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西进3次浪潮
2003年,英特尔落户成都掀起第一波,一年后微软接踵而至,PC界的标准Wintel联盟在成都胜利会师
2006年之后,IBM、SAP、赛门铁克、甲骨文掀起第二波,至此全球前三大软件企业被成都一网打尽
2010年下半年,戴尔、德州仪器、联想、富士康、仁宝、纬创几个月内相继而至,其密集程度举世罕见,掀起的第三波浪潮至今震撼人心
自1999年国家确立了开发大西部的战略,IT跨国企业这十多年来的动作就是“向西,向西”,而其终点大都指向——成都。
如今,落户成都的世界500强已达212家,世界20强软件企业已有13家落户成都。这些龙头企业的进驻,不仅增加当地GDP就业,还带来了产业链转移,让成都IT产业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5年四川全省电子信息产业主营收入有望超过1万亿。成都现有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软件进出口基地等12个国家级授牌基地,居全国大城市之冠。
成都正在从“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城市跃升为“全球产业转移首选城市之一”,并与落户的各大企业共生共荣,成为“中国软件名城”和世界级IT产业基地。
落户
IT西迁成都掀起三次浪潮
截至目前,IT西迁成都进程共有三次浪潮:2003年,英特尔落户成都掀起第一波,一年后微软接踵而至,PC界的标准Wintel联盟在成都胜利会师;2006年之后,IBM、SAP、赛门铁克、甲骨文掀起第二波,至此全球前三大软件企业被成都一网打尽;2010年下半年,戴尔、德州仪器、联想、富士康、仁宝、纬创几个月内相继而至,其密集程度举世罕见,掀起的第三波浪潮至今震撼人心。
2003年,世界顶级芯片企业英特尔首次落户成都,对成都今后的IT产业发展影响深远。作为英特尔成都的公共事务总监,顾仪用诗意的语言向华西都市报记者描述英特尔与成都的缘分。
“我们始终和成都唇齿相依,同舟共济,携手共进,不管是2007年的雪灾,2008年的地震,还是2009年的金融危机,英特尔始终坚定在成都的投资信心。”
6年前全球第三大独立软件公司赛门铁克来到了成都。上周六,在天府软件园C1三楼露台,其成都公司总经理白帆指着脚下这片土地感慨万千。
白帆说,当年从赛门铁克美国总部来成都之前,他对成都的了解是零,而且还是单身,“这些年来我深深地喜欢上了成都这座城市,不仅工作在这里,还在成都有了一个家。”
2010年10月份,美国财经杂志《福布斯》发布的“未来10年发展最快的城市”,成都名列榜首,其解说称,成都入围的原因之一是成都的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以电脑制造商戴尔等为首的IT巨头在近期内大举进驻成都。
回忆起两年前戴尔落户成都,戴尔成都有限公司四川项目总监黄云飞表示,中国是戴尔在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这些年来也看到了来自西部的增量,经过多方论证后,最终把票投给了成都。“当地政府的产业布局与产业政策,以及基础设施,交通物流,都是与戴尔的期望契合的。”
成长
成都成IT巨头的西部中心
纵观这些IT巨头西迁成都,并非只是简单地在成都建立一个分公司或办事处,而是一种“落地生根发芽”不断扩展的投资行为,很多公司将成都打造成他们的西部中心,并辐射到全球。
今年1月9日,英特尔成都芯片封装测试厂第10亿颗芯片下线,现在全球每两台笔记本电脑中就有一台是成都制造之‘芯’。
与此同时,英特尔宣布将中国西部地区分拨中心落户成都高新区,进一步优化供应链,这将使成都及周边地区乃至中国其他地区的客户,能够享受到当天或隔天递送服务,第一时间体验英特尔最新产品。
“从最初3.75亿美元投资,到现在的6亿美元,我们几乎每两年就要投资一次。就像英特尔中国执行董事戈峻先生讲的那样,英特尔在成都的发展,就是一座城市与一家公司的传奇。”顾仪动情地说道。
在天府软件园C1三楼露台,白帆指着对面正在建设的两栋大楼告诉记者,“我们赛门铁克可容纳1000人的大楼即将竣工。”据他介绍,这将成为赛门铁克在北亚最大的研发中心。在这之前,赛门铁克已将中国内地首个安全响应中心放在了成都,这刚好是其进入成都后的第二个年头。
今年6月27日,由仁宝、纬创代工的第一台成都戴尔电脑成功下线,戴尔大中华区总裁杨超介绍,戴尔自己的成都工厂正在同步建设,计划明年第二季度投入运营。据黄云飞透露,戴尔与成都签订协议一年内,其团队规模增长了10倍,而且在预期的两到三年时间内,还会再增长10倍。
这是戴尔在中国继厦门之后开设的第二个主要运营中心。未来10年,戴尔在中国的总投入将超过1000亿美元,这其中包括设备、雇员费用、研发和从中国供应商进行采购的投入。
这些IT巨头在成都的扩张结出累累硕果,如今,全球20%的电脑在这里制造,全球50%的笔记本电脑芯片在这里测试,全球70%的苹果平板电脑在这里生产。
共荣
四川IT产业规模全国第8
据成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至2011年,5年间四川分别出口电子信息产品为15.3亿美元、25.5亿美元、35.4亿美元、38.9亿美元和111.9亿美元。2011年出口规模达到2007的7.3倍,年均增速高达64.3%。
如今,四川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居全国第8位,上缴税金居全国第4位,软件产业总量居全国第7位,投资总额居全国第6位。2015年四川全省电子信息产业主营收入有望超过1万亿。
有业界人士称,四川IT产业的突飞猛进,不仅取决于引进IT巨头的数量,还有赖于它们之间的结构。
目前已有超过140家上下游产业追随世界IT巨头来蓉。
“成都有这么好的一个IT生态环境,对我们英特尔芯片以后的应用起到了一个间接的促进作用。”顾仪说,因为现在IT产业发展,不仅受制于技术,来自用户体验的影响也很重要。
成都高新区新闻发言人、发展策划局局长汤继强尤其强调,这些国际公司的进驻,也让本土IT企业焕发出蓬勃生机,如迈普、国腾、卫士通、九州电子等企业也在迅猛发展。“外来物种与本地物种相互依存,大企业小企业互相交融发展,都能在这片土地上欣欣向荣,都有美好的未来。”
“我认为这是关注我们四川IT产业发展的一个闪亮点。”汤继强说。
解读
软硬环境支撑助推电子信息产业崛起
“梳理四川IT产业发展历程,就会发现,天上不会掉馅饼。”汤继强认为,四川IT产业之所以有今天,是因为有深厚的IT基因,有优秀的软硬环境支撑。
他说,‘一五’期间、三线建设期间国家在成都布局了很多的科研院所,包括一些军工企业,以及后来建设的电子科技大学等,IT基因早就在这儿根植了。
“世界500强为什么要来成都?首先是觉得四川有最懂他们的人,符合公司的战略发展目标,其次才是政策、土地等等支持。”汤继强一针见血地指出原因。
“四川的“IT基因”在这一两年迅速释放。几乎每天都有新的项目在寻求落地,也几乎每天都有项目需要加速推进。”汤继强表示,如此高密度的签约,如此多的世界级电子信息企业聚集,合力将四川的电子信息产业推上高台。 华西都市报记者罗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