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新总裁津贺一宏欲借裁员重组复兴公司

“非常时期就必须有非常的想法和行动,不要受外界价值观干扰。”说这话的是松下电器的创始人、人称“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

眼下,受韩国企业挤压,日元升值,销量下滑,让已近“百岁”的松下电器与日本电子巨头一起,陷入腹背受敌的“非常时期”。面对前所未有的颓势,松下的全部希望和关注焦点都集中在了新任总裁津贺一宏身上,而津贺一宏也正用裁员、重组等一系列“非常的想法和行动”极力拯救松下。

这场“津贺式”复兴运动能否将困境中的松下引上光明之路?

松下之困

日元汇率走高压缩了海外销售利润,美国苹果和韩国三星步步紧逼,加上海啸等天灾影响,从去年开始,日本老牌电子企业纷纷陷入窘境。财报显示,2011财年,销售收入的70%来自海外的索尼公司亏损57.3 亿美元,夏普亏损46.6亿美元,刷新了两家老牌公司的最大亏损纪录。

“凡是有电的地方,就有松下公司的产品。”松下引以为傲的市场占有率如今也风光不再。2011财年,松下电器公司亏损则首次高达近100亿美元,并于过去四年间,共亏损逾150亿美元,市值缩水80%,如今不足200亿美元。

“我们在海外的中国公司,现在就在抢占日本品牌留下来的市场。”一国产电视厂商驻派中东的夏姓销售负责人对《第一财经日报》说。

家电评论人士刘步尘向记者分析,去年以来整个日本的家电都在走下坡路,索尼、夏普这些企业表现尤其惨淡,中国市场原来表现得好的东芝基本淡出视野。这跟日本家电这几年在中国在内的海外市场适应能力下降、体制过于僵化不无关系。

刘步尘表示,除技术上不如韩国三星等后来居上者外,松下产品营销战略也过于僵化和保守,造成了松下的困境。

瘦身重组

面对内忧外患,这位55岁、做研发出身的新掌门人的松下复兴运动,第一步就是瘦身。截至今年3月,松下共有超过33万名员工,员工数量仍居日本上市公司首位。在日本,松下幸之助首创的“终身雇佣制”一度成为日本企业战后的基本用人制度。然而,时代变了。津贺一宏把“砍刀”挥向了这笔庞大的开支。在已裁员3.6万人之后,他上月对媒体表示,他还将继续削减公司运营成本,可能将把总部的员工数从7000左右削减至“几百人”。松下由此上演了日本制造业中规模最大的一次裁员。

裁员的同时是重组。“如果规模较小的工厂效率不高,我们会选择将它们关闭,并合并成一家。”津贺一宏日前表示,公司可能将重组业务,考虑撤出未来六年无法扭转的领域,总部最早会在10月将其重心缩窄至处理投资者关系和管理整体业务组合。

津贺一宏说,松下可能将重组成四个业务领域。这些领域分别是家用电器(包括电视机和太阳能电池板)、商用产品(如空调)、移动性产品(如汽车导航系统、电动汽车的充电电池)以及个人用品(如紧凑型相机、电动剃须刀)。

根据松下的计划,明年2月前将起草一份全新的中期商业战略计划。据彭博社报道,松下公司还称,今年的重组成本可能要超过此前的预计。

同时,松下还将生产活动进一步转移至海外,同时更加专注于冰箱、洗衣机等大型家用电器及太阳能电池板和其他节能家用电器。此外,此前也传出松下转而将目光对准新兴市场的中低端用户的说法。松下消费电子业务部门主管吉田卫曾说:“32英寸及以下的电视在我们电视产品中比例达到80%。”

前路未明

上述驻中东的国产厂商人士分析,松下一直擅长大尺寸等离子电视,独占等离子的优势技术,彼时新生的LCD成本高,在市场上没有价格优势,因此,松下在等离子电视上赚了大钱。后来,随着技术进步,LCD电视的成本降低,也从小尺寸延伸到大尺寸,相对笨重的等离子迅速下滑。加之保守的等离子阵营的合作伙伴很少,LCD的阵营合力一统天下,松下的等离子电视终陷艰难境地。

“松下太保守了,不愿意和其他同行分享技术平台,导致被孤立。”该人士分析称,索尼目前在海外市场已力不从心,松下是日本企业中少有的几个还有想法和拼劲的企业,“但如果没有新技术的产品和产业链变革,光靠管理革新,是很难翻身的。”

对此,刘步尘的看法是,松下未来须继续淡化家电制造商的角色,卖掉三洋,放弃等离子,向电池、新能源转型。他认为,松下新掌门人若能正确调整产品战略,“反省”到位,在品牌影响力的优势下,仍有希望重见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