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中国“龙”以惊人的速度成为跨国公司的生产基地,而被称为“象”的印度也以类似的速度占领了全球的服务行业,但现在印度政府正雄心勃勃要打造全球制造业中心。本报记者随中国经营报社联合环球市场集团暨GMC优质制造商联盟组织的“全球行”记者团在印度发现,中国制造需要重新思考印度市场的价值。
基伍手机印度市场负责人周佳慧对印度的深刻感受是“多面性”“矛盾体”,而印度政府的政策也是“无法预测”。也正因此,中国制造在印度市场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而在印度民众日常生活中几乎已离不开中国制造的同时,印度政府对中国制造抱着异常复杂的心态。“我们不需要中国制造的终端产品。”孟买行业工商总会局长阿迪得拉·森直白的回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印度官方的态度。因此,中国制造在印度市场除了自身的渠道、品牌、售后等市场拓展问题外,还面临来自印度政府的诸多有形无形的阻力。
无处不在的中国货
说起中国制造,印度著名经济学家、印度尼赫鲁大学经济研究中心的贾亚蒂·戈什教授惊叹道:“中国制造的产品无处不在,就连印度人拜神用的东西都来自中国!”
从去年开始,印度一年一度最隆重的节日“排灯结”(Diwali)供奉的神像,出现了“中国制造”。而印度传统节日里用到的彩灯、彩花以及一些礼品也都是中国制造品。
在德里有名的月光集市(Chandni Chowk),街道两边的小店铺里挂满了各种装饰花、箱包、鞋帽等,而这些绝大部分是从中国批量采购过来的,价格相当便宜。
尤其是中国的电子类产品在印度市场非常多,包括手机、电视、DVD等。有种说法是,深圳50%以上的电子产品出口与印度人有关。印度消费电子领域增长最快的品牌之一Mitashi目前80%以上的采购来自中国,其主要经营音响、LED电视、游戏机等产品。公司主管克汤·戈得(Ketan Gada)告诉记者,在消费电子领域,中国制造有完整的产业链条,而且高中低端产品线都有。他们为了获得税收上的优惠去泰国采购,但这些产品很大部分可能是中国制造的半成品在泰国组装而成。也就是说,目前印度电子类产品采购离不开中国制造。
贾亚蒂·戈什说,印度民众对于中国制造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现象反应是复杂的。一方面他们担忧传统手工业在慢慢消失,另一方面又惊叹于中国人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做出这么便宜的产品,“听印度当地一些工人说,中国的产品怎么可能卖得这么便宜?”
据印度联合工商会称,中印贸易额在2015年预计将上升到1000亿美元,中国已经超过美国、英国和日本,成为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在印度的贸易总额中,中国的市场份额已增至10%以上。
而印度在制造业投资方面的不足为中国终端产品提供了市场。据了解,电饭煲、电磁炉等电子家电类产品,以及箱包、玩具、五金等日用品,在印度根本就没有制造。而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刚好迎合了印度人对中低端产品的需求,目前印度有8亿多人生活在农村,收入低下,对商品的价格非常敏感。
与此同时,中国工厂也看好印度市场的潜力。目前印度人口数量已经超过12亿,这对任何一个公司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潜在消费品市场。2011年4 月到2012年3月,印度GDP增长达到了6.9%,前两年印度同期增长数据达到了8.4%以上,而印度官方预计今年GDP增长将达到8%。这背后是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IT和外包行业让更多年轻人的腰包鼓了起来,而这群人又没有储蓄的习惯,因此印度的消费市场已经日渐火爆。
印度政府的制造业梦想
但是印度政府对中国制造的态度并不友好。“我们不需要中国企业来印度建厂,中国不应该只把印度当成自己的终端产品市场。”孟买行业工商总会局长阿迪得拉·森表示,现在印度政府已经非常明确要发展自己的制造业,而中国制造的进入就是与印度制造竞争。
曾经,中国成为跨国公司的生产基地时,印度也成为了包括软件开发、电讯中心和尖端研究在内的首选外包基地。由于印度政府在吸引投资方面更关注服务业,因此服务业和消费成为印度的经济增长支柱,但印度的制造业一直滞后。但对一个发展中经济体来说,缺少了制造业的支撑,整个经济结构就显得极不平衡。
2004年,以“经济改革之父”辛格为总理的新政府决定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制造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当年9月,印度成立了“国家制造业竞争力委员会”,专职“确保制造业的快速及持续发展”。该委员会2005年发布的“制造业国家战略”白皮书明确表示印度将与中国竞争“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地位”。
贾亚蒂·戈什说,目前印度的IT、电信等高端服务业只需要2%~3%的就业人口,农业人口和低端服务业人口加起来占到了印度总人口的3/4,而制造业的不发达无法吸收大量人口就业,这是一个非常不平衡的状态。
戴维·史密斯撰写的《龙象之争:中国、印度与世界新秩序》中提到,“印度最大的危险不在于缺乏技术娴熟并充满热情的年轻工人,而在于它的贫困和失业问题”,“人口需要被充分运用和开发,否则拥有过多的人口反而得不偿失”,而对印度的一大担忧是“没有能够吸收大量劳动力的制造业,所以印度困难重重”。
因此,发展制造业对印度政府来说已是刻不容缓。“首先,印度政府要明确态度,制造业是印度未来必然而且迫切需要的;二是以往20年经验说明将制造业丢给市场是没有用的,政府应该在基础设施建设、银行信贷等方面给予制造业发展更多的政策支持。”贾亚蒂·戈什说。
事实上,印度政府也正在这么做,如将中国制造视为竞争对手,并给中国货进入印度市场设置障碍。
Asent是一家活跃在中印贸易间的家电类小买家,它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印度政府要求如热水器、电熨斗等加热型电器都必须有ISI安全认证,但这个认证几乎只向印度企业开放。也就是说,印度政府正是通过这些认证和政策让中国制造的这类产品无法进入印度市场,从而鼓励印度企业自身发展这类制造业。此外,印度政府通过对服装等行业的进口高关税来保护本地的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