年初,低调的红帽发布2011年财报,宣布将开源业务做到了10亿美元以上的年收入,世界上第一个年收入超过10亿美元的开源企业就此诞生。
声明出来之后不久,ArsTechnica网站上刊出一篇文章评论此事,大致总结了几点:
1、红帽如今的成功,源于10年前Paul Cormier的一个决定:做企业级的RHEL,让原先的RHL由Fedora来延续。
2、2006年收购的JBoss成为其另一大增长点。根据去年外媒对Craig Muzilla的一篇专访,目前红帽中间件业务的增长速度是Linux业务的一倍。
3、当前的关键市场是虚拟化。在这个市场当中,VMware是老大,微软Hyper-V老二,思杰Xen第三,红帽和甲骨文在争夺第四把交椅。
4、红帽在历史上收购过闭源公司,但这些项目最终都开源了,比如:红帽在2010年收购的Makara,发展成为OpenShift项目,在2012年5月的Open Cloud Conference上开源
从企业级Linux到企业级中间件,再到企业级虚拟化、云计算,2012年对于红帽在前沿的转变是关键性的一年:
u 2012年2月,红帽宣布将RHEL 5和6的生命周期从7年延长到10年。
u 同月,红帽对Gluster的整合有了阶段性成果,发布了针对Amazon云平台的Virtual Storage Appliance。
u 2012年4月,红帽与IBM同时宣布加入OpenStack基金会。
u 2012年5月,Fedora 17发布,其中有一个重大的变化:包含了新版的OpenStack和JBoss。同月,红帽官网发布了一个页面,纪念RHEL项目启动10周年。
u 2012年6月初,红帽正式对外发布混合云管理平台CloudForms。这个IaaS级服务最初在2011年5月与OpenShift一起公布,在测试一年之后脱去了Beta版的标签。
u 同月月底,红帽在波士顿召开红帽峰会/JBoss World。
红帽峰会
可能由于跟Google I/O在同一周的关系,红帽峰会在泛IT领域引起的反响不大,而且大会上透露出来的信息也与会前各方面的猜测所差无几:
1、发布了红帽存储Red Hat Storage,一个在RHEL上运作的全软件存储服务,面向企业级的Gluster
2、发布了OpenShift的产品框架路线图:FreeShift和MegaShift
3、发布了RHEL 7的新特性和路线图
(峰会所有视频已经在YouTube上发布,地址在此)
就在会议期间,红帽低调的在会场外收购了开源中间件集成及信息产品厂商FuseSource,这对于JBoss与第三方服务的集成将起到进一步的促进作用。
无论是意料之中的大会内容,还是低调的收购,还是在新领域的小心尝试,都反映出一点:在经济萧条时期成长起来的红帽,是一个谨慎的玩家。但谨慎行事并不意味着红帽不关注前沿技术,事实上在创新这方面,红帽一直在按照自己的步调前进。
靠开源产品谋生的红帽,对于新技术的尝试也大多从外部的开源项目开始。比如之前我们在51CTO报道过《细数红帽的云计算布局》,里面提到了几个项目:
• KVM
• libvert
• overt
• Apache Deltacloud
• OpenStack
以OpenStack为例,红帽一开始会找一些开发人员进入项目了解产品、贡献代码、改进特性;之后,在合适的时机正式加入该项目的基金会;产品整合方面,先将产品集成在最新版的Fedora发行版当中,之后不断观察改进,接受反馈,再决定是否将其加入到RHEL当中。红帽对于大多数新技术的引进,都采取了这样一套步骤;这也正是RHEL能作为以稳定可靠而闻名的企业级Linux操作系统的根本原因。
这与第一时间加入各种新技术元素的Ubuntu完全是相反的类型。便捷的使用新技术令极客和技术爱好者们感到兴奋,但企业要求的只是稳定,不出错,不丢数据。在这一点上,红帽的理念和IBM、微软这些企业级IT服务提供商是一致的。
当微软都开始为逐渐衰退的Windows市场寻找下一个突破口的时候,红帽自然也不会将RHEL当做永久的铁饭碗。Azure在过去两年发展为微软的公司战略级服务,红帽在云计算产品线上的投入也必会越来越大。
当年IBM成功从卖硬件转型为卖服务,而这次业界的变化,是否能够为红帽带来更多的机会?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