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云计算变成一种“时髦”,或者人云亦云的时候,企业如何清晰地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建云平台,以及如何建设云平台,已经变得迫在眉睫。前不久,IDC中国在对国内150多家正在或者已经实施云计算的企业进行深入调研后,发布了中国云计算市场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了中国云计算市场的发展趋势、中国企业在应对云计算方面的误区以及IDC对企业云计算平台的建议。
6月13日,IBM在北京举行的“IBM Power Cloud 新一代企业级基础架构云研讨会”上,针对IDC的报告以及结合自身在企业云计算方面的实践,提出了企业级云计算平台建设三步骤,即首先架构企业级虚拟化平台,其次是实现系统资源池管理,三是构建云服务管理平台。IBM系统与科技部大中华区Power Systems总经理韩忠恒表示,企业只有完成了这三步,才能意味着真正进入了云计算环境。云计算的实施不是简单的软硬件集成项目,而是一种企业IT战略的改变。如何制定云策略、云规划,选择合适的基础架构云平台对用户来说至关重要。
企业云计算需要突破六大误区
IDC的研究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用户为建设云计算基础架构的投资已经达到2.86亿美元,同比增长42%。IDC预计,中国云计算基础架构市场还将保持高速发展,到2016年其规模将超过10亿美元。IDC在调研中发现,大量中国用户在云计算基础架构建设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没有明确的建设思路和指导方针,盲目跟随市场潮流,结果往往陷入技术的误区,导致项目的建设没有达到最初的预期。
IDC中国助理副总裁武连峰表示,通过调研发现企业在云计算建设方面存在六大误区,即重概念,轻本质;重实施,轻规划;重x86,轻其它;重硬件,轻软件;重虚拟,轻管理;重创新,轻移植。
为此,武连峰建议,企业用户需要把云计算提升到企业战略的层面上进行统筹规划,应着重考虑相关的一系列配套措施,包括业务和组织架构、云计算中心的管理模式等,并将未来的运营纳入到整体规划中。在云平台选择方面,企业用户需要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工作负载和行业特征选择系统架构,选择具有充分扩展性和高效能的硬件平台,从技术和业务两个方面保证云计算平台与现有平台的连续性。
IDC在此基础上还给出了中国云计算基础架构实施路线图,IDC将云计算平台建设分成了五个阶段:规划阶段、实施阶段、准备阶段、应用和管理阶段、深化阶段。
武连峰表示,在云计算规划阶段,首先要明确目的,把云计算和IT资源优化、改善企业业务流程等结合起来;其次要确保最高管理层的参与,云计算实施过程中才会得心应手。紧接着企业要选择适合业务和应用的架构。IDC认为没有一个架构一定是最好的,只有适合企业业务的架构才是最好的。
IDC在被告中还强调一定要建立企业级的虚拟化资源池,包括计算能力的虚拟化、存储能力的虚拟化和传输能力的虚拟化。虚拟化完后一定要通过管理自动化和资源自动化,最终实现资源的整体调度,包括资源池的实时监控、生命周期管理、映像管理、快速部署、动态迁移等。武连峰强调,云计算的核心还是应用,必须重视传统应用往云计算上移植,同时提供二次开发的API作为云计算的基础架构。
IBM Power云花开行业
IBM系统与科技部中国区行业及重点客户技术支持总经理梁建球结合近年来IBM的云实践,阐述了云计算和传统的外包服务的不同。他指出,两者主要有三个区别:一是资源是否最大限度地共享。传统外包模式下每个客户使用的环境都独立,没有共享。而在云环境里多个客户是共享同一个资源;二是看是否高度的自动化,能够把部署时间减到最短。传统的外包没有改变IT使用,需要从头建设。云计算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快速地建立IT资源,并在几分钟内完成部署;三是看是否随需付费。公有云的本质是IT外包,它的特点是最大限度的资源共享、最高的自动化,并按实际使用付费。
