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让传统应用“涅槃重生”

云计算逐渐发展成熟,各大企业也开始对云的信心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主要应用随之转移到云环境中。这使得云供应商看到了机遇,开始琢磨如何重新构筑传统的应用程序。

虽然服务商认同大多数应用都可以重新“改造”并且融入云环境,但是重新编程谈何容易,成本和复杂程度令人望而却步,甚至可能血本无归。这就引申出一个问题,传统应用向云应用改造到底值不值?衡量的标准是这项工程最终能不能产生经济效益,投入的人类智慧和财富能不能转换成生产力。

机遇还是陷阱

在云计算发展的初期,企业对云只是浮光掠影,主要是进行一些应用测试与开发。而在过去几年,企业对云技术信心猛增。现如今,客户们纷纷下水使用。事实证明,云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开源节流。云环境中快捷灵便的企业应用程序可以缩短传统企业的反应周期,从而润滑企业的运营,创造经济效益。

上行下效,云服务供应商同时发现了潜在的巨大前景。然而,将非云结构改造并完美融入云环境又顿成迷雾,朦胧了活跃的市场。前两年,转变尤其剧烈。企业想要持续提高效率的愿望到达瓶颈期。也就是说人的因素已经发挥的淋漓尽致,想要获得质的飞跃,企业只能依靠系统的神奇。企业可以重新编写应用程序,来实现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流程。

应用重生的目标之一是生成新的弹力。在设计云应用的时候,需要重新考虑应用的需求及其对基础设施的要求。这样就应运而生“弹力”的概念,它是设计的巨大变革,可使应用高效运行在低投入的基础设施中。而有些应用,服务商只需微调整就可使应用重生,如更改 计算机硬编码名称,允许云连接。业界专家也多次谈道:“复杂的应用不好修改,供应商也好,客户也好,都要考虑成本,所需要花费的时间和设计的复杂程度。供应商和客户就以上问题沟通通常需要花费3周时间。”

三要素决定能否实现“云改造”

能否将应用移植入云环境,应用是否具备潜能经过重新可以符合云应用结构?这些都是云服务商需要探讨的。

企业传统应用能否适应云环境需要具备三要素:应用输入输出硬盘,软件认证和应用分级或应用模块。只要硬盘输入输出和软件认证没有问题,很多操作都可在云环境中实现。较之传统模块式应用,适用于任何系统的应用,或可自动在各大系统中升级的应用更难以实现云转换。当然,有些应用只能束手就擒,远离云世界。

有专家建议:“在转移数据库的时候,最好建立一个真实的数据库平台,来安装不同的应用。这比虚拟化所有数据库,在云里创建更加经济实用。复杂的应用已经与现有系统结合,或者说不擅长在虚拟化环境中运行的应用不宜转入云环境,这种转换需要大量工作。我们先要研究看看应用有多复杂,以及它的连接方式。假设有一个完全不会虚拟的应用,要想转换它,就要植入自动化科技使其能直接与服务器对话。这与现行的云产品相差不大。将其自动化是小事,所花费的经历确是不可估量的。”

尽管很多应用不适应云改造,但是有一些却非常值得一试。一旦重新设计,企业完全有可能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因为成本降低了,产能提高了。适应了云环境的应用会获得让顾客瞠目结舌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