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突破与创新 BIM擎领未来之路

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中设协)与全球二维和三维设计、工程及娱乐软件的领导者欧特克有限公司(“欧特克”或“Autodesk”)共同主办的第三届“创新杯”——建筑信息模型(BIM)设计大赛于近期在北京举行了盛大的颁奖典礼,正式揭晓了各类奖项并颁发证书。空前的盛况让人记忆犹新,频现的亮点更使人不住感叹,BIM在一次又一次的突破中实现了自身的价值。从试验进入实施,从精英走向大众,随着多领域BIM应用项目的不断涌现,每一个进步每一成果都见证了BIM的实力。这样的盛会才能更加清晰地为大家展示出全生命周期中BIM生命力之所在,这样的盛典才更直观地凸显出中国工程建设行业应用BIM的领先水平。

诠释BIM创新理念

今年是“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第二年,是住建部制定的建筑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BIM协同工作等技术应用的第二年,也是欧特克自2002年首次提出BIM方法和理念的第十个年头。

十年前,当BIM这个理念刚被提出的时候,就引起了业界的极大关注。十年的风雨历程,十年的长足进步,对于工程建设行业来说,BIM让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随着建设需求的不断增加,建筑项目的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进而给设计和施工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当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面对着这一切的变化我们将如何应对?“随着BIM的出现,我们能够应对这些挑战,抓住新的机遇,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实效来交付项目。与此同时,云计算技术和移动技术的出现也使得我们能够随时随地体验BIM所带来的价值,并已经逐渐延伸至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当中,这在全世界数千个项目当中得到了证实。” 欧特克公司全球高级副总裁、亚太及新兴市场总裁魏柏德如是说。

可见,BIM不仅是一个概念,更是一个最佳实践,是推动行业变革的催化剂,是实现整个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随着BIM在中国的逐步发展,近年来更是引领建筑数字技术走向更高层次,BIM的全面应用大大提高了建筑企业的生产效率,提升了工程建设的集成化程度。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秘书长王子牛表示,“作为行业协会组织,我们将继续推动BIM在工程建设领域更深、更广的应用。我们希望行业协会与研究机构、BIM软件厂商和企业用户协同努力,共同促进行业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在这里,BIM设计大赛经过三届的践行,正完美诠释BIM这一理念在中国工程建设领域的强大生命力和创新能力。与前两届大赛相比,今年参赛项目的BIM应用更为广泛,不仅在设计阶段,而且延展到施工、运营等阶段,还体现在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的设计和管理中。非常可喜的是,BIM应用也不再局限于少数大型设计院的大型项目,而是广泛普及到各设计单位的不同规模和类型的项目中。

关于奖项的设置,绝不是为了技术而技术,作为行业领导者,欧特克希望BIM技术在这其中能够发挥出自身的效益和价值,同时尽可能打破原有的限制和界限,进行大规模的创新,这才是能够长久生存的技术。在中国的建筑语境当中,更希望设计师或者设计企业通过运用BIM技术,在项目实际建设之前就可以做出优化的判断,以此来决定这个项目在建设之后是不是真的节能环保,且具有可持续性。所以,本届大赛新增设了“最佳BIM拓展应用奖”,正是要鼓励各设计单位利用将BIM与云计算、点云、虚拟现实、逆向工程、激光测绘、物业运维、模拟仿真等新技术相结合的手段,从而使BIM应用更广泛、更便捷、更高效。

创新是BIM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如果BIM仅停留在建模阶段,没有新技术的应用拓展,那与原来的画图是没有区别的,只有在各个领域,各个专业彰显BIM最大的价值,让BIM与新技术结合起来,发挥其最大的效应,才能让BIM真正在项目全生命周期中应用起来。

BIM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所特有的作用和价值,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是推动变革的催化剂。为顺应行业发展趋势,欧特克还于今年6月适时推出了Autodesk BIM 360,将BIM流程引入云端,结合今年早期推出的建筑设计套件(Autodesk Building Design Suite),帮助用户在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中对BIM的应用不断深化,并随时随地访问分享BIM项目信息,这使得BIM的应用范围将更加广泛和深入。

对此,欧特克公司全球高级副总裁、亚太及新兴市场总裁魏柏德也表示,“BIM不仅仅引领了从2D到3D技术的发展,同样也给整个行业带来了技术和概念上的变革。在中国,BIM实际上已经在工程建设行业被纳入‘ 十二五’规划中,并在第十一届人大五次全会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有所涉及。温家宝总理也谈到有必要加快云计算的研发。在未来,作为全球二维和三维设计、工程及娱乐软件的领导者,欧特克也将会继续与行业协会和合作伙伴共同合作,推广BIM在中国建筑工程和施工行业的应用,并且将尽最大的努力提供最好的产品、服务和交流的平台给中国的客户,以实现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营造BIM完美维度