在建设云计算基础架构的各类用户中,相对于需要从零开始购买硬软件、开发全新应用的分布式公有云而言,企业私有云的部署模式是通过对原有IT设施的云化管理,平滑地将现有应用迁移到云平台。公共云服务提供商更关注如何通过云计算形成新的可持续盈利的业务模式,支撑和促进业务发展;私有云用户则更关注如何通过云计算提高IT系统使用效率,优化IT架构,实现IT部门的服务模式转型,使其从企业的成本中心转化为业务支撑中心。
梁建球介绍,贵州移动采用Power系列服务器构建云平台,打造了创新的服务模式。该平台实现了按需分配的IT资源使用模式,有效解决了客户的信息化需求,同时缩短了业务建设周期、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使得贵州移动的业务拓展更加灵活高效。经过一年多的系统运行,贵州移动的云平台项目充分发挥了云计算资源复用的优势,为其带来了切实的经济效益。
对于大型企业的云计算平台,其对整体架构和硬件平台的选择是和企业自身情况以及平台上运行的工作负载息息相关的,系统设计中应考虑一致性和兼容性。在互联网行业中,很多用户是采用基于分布式架构的云计算平台,这是由于互联网行业普遍具有自身技术实力雄厚、IT资产生命周期短、核心业务对实时性要求不高等特点。用户应考虑自身的行业特征来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云计算架构。
国家统计局采用Power基础架构打造“统计云”。通过POWER小型机的虚拟化技术实现了整个数据库的资源灵活调用,技术人员日常的管理运维更为简单,资源分配非常灵活,真正能够实现资源在一个池子内灵活调配,从而满足不同业务的需要。
IBM Power Cloud三步走策略
IBM推出的Power Cloud新一代企业级基础云平台(IaaS),凭借其领先的技术优势,无论构建公有云还是私有云,都能提供卓越的服务能力。它可以快速供给IT资源、实现动态服务管理和快速部署,并具有灵活扩展、安全可靠的特性,能够快速响应客户的业务需求变更、推动业务创新。同时,IBM还将Power在云计算基础架构中具有业界领先的技术、丰富的案例及强大的支撑体系,通过PowerCare展示给用户,帮助用户应用系统轻松构建于Power云平台,帮助企业轻松实现业务转型和“智慧的增长”。
2010年,上海电信和IBM合作,建立了金融云专区,并基于Power Cloud架构来实现。该云平台帮助上海电信五年的运营成本节省了60%以上。而更重要的是,该平台的应用大大缩短了平台部署的周期,从原本的购买、搭建、测试整个过程的几个月时间,缩短到了几天,甚至是完成所有的应用部署或是调试,也只需要以周为单位来计算时间。
在此次研讨会上,IBM系统与科技部大中华区Power Systems总经理韩忠恒重点介绍了企业级云计算平台建设的三个阶段和IBM Power Cloud具有针对性的卓越解决方案。
第一阶段,架构企业级虚拟化平台,这是云计算的基础。目前,IBM PowerVM基于IBM POWER处理器提供行业领先的虚拟化技术,为企业级云平台提供企业级的虚拟化支撑,具有强大的性能扩展、安全可靠、调配灵活和绿色节能等优势。
第二阶段,实现系统资源池管理,这是云计算资源管理的最佳途径。系统资源池是一组作为单一实体进行管理的虚拟系统组件(服务器、存储器和网络),通过VMControl使系统资源池的管理像管理单个系统一样简单,是实现云计算和动态基础架构的关键功能。
第三阶段,成就云服务管理平台,这是跨进云计算的最后门槛。IBM基础架构云快速部署解决方案套件—Starter Kit for Cloud(SKC)可以帮助用户以简洁、快速的步骤构建Power Cloud云服务管理,通过项目管理、计费、流程管理等功能构建IT消费的新模式,在系统资源池的基础上跨越云计算的最后门槛,实现用户服务模式升级,快速响应业务需求,推动业务创新。
韩忠恒表示,Power Systems拥有长期稳定的发展路线图,凭借每年60亿美元的研发投入,不仅可以为合作伙伴提供完美的应用平台。而且Power始终坚定地履行对用户和合作伙伴的承诺,致力于打造健康的Power生态系统,为企业用户的云实践提供全方位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