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创新杯”BIM设计大赛启动辉煌之旅

时光飞逝,匆匆间,“创新杯”——建筑信息模型(BIM)设计大赛已经创造了两届的辉煌。余音未尽,新乐又起,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中设协)与全球二维和三维设计、工程及娱乐软件的领导者欧特克有限公司(“欧特克”或“Autodesk”)共同主办的第三届“创新杯”BIM设计大赛的盛会业已拉开帷幕。

BIM设计大赛的举办旨在提高中国勘察设计行业三维数字模型技术的应用水平,帮助各勘察设计企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提升工程质量和效率、降低造价和节约资源,推动技术创新、设计创优和人才队伍建设。

在中国工程建设行业里,BIM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其不仅改变了行业传统的工作模式,由二维逐步转向三维,而且给行业带来了技术和理念上的变革。大赛经过两年的推广和实践,在业内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作为行业内最具影响力的赛事,BIM设计大赛契合了国家的发展战略,为广大勘察设计企业及设计工作者提供了交流和展示的平台。今年各单位更加积极踊跃地报名参赛,以求在这样的大赛中,展现自身在BIM应用中的亮点与特色。广泛的参与印证了BIM设计大赛在行业内的影响力,这让我们更加有理由期待一个肩负着非凡使命的BIM设计大赛的盛况。

BIM的革命性——成就经典

过去的两届“创新杯”BIM设计大赛得到了广大勘察设计企业和设计人员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参选作品的数量和质量接连攀高,BIM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显著加强,参选作品体现了当时行业BIM应用的最高水平。

回顾涌现出的作品,上海中心大厦项目堪称BIM应用的经典之作,在其身上我们看到了BIM的发展历程和立体的、全方位的BIM技术的完美展现。更难能可贵的是,上海中心大厦还是可持续设计的典范应用,BIM技术这一手段使项目的设计者们能够对其可持续性进行良好的预判,在实施之前就预见到项目可持续性如何、是否真正绿色和节能。除此之外,诸如奥林匹克公园瞭望塔、黑瞎子岛植物园、龙岩金融商务中心、黑龙江五大连池火山博物馆、阿海水电站、曲阳金隅水泥厂、世博变电站等项目,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应用BIM技术。可见,无论是外形和结构都相对复杂的项目,还是基础设施或工业设施项目,其对BIM技术的需求都是显而易见的。而且随着BIM应用的广泛和深入,越来越多的中小型项目也在进行着成功的实践,我们真切地看到了,BIM平台正在更为广阔的范围内帮助设计师、工程师和业主们更好地设计、建造和管理不同项目。

随着BIM技术大踏步的继续前行,每一届的BIM设计大赛都会出现新的亮点,相信今年更不会例外。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欧特克在全球率先提出BIM这一革命性理念的第10年。在这10年间,BIM技术应用推广的速度令人惊叹,其在设计、建造和运营维护等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实现可持续性设计的重要价值,已经在全球大量的重要工程项目中得到了实践的证明,被誉为工程建设行业实现可持续设计的标杆。尤其是近几年,BIM 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工程建设行业的发展趋势,并更加切实地推进BIM在项目中的实施。由此,我们也将期待本届大赛中新亮点的产生,从而更加促进BIM技术的进步。

对于主办方来说,他们更希望通过举办“创新杯”BIM设计大赛在中国掀起行业性创新的高潮,推动越来越多的设计企业、施工企业和业主加大对BIM的投入和应用,为中国推行BIM提供有力的保障。2012年的BIM设计大赛必将收获更多更高质量的作品,其举办也将推动BIM应用走向更深、更广的领域,为中国三维数字模型技术的应用发展和提高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成就更多的经典作品。

BIM的新趋势——拓展创新

2012年3月5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快云计算的工作步伐。云计算技术越来越被重视,将BIM应用适时推向云端,更是明智之举。

其实,BIM在10年前还只是一个概念,这个三维的概念现在已经被几乎所有的建筑师所熟知,云计算也一样,5年前鲜有人对此有所了解,在那时,云计算只是一个愿景。从愿景到概念,到实践,到推广,任何一种新技术都需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如今水到渠成,云计算与三维的BIM技术进行了完美结合,并尽量在建筑项目上向全流程延伸,使实施者能够逐渐在实践当中采用BIM的方法论来规划项目和管理项目,真正与合作伙伴进行沟通,使其效益最大化。云和BIM两者结合的强大力量使工程建设项目团队成员进行有效联系、协作和沟通成为了现实。