现如今,很多利用BIM实施的项目完美问世,其综合应用水平都比较高,技术理念更加清晰,实施手段更富有成效,涉及领域更为广泛,在民用建筑、基础设施、工业工程方面都有更加突出的表现。一些项目也已经实现了设计方、施工方和项目业主对BIM的协同运作,使其价值体现更加充分,结合了BIM技术和系列绿色分析软件的项目更有深度,在可持续性设计方面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还有一些项目应用了三维激光测绘、点云等新技术,反映出先进的设计理念和高科技应用的特色。比较乐观的是,部分项目并没有都集中在少数大型的设计院和大型的项目当中,这正表明新技术已经更广泛更多地被中小型设计单位和设计企业所接受。

BIM设计大赛自2010年首次开办以来,得到了众多单位和设计人员的广泛参与和一致赞赏,业已成为行业内最具影响力的赛事盛会之一。本届大赛更是自启动以来,便得到了行业内各设计单位及设计人员的积极参与,组委会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区域的94个设计单位的265个项目报名,其中,有效参赛作品近200个。经过评委会的初评和终审,珠海歌剧院、思南路旧房改造、中国移动国际信息港二期A标段(研发创新中心)等一批项目脱颖而出。在参选作品的数量和质量再攀新高的基础之上,我们看到了BIM应用的跨越式发展。

不再是超大型商业项目独领风骚,民用项目的精致与深广,也让人眼前一亮。中国移动国际信息港二期A标段(研发创新中心)项目,作为大型的民用建筑,如何实现全专业、全过程的BIM应用?如何在全专业协同设计的基础之上完成BIM的拓展应用?其项目经理、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第五建筑设计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建筑师于洁对此深有体会,“在中国移动国际信息港二期工程项目中,项目团队应对业主BIM设计要求,建议推行‘全专业全过程BIM设计’,并将施工进度与运营维护写入施工招标合同,设计团队着眼于BIM工程设计、协同设计以及BIM技术的研究拓展,以关注质量(精细化设计、标准化设计)和提高效率为中心,获得BIM设计方法在民用建筑全专业全过程应用的成功经验,优化并局部修改了传统的设计流程,同时赢得业主与社会各界的认可。”通过中国移动国际信息港项目可以看出,BIM帮助企业及设计人员在完成绿色仿真模拟计算、采光的分析、能耗的系统分析,以及CFD的舒适度分析等方面都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云技术的运用更是改变了设计人员的工作方式,在云上完成云渲染的功能,使其渲染时间从单张图的三个小时降到半个小时,对于全景渲染也从耗时一天降到半个小时左右,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而由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工程建设咨询有限公司主持设计的思南路旧房改造项目更是一个亮点项目。近几年,古建保护与古建设计改造在业内备受关注,但由于一直没有好的方法和途径对古建的现状进行真实完整的现场数据采集,而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保护与设计。然而,该项目将BIM多维技术运用在历史保护建筑群中,使古建保护能够确实做到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开创了BIM应用的新领域和新维度,也为其他古建设计公司提供了依据,总结了经验。

“BIM技术在设计工作中的意义如同二十多年前CAD技术带来的冲击一样,给设计行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BIM之所以如此诱惑,主要由于它是利用数字建模的方式,把建筑信息参数化、数字化后形成了可视化模型,并以此为平台,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施工企业、物业维护等可以在建筑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中参与互动及信息共享。”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戴一鸣正是经过多年的BIM实践感受到了BIM带来的切实好处。

彰显BIM魅力应用

从全球化发展的视角来看,BIM已经成为发展主流,尤其是在中国,BIM的推广与发展速度是极其迅猛的。目前,在工程建设领域,BIM已经耳熟能详。随着BIM在中国的应用逐渐深入与广泛,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在这一进程中,每一个在BIM设计大赛中胜出的卓越成果都印证了BIM的强大生命力。

BIM是涉及全世界范围内的一个概念,但不要仅把BIM当成是一种技术,它更多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协作系统,能够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过程中来,通过充分利用BIM做出最好的决策。另外,最为重要的是,BIM能够降低工作成本,增加工作准确度,提高工作的效率,改善整体环境。

正如欧特克公司建筑行业战略及行业关系经理Robert E. Middlebrooks在大赛颁奖盛典的演讲中所指出的那样,“我认为,当我们谈到BIM的时候,它对于我们而言是共通的,虽然我们说的母语不一样,但在工程、建筑和施工领域BIM就是全世界的共通语言。”

中国地区BIM应用和覆盖率的趋势一直在上升,并且这一趋势不会停止,会逐步取代原有落后的技术,并彻底改变我们之间的协作方式,形成大协同的系统。其实,当我们谈到协作的时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更多的则是给整个行业所带来的变化。

协作确实是由BIM引发的全球性概念,在我们不断扫描,建立起模型,通过传感器了解各种各样信息的时候,我们会逐渐意识到BIM不仅是涉及建筑本身信息协作的工具,实际上它的范围能够扩展得更大一些,能够延伸至一个社区、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甚至整个世界。我们不应该把其局限在建筑领域,而应该着眼于城市这个层面,关于城市的本身,包括基础设施、建筑、交通等等,所有的都可以用BIM来进行处理。

在世界其他地方,很少有一个国家能像中国这样拥有规模宏大、数量众多的项目。实际上,对于整个BIM概念的应用,中国现在做的有些项目在全球范围内的确是规模最大的,未来我们需要把应用从项目规模拓展到城市,为人们想象、设计和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