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国云计算大会今日在国家会议中心开幕。据介绍,本届大会在以往产业与技术研讨主题之外,还将通过云计算示范应用案例系列发布的形式,重点展现多年来中国云计算技术创新和应用示范成就,交流云计算应用实践的经验和方法,从而推动我国云计算在各行各业的发展。
在采访间,记者采访了中兴通讯副总裁吕阿斌先生,在采访期间他想我们介绍了中兴通讯在云计算方面的战略模式。
记者:我们都很想了解中兴在云计算这一块,比如说华为,都有研发方案,还有存储,有一些具体的方案出来,因为云计算这套产品线在企业里面,因为云计算有好几个层次,通过合作伙伴他层次铺设清楚,在PaaS和SaaS通过合作伙伴里实施,您能解释一下中兴通讯在云计算方面一些情况吗?
吕阿斌:中兴通讯在去年1月1日成立了独立的云计算,我被调任总经理,在今年我们又做了一个重新整合。业务软件,多媒体业务,云计算,还有政府企业。云计算,包括开放平台以及业务运用。我们在整个业务整合方面,主要做云计算产品线,我们把业务软件也放在里面。业务软件关联的是多媒体业务以及增值业务,我们是全球最大的IPP工厂。第一个考虑多端业务的提供,这个业务是由中心提供。第二个问题我们云计算技术要在其他众多领域中去应用,包括它的软件、调用等,要在增值业务软件里去用,要在多媒体业务里去用,要在增值业务里去用,实际上现在整个产品经营领域比较清楚,整个组织架构比较清晰。
在实现方面,我们一方面提供底层的各种基础设施,包括软件建设基础设施,另一方面我们也提供开放的平台,中兴开放平台在ITC这个领域至少是最大的一个,包括法国电信和欧美很多国家的开放平台都是由我们中兴公司提供的,这是我们的一个商业模式。无论是我们自己提供,还是合作伙提供,甚至还有另外一个经营创新的东西,研究经营的模式。无论是哪种情况,包括对行业专家的理解,如果对这个行业不理解,或者是术语都搞不清楚,你在这个业务上基本上是不行的。所以我们认为必须对这块有全面的了解这才行,才能实现可落地,才能够面向客户。
记者:你们的合作伙伴能够举几个例子吗?
吕阿斌:我们有很多个合作伙伴,有最底层技术的合作伙伴,整个管理模块,或者是BF等等,提供基本技术。还有一个合作伙伴主要在上海,给我们提供开发平台,基础架构,整个软件开发的管理手段。任何一个研发小企业在一个工业园里面不会有什么特别大的成就,如果是我的开发部,在整个研发流程管理下,系统控制下,研发的,测试的,工程的。有很多细节的方面,如你的应用系统,你的可操作性等等一系列的东西,同时还提供一个基本的开发平台,开发工具还有测试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把业务开发好。因为是共同平台,很多业务可以整合在一起。
第三类的合作是生产方面的,既内容合作。因为现在这个行业,尤其是涉及到互联网,甚至是企业社区的服务,内容的合作还是很重要的。个人娱乐也可以,办公也可以,就需要一些内容。可以通过内容合作产生更大的价值链,比如说游戏,家教等等,通过提供这个内容,产生更大的价值。例如,某个小游戏,没有人关注它,就没有发展的平台。
记者:第一个问题,中兴内部有没有在测试或者说上线一些跟内部相关的产品?比如说内部自己开发的社交的工具,包括管理的工具,包括共享在线的PPT这种工具。第二个问题就是说,云这块怎么能将终端,手机平台更好地结合,互相促进,中兴有没有特别明确的计划?我们能看到的应用或者是功能?
吕阿斌:去年上任的时候,当时面临两个问题,第一个就是什么是云计算,大家可能知道大型公司产品的开发,最主要就是开局,要通过实践把这个产品完善。这也是工业化产品和学院派产品的区别。刚上任的时候,我就面临一个大的问题,到哪儿开局,开局后客户也不一定认可,后来我发现了中兴自己的目标客户,我们全球有几万员工涉及到各种门类的内部企业经营模型,如果把这个模型可以做好的,其他模型就好说了。
我们发现第一个有企业数据安全的业务,以前做企业数据安全,比如手机,在开始工作时出现泄密,那就是灾难性的事故。我们就开始使用云桌面,在做云桌面过程中我们获得了很多经验,一个员工要申请云桌面,我们有不同门类的员工,资源该怎么分配?办公里面有办公的需求,研发有研发的需求,做电路板的有自己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很多实践的经验。例如一个流程怎么跟IT流程结合在一起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平常做安全就是靠安全软件,杀毒、监控,现在这种情况下,哪个杀毒软件或者哪个监控软件是不是在这种终端下。所以这都是关于安全方面的,安全数据方面的一个问题。另外一个云存储的应用,我们公司内部有大量人员的变动,进行的培训,一些多媒体教学。现在我们有上百种产品,涉及到的门类很多,大量的培训资料怎么存储?这时云存储就运用到这里面,快速地查询,海量地存储,云存储的教学系统,基于云存储软,还将其他资料集中在一起。
还有企业办公,企业办公原来有17、18个系统,每个系统按照8万人算,可能我们深圳楼层就要建立一个数据中心。接下来我们研发,敏捷开发,开发之后,马上研发集成措施。大公司开发和小公司开发是不一样的,我们要先做平台,然后分模块,最后集中在一起。甚至包括合作伙伴,这个集成测试里也有一个云,叫集成测试云。云计算还有一个技术框架,现在大家对云计算概念还是聚焦在IT设备当中,里面有非IT的硬件设备一样可以做云,我们可以把亦庄的模块调过来一些,让大家打电话了解,它是一个专业设备,所以我们会出白皮书,来指导其他的相关云要怎么用。
第二个说的是和终端的结合,不仅仅是手机。什么是手机,应用性很好,有一个显示器,有一个处理器,有一个终端模块。基于云和端我们做了很多工作,云是通过端展示的,基本上每一款高端的手机我都要使用,因为我们的业务基本上是通过终端展示出来的,最后呈现在用户面前也是通过这种形式。我们就是把云和端一直紧密结合在一起。大部分云的应用都有手机服务,我们会试配出来,云的业务是通过端展示的,一个要试配,要跟屏幕、显示、操作和这些东西试配起来。还有就是哪些云业务适合这个端,比如说进行企业办公、审批、察看信息,看电子邮件,开电话会议。
记者:我想请问一下中兴部门在云计算方面最终目标是什么样的?具体业务有哪些?