可以说,如今的工程建设项目往往因散布各地的项目团队依赖低效的通信及协作服务而受到阻碍。一套强大而全面的云端内部部署工具,能够通过协作和数据管理让各个项目团队在几天之内投入工作。这是实现从设计直至施工的BIM工作流程的重要一步。

透过今年BIM设计大赛的奖项设置,我们也看到了新技术的身影。本次大赛继续按照民用建筑领域、工业工程领域、以及基础设施(交通、桥梁、市政、水利、地矿等)领域进行评选,而奖项设置则除了依旧包括“最佳BIM建筑设计奖”、“最佳BIM工程设计奖”、“最佳BIM 协同设计奖”、“最佳BIM 应用企业奖”及“最佳绿色分析应用奖”等,还新增了“最佳 BIM 拓展应用奖”,以奖励率先将 BIM与新技术手段相结合,并创造了实际生产实践价值的项目和企业。通过该奖项的设立,我们看到了 BIM发展的新方向和趋势。由此可见,随着新技术的发展,BIM也将不断发展,来满足日益更新的技术手段。

BIM的风向标——出台标准

凭借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出色表现,BIM已被明确写入建筑发展“十二五”规划,政府、行业协会以及各设计企业都非常支持与响应BIM在行业内的普及与应用。BIM在经过了多年的实践和推广之后,目前迫在眉睫的应该是BIM标准的制定。而标准如何制定,有怎样的依据,是否能够真正成为BIM发展的风向标……这已经是目前行业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如今,BIM标准的制定正在积极的进行中,我们期待其标准的出台为BIM的实践和推广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多年的实践证明,BIM技术将会极大的促进工程建设行业的发展,这里面有两个非常重要的价值体现:BIM技术可以实现建筑的精确建造;BIM技术可以实现生命周期的全程优化。

工程建设行业是一个巨大的产业,粗放经营、高排高耗以及生产率低下、资源浪费是非常严重的现象,严重地制约了整个行业的发展。行业要发展,一是要实现产业升级,二是要实现全面优化,三是要实行技术进步,四是要坚持可持续发展。从技术进步的角度来看,在过去几十年里引进了大量新的建造技术和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的应用,形成了一批标志性的建筑,应该说在某些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这并不能代表全行业的进步。从大量的实践中我们能够看到, 基于信息化的BIM技术将带动整个工程建设产业转变的技术飞跃。

BIM是建筑领域信息技术发展的基本方向;BIM是建筑行业长期普及和应用的过程;BIM将促使整个建筑行业发生彻底的转变。那么BIM要真正在行业里实施,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呢?那就是要建立BIM的标准体系。BIM的作用是使建筑项目的各方面信息从规划、设计、建造到物业管理、运营,再到资本重组整个过程中信息的无阻传递。这需要在建筑物几十年、上百年的使用周期中,有一个各个阶段信息集成、共享和协作的基准线,这就是BIM标准。建立标准是整个BIM实施过程中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只有从技术到实施架构,再到企业实施规则全面建立起来的时候,才是BIM真正普及的时候。

为了推动BIM在中国的实际应用,提升中国建筑行业的信息化技术水平,清华大学软件学院早在2009年3月就已经开始了中国BIM标准的研究。今年年初,清华大学顾明教授在清华大学与欧特克的战略合作会议上也曾表示,“目前,BIM的推广应用正处于关键时期,即从BIM的项目级应用过渡到BIM的企业级应用,它是最终走向行业级全面应用的关键步骤,在这个关键过程中,标准的建立是核心问题,特别是BIM的应用有着跨行业、多领域、全周期的特点,这使CBIMS的研究有着特殊的意义和相当的难度。而清华大学也将协同国内外的产、学、研各方之力,共同完成中国BIM标准的研究和制定,推动中国建筑行业信息技术进步,实现建筑行业的产业升级。”

据了解,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2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定修订计划的通知》的要求,国家标准《建筑工程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建筑工程信息模型存储标准》等已列入制定计划。同时,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立项的国家标准《建筑工程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编制组和中国BIM发展联盟授权的网络讨论区——“中国BIM标准千人参与计划之网络建言”已正式开启。随着各项工作的逐步推进,我们可以看到中国BIM标准制定已走向更深的一步。

纵观BIM设计大赛两年来取得的良好效果,也正说明了BIM技术将越来越标准,越来越规范,从宏观和战略的角度提出对BIM的理解和界定,将进一步提升BIM设计大赛参赛作品质量,为更多的企业提供标准的模板和榜样。

BIM设计大赛的帷幕已经拉开,BIM的盛会再度上演,让我们期待更多、更高标准的BIM作品亮相于盛会之上,为BIM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切实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