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负载均衡技术为用户提供了一种性价比不错的方法,通过扩展网络设备和服务器的带宽及吞吐量,进而提升网络数据处理的稳定性;而另一方面为了应对用户日趋复杂的访问需求,负载均衡领域的革新一直在持续。市场上不断涌现出一系列的技术和功能,用以改善通过网络交付业务应用的效率。创新点也从专注于基础设施效率的单纯网络技术,转移到了业务应用的性能优化和安全方面,而负载均衡也开始从一个单纯的网络产品发展到应用交付这样一个触及网络、服务器、业务应用乃至安全方面的全方位概念。
应用交付设备(Application Delivery Controller)与常规的负载均衡产品相比,在强调稳定性的基础上,更多地着眼于智能与优化方面的功能特性,以帮助用户应对来自于复杂应用环境中部署并交付服务的挑战,诸如业务持久性、终端用户访问体验、数据中心可用性等多种应用场景。虽然应用交付产品能提供如此丰富的选择,以改善用户的业务应用性能与安全性,但是国内用户在实际使用中还是以传统负载均衡的方面居多。然而,在中国乃至整个亚洲市场,线上业务和电子商务等方面都逐渐涌现出更复杂的应用交付需求,这对发布业务应用的服务商而言也意味着将面临更多的挑战。
尤其是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在宽带普及率和线路质量等方面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针对于用户访问体验还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换言之,应用交付层面的种种性能优化特性,在这种环境中会愈加地凸显出来,而用户访问体验的改善将等同于自身业务竞争力的一种提升。因此,有意于采购和部署ADC设备的用户就需要着眼于整个业务交付系统的高可靠性、高可用性、高服务性(RAS:Reliability, Availability, Serviceability)这三个方面。
高可靠性:在以往,越来越多组织出于稳定性方面的考虑,选择了部署负载均衡产品以保障关键业务系统的持续、稳定的运行。然而这种机制只是实现了服务器集群之间的冗余,对于负载均衡设备自身以及承载业务系统服务器的数据中心而言,缺乏冗余性方面的考虑。尤其是单数据中心有着致命的硬伤——数据过于集中,一旦遇到不可抗逆因素,如地震、火灾、限电等就很容易引发业务系统的访问中断,甚至造成关键数据的丢失。
基于这样的背景,ADC设备不仅能够实现服务器间冗余机制,还要能够实现基于设备自身的以及多数据中心站点之间的冗余机制,以形成应用系统稳定性保障的三重层次冗余。设备自身冗余机制,通过以主备的冗余方式接入网络,主设备出现故障时,备份设备以毫秒级切换为运行主机,继续提供负载均衡调度服务。而多站点之间的冗余机制,通过在不同数据中心都部署ADC设备,利用全局负载均衡的功能来实现多个站点之间的冗余。即便某站点发生故障造成该站点内的服务器和负载均衡设备都不可用,备用站点将经由冗余机制自动提供服务,保障用户访问的持续性。如此一来,无论哪种应用承载体出现故障,通过ADC设备的冗余机制切换都将保障应用系统的可靠性。
高可用性:专业的ADC设备,不仅能够为用户的应用发布提供多数据中心、多链路以及服务器集群之间全方位的负载均衡解方案,往往还搭载了性能优化和智能管理等方面的多重技术。一方面用以扩展应用系统的整体处理能力,进一步提高其稳定性,另一方面可以改善用户的访问体验,并且降低组织的IT投资成本。
由于业务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对各个组织机构而言都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硬件投资成本与性能回报是每个IT部门需要权衡的问题。有别于传统的负载均衡设备,ADC设备除了能实现服务器负载均衡机制,提高服务器资源的利用率之外,通常还能支持TCP连接复用、缓存、压缩、SSL卸载等众多性能优化技术。通过减少服务器的硬件资源消耗,缩短服务器响应时间,在节省了硬件投资成本的同时,有效地保障了用户访问的速度和稳定性。
随着业务系统发布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对IT管理维护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管理者为保证各条链路的利用率,需要指定专门的出站链路用于特定目的域名的业务访问,或者在不同的时间段采用不同的负载均衡策略。这都需要管理者对各种负载算法和策略的配置了如指掌,才能实现对于链路利用达到所期望的效果。此外,传统的流量控制设备可以基于应用实现对网络带宽的保护,常规的负载均衡设备也能够实现多链路的就近性智能选路,但是两者都不能实现根据链路的带宽负载情况为用户选择最佳的访问链路。
为应对日趋复杂的用户访问需求,一部分高端ADC设备提供了诸如智能路由配置、链路繁忙控制等相关技术,能实现基于链路的负荷情况、时间段、用户群体、访问对象等因素来管理链路的分配机制,以帮助用户进一步优化链路资源的使用率。
高服务性:利用负载均衡机制的用户,往往对自身业务系统的稳定性有着极高的要求,甚至需要对网络中发生的各种状况时刻关注,以便能及时排除故障隐患,从而避免发生业务停滞带来的巨大损失。业内的ADC设备通常能支持服务器平滑退出和温暖上线的技术,当需要进行系统维护或者服务器升级时,能够保证服务器退出时不会造成用户的访问中断;而需要将新购置或维护后的服务器添加到服务器组时,又能够避免新服务器由于激增的流量冲击导致系统故障,从两个方面保证了整个业务系统在维护和升级时都能提供不间断的服务。
部分先进的ADC设备更提供有主动告警功能,可以基于管理者预先设定的关注信息,一旦网络或者业务出现故障的时候,实时地以短信或者邮件告警的形式通知相关人员进行维护,实现对业务系统24×7的监控。
总体而言,应用交付技术发展至今已经十分成熟,各厂商的ADC产品之间基本上大同小异,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力图能诠释出更为广泛的应用价值。因此,用户在选择ADC设备时,除了考虑产品性价比、厂商服务能力的因素以外,还可以着眼于产品功能性是否能体现出厂商对于不同地域、不同用户群市场需求的独特理解。例如,特定ADC产品集成有数据统计和商业分析方面的功能,专注于对用户群体和业务应用的各种特征进行分析,进而为用户的商业决策提供参考;抑或者有些厂商的ADC产品针对访问客户端自身网络质量较差的情况,可以为应用服务的发布方提供基于单边加速技术的解决方案,用以改善用户的访问体验。
基于当前服务器集中化和Web应用部署的趋势,越来越多企事业单位的业务应用模式在逐渐向互联网方面迁移,由此也带动了ADC产品在国内市场上有着愈加广泛的需求;相信用户们通过综合以上信息,能够选择出合适的ADC设备,并且让自身的业务系统获得最佳的投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