吕阿斌:我们专职有一个云计算的产品线,主要是云计算的基本技术方面,IT设备,软件的高度,虚拟桌面,ITC基本的东西。另外还有PaaS的产品线,上面的业务基本上是属于SaaS,有的是自用的,有的是共用的,不一样的。围绕着一个经营指标,一是市场对话,二是需求,三是规划,架构包括系统设备,测试、工程。
记者:我知道咱们去年成立一个云计算的中心,去天我们发布了操作系统,这一年以来,我们突破哪些云计算的方案呢?
吕阿斌:去年在5.17的时候发布了云计算操作系统,当时我觉得我们可以集成其他的方式,但是我们很多同业都是集成业界的先行者,仔细对比了软件应用整合,尤其是大型的,我们的工业化进程相比不到位,我觉得我们自己要做一套产品。主要包括资源调度,业务的试配等等,例如一家企业开局300个用户,一个一个去做,如果一万个用户就得做一年。包括中兴在内,软件水平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差,包括最近发布了云计算中心,主要是解决企业安全问题。内部的IT集成,IT应用,ITC优化调整,敏捷开发,集成测试,基本上在这个架构上面,还扩大了两个,一个是云计算体验。
记者:我们内部运营商和企业怎么来平衡的?
吕阿斌:我们在这块也没有平衡或冲突,只有冲突才会有平衡。我们的云计算技术,包括刚才提到的,有很多政企客户在大量运用。运营商也有政企大客户,也在操作。我们有时候会有合作的方式,毕竟运营商有它的优势,一个是管线,一个有手机终端,一个有很强的维护能力。同时运营商还有资金优势,大家应该取长补短。从研发角度来说,技术和应用是分开的。应用是根据需求来的,一般不会有大的冲突。
记者:中兴产品在安全有什么应用呢?中兴在这方面有没有什么经验?
吕阿斌:安全是比较重要的事情,它是一个基本要素,产品不安全肯定不能被选中的,但是安全本身又是需要想对比的。例如:你的钱放在银行里,你也不认为它就是安全的。我觉得安全就是信誉,不管是品牌的信誉,还是基金的保障,都要有一个信誉。对中兴来说,信誉就是持续不断地投入,获得各行各业的经验。第二个是技术手段,我们也有安全的,专门的团队去做这个事情。对备份考虑,对病毒清洗,还有其他安全的手段。第三个安全和应用是矛盾的,我们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找到一个更恰当的结合点,你要绝对安全,那么应用绝对极差。相当于你进门脱光了,要仔细检查一遍,肯定是速度特慢。保障也需要很高的学问,需要很好的安全方案。定期的清洗,升级,安全加护,包括防火墙,这些东西是最基本的,还有业务数据,业务流程这方面的保障,另外还有备份,比如说前台断了,后来可以恢复等。
记者:云计算去年盈收是多少?
吕阿斌:去年可能大概一个亿。
记者:那是怎么划分的?
吕阿斌:营收主要是两块,一块是基础设施营收,还有一个是PaaS和SaaS的营收。我是属于高管,有一些数据不能说,这个是属于技术问题,还有一些是属于非技术问题。
记者:云技术会不会带来相关产品价值在上涨?中兴对云布局座落在全球各个地区,每个地区合作是怎么样的?
吕阿斌:第一个问题就是关于云计算,我们和媒体也有很多合作,有很多图书,包括新华社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传统传媒,我们都有针对性的方案进行合作。比如数字化,现在什么情况呢?你发个微博,或者是拍一段录像,就可以上传。媒咨数字化和终端传播,是老百姓经常会提到的,我们把国际图书馆的很多资料数字化,可以解决新一代华人学中文的问题。当然这里面也有云的技术应用,为什么呢?因为你的流量大了以后,这个传动性必须架构在云上面,现在有专用的媒咨去传播。另外一个就是收入、编码、转码、频道码等一系列的问题。然后这些东西建好以后,很多终端客户可以通过这个东西,在社区建设一个客户端,你可以随地使用,包括健康、医疗等一系列的问题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让大家去享受这个东西。全球性的经营思考的确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不同的地方选择的不一样,比如说美国,我们考虑更多的是在技术方面的一些合作,尤其是我们有丰富的经验,甚至有一些地方是美国要借鉴的地方。它可能没有这么多的用户玩过。欧洲创业还是弱一些,因为刚才提了一些应用,包括运营商的运营用在通讯领域。在亚太基本上是和中国运营方式是类似的,在非洲我们擅长用一些知识的传播,为下一步做准备,最主要的在这些应用把通讯领域成熟一下,因为欠发达国家有一个特点就是,一个国家就有几百万人,每一个业务的用户群只有百万左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