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通过云计算的方式,数据信息、计算资源的大规模服务都将成为服务企业用户的可能,用户无需花费更多时间耗费在IT建设、维护方面,而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创新和主营业务开拓上,这也有助于国内行业企业整体社会生产率的提升,实现规模经济。
受新增需求影响,我们预计在未来三到五年,中国云计算市场将有一个比较大的增长,预计到2015年年底,中国使用云计算的企业,可能从现在4%提升到 42%,这个预计我们根据潜在需求计算出来的,这是我们更加具体的调研,截止目前,现在已经使用了云计算技术大型企业占5%左右,小型企业不到3%他们的使用率还是比较低的。在未来企业云计算市场增长空间是非常大的,已经使用云计算的企业当中所涉及到应用领域,将近63%的企业表示,他们希望通过云计算技术更好支持他们的市场销售活动,云计算在未来几年将越来越多和企业业务相关联,这也是云计算魅力所在。
未来中国云计算市场变化
云计算作为一个新兴产业,使得社会经济模式、服务模式、商业模式和服务模式都将产生变革。其中,经济上我们看到各地城市正在有计划的建设云计算项目,抛开施工进度等因素不论,未来的中国云,将构建起一套全国性的云网络。遍地“云”起,到2015年主要城市将构成云计算产业链高达千亿元以上,所以这朵 “云”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发展趋势。
在服务领域,云计算将极大带动IT产业的发展,从现趋势我们就能看到,包括芯片、服务器、PC、网络设备、存储等硬件设备,平台软件、中间件、应用软件、信息安全厂商、IT服务运营和外包服务商、电信运营商等,都将成为这一大规模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员。同时,云的用户在建设IT成本上将大大降低,CIO将不再需要专门的IT资产、关注IT技术问题,他们可以抽出更多的精力来从事信息化支撑企业业务运营上。因此,云时代也将CIO群体推向了创新的风口浪尖,无法成功转型的“老教条”将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云计算也使传统的IT服务交付模式更加灵活高效,IT供应链管理更加动态人性化。
商业模式上,正如前文所提,云计算带动了现有软件授权许可为主的商业模式将发生显著改变,在线、、按需等模式将日益成为产业发展的主流模式。在这一模式下,用户无需花费更多的时间在IT实践、维护等方面,当他们将精力放在创新和主营业务拓展上时,这将有助于整体社会生产率的提升,实现规模经济。
架构模式上,云计算构建起新IT系统,实现了成本节约与效率提升。企业用户只需通过“端”访问云中资源,这降低了企业自身IT系统构架的复杂性以及系统运行维护过程中的难度,也降低了IT系统的长期拥有成本。其次,就是云模式具备按用户所需迅速横向扩展的灵活性,这将有助于降低系统资源冗余,也可以帮助企业最大程度的降低其运维成本目标。
纵观中国云计算的发展,从IaaS、PaaS、SaaS之外,还有运行支撑层面的完善。在这四层上,我们的云还有很多要跨越的难点。在IaaS层面,从服务器到存储再到核心元器件,已经成为目前阶段云计算产业投资重点。但目前的国内情况可以看到,本土企业在高端通用芯片等上游环节技术占有率不高,在高端服务器和存储方面被国外服务商所占用,每年企业要交付的服务费用颇高。因此,建立起服务行业标准的自我数据中心基础,并围绕区域化、行业化集中建设自主数据中心是未来IaaS层面关键。
PaaS层面,从笔者目前了解的趋势看,中国云计算发展还暴露出“重应用、轻基础”的现象。这主要归结于我们的信息技术比国外发展较晚,造成IT设计理念和发展环境不足。尤其是在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基础软件方面,国内只有少数企业有能力进行研发,所以,核心PaaS平台层被外界公认为缺乏自主能力的。
SaaS层面,呈现的是行业化、移动化的发展目标。可以说,SaaS服务模式的按需付费、灵活简便的风格,为中国软件的传统发展思考提供了可变化拓展的契机。也为我国软件企业调整转型特别是商业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新道路。
在运行支撑层面,其业务范围涵盖云集成、云运维、测试、培训、标准建立和推广等中间环节的工作,是其他三个业务层的有效黏合剂。另据了解,目前国内云服务标准工作组已经成立,并通过国家标准立项,正在做前期项目云服务需求分析以及体系架构分析。在这种情况下,拓宽运行支撑层面的思路,使云服务体系能够更大提高企业信息化中核心云服务的能力,是业界同仁所要共同关注的。
南橘北枳,作为一个舶来品,中国企业用户能否吃好云计算这碗“夹生饭”,更多的要从能否将云技术适应企业自身发展、搞清楚云的各个层面再逐渐“消化”。纵使云的服务模式触手可得,还笔者最后仍要提及,云时代用户更要主动创新,弥补底层技术和实际认知上的差距,在没有搞清楚云的本质前,切勿囫囵吞枣,否则,原本是节约成本、提升效率的云计算,吞到肚子里,搞不好就要“闹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