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用故事:企业知识管理的一种最简单搞法

本文摘要
每个企业都让员工提合理化建议,搞不搞KM,都是要做这个的。一般的搞法是让大家提建议,大家的建议收集上来后,主管部门筛一下,大部分都是不靠谱的。剩下20个左右,然后找几个专家评一下,最后评出一二三等奖并让领导颁奖。
很多KMer都抱怨企业KM很难搞,搞了好久也搞不起来。我给大家介绍一个最简单的企业KM搞法。在很多企业里都实践过,效果非常好。
每个企业都让员工提合理化建议,搞不搞KM,都是要做这个的。一般的搞法是让大家提建议,大家的建议收集上来后,主管部门筛一下,大部分都是不靠谱的。剩下20个左右,然后找几个专家评一下,最后评出一二三等奖并让领导颁奖。
这么搞最大的问题就是大部分建议都是不靠谱的。但这是正常的,因为一个好主意距离一个好的解决方案或是一个能赚钱的产品还差得很远。这个事情如果用KM的办法来解决,就会有很好的效果。
先让提案人将自己的提案找3-5人讨论一下,用知识螺旋理论解释就是“S”阶段,社会化。3-5人讨论一下,这个方案会靠谱一些。但还是不够,要让他们把方案写成一个文档,这是“E”阶段,外部化过程,然后放到公司内部网上,这就是“C”阶段,结合化过程。
提案的文档公开后,会吸引大家都来看,这时就可以在一个很大的范围内头脑风暴了。一般情况下员工不会自发参与,你要主动找一些人进来。在网上的论坛里讨论,这样一来,有了大家的讨论,这个提案会更成熟一些。
然后是知识螺旋的“I”阶段,内部化过程,把大家的建议集中起来,反馈给那3-5人。这3-5人在听取了大家的意见后,再回来讨论这个方案,会更成熟一些。然后就可以进行知识螺旋的第二圈儿了。
几圈儿下来,提案会很成熟。这样交上来的提案要比原来那种搞法好得多。主管部门把靠谱的建议收上来后,在里面选一些有经济价值的,再放入知识螺旋,再转几圈儿,最后会有好项目出来。
一年下来,收集上来的合理化建议会有很多很好的方案。这样领导会支持,群众不会反对,并且KMer也有成绩,用的还是地道的KM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