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似乎正在和时间赛跑,在刚刚发布Surface平板电脑后,从手机上游产业链又传来了Surface手机正在测试的消息。
据外媒报道,微软正在和亚洲零部件供应商合作,对其自主开发的智能手机的设计进行测试,手机屏幕尺寸为4到5英寸。
台湾DIGITIMES Research分析师林宗辉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目前在台湾上游厂家中确实传出了一些Surface手机的消息,但是具体产量和将由谁生产尚不得而知。而对于微软推出手机产品的前景,林宗辉表示过去微软并没有在自有移动终端产品中获得成功,并且缺少和运营商合作的经验,手机产品的未来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微软在吸引厂商和开发者投身WP 8(Windows Phone 8)平台时还要多一些实际行动。”艾媒CEO张毅对记者说。
增长遭遇天花板
微软的两大核心收入源是Windows和Office,长期以来,微软主要通过软件装机量和企业业务获利,但这两大应用的市场份额已经遇到了天花板。
在微软发布的2012财年第四财季财报中,公司当季营收180.59亿美元,较上一财年同期增长4%,净亏损为4.92亿美元,而上一财年同期净利润为58.74亿美元。这是微软自1986年上市以来首次蒙受季度亏损。
与之相比是苹果与谷歌等IT巨头优异的市场表现。谷歌公司的市值10月1日首次超过微软公司,成为苹果之后的美国第二大科技公司。有分析师预计,微软今后两年的收入增速只能接近10%,而谷歌有望达到27%。
或许正因为如此,近一年以来,微软的重点之一就是重振自己江河日下的Windows移动业务。
虽然微软很早就介入智能终端市场,但一直都是扮演智能操作系统的角色。微软通过与宏达电子(HTC)、三星、摩托罗拉等公司的合作,向市场推出智能手机,但在苹果发布iOS系统和谷歌发布Android操作系统之后,微软发现,仅仅通过提供手机操作系统无法与强大的对手展开持续竞争。
分析师称,未来最成功的公司将是那些把优秀的软件镶嵌在硬件上的公司,特点单一的硬件公司或者软件公司则将难以在未来的市场上竞争。微软希望通过发布Windows 8等动作打通平板电脑和PC的操作系统,逐渐由“软”转“硬”。
“微软将从软件向设备和服务公司方向转型,一方面紧跟热点,稳定投资市场的情绪,另一方面从硬件上入手寻找新的利润点。”张毅对记者说,现在看来,软件未来有免费的趋势,而硬件市场利润还是有保证的。
构建生态系统是难题
张毅对记者表示,虽然起步相对较晚,但微软在市场方面的号召力还是可以的,不过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吸引开发者,构建出与苹果、安卓匹敌的生态系统。
“总体的感觉是具体的东西(激励市场的措施)下不来,这可能是管理体系的问题。开发者对于微软是相当信任的,但仅仅是描绘美好的未来是不够的,还需要给具体的政策,比如说多让利一些给厂家,再带动开发者积极性。”张毅说。
据了解,虽然微软WP项目负责人乔·贝尔菲奥里宣布,WP Store应用数量已突破12万,但在软件数量方面,WP仍无法与谷歌Android、苹果iOS两大手机系统抗衡。今年9月,苹果发布iPhone 5时,App Store应用数量便已达到70万款,而Android应用目前也超过了67.5万。
而市场上的另一个担忧则是微软对硬件销售的经验不足。可以看到,Windows Phone 8将成为苹果iOS和谷歌Android的重要竞争对手,但仍缺少应用和运营商的支持。
此外,有分析师称,虽然微软有很好的研发技术,将软硬件捆绑销售,但微软并不擅长硬件,Kin手机就是很好的例证。据了解,两年前微软就推出过名为Kin的社交智能手机,但两个月后便宣布彻底放弃。Kin定位为热衷网络社交的年轻人,由日本夏普公司负责生产,通过威瑞森行动电信公司在美国发售。美国《连线》杂志称其功能不完善,但定价过高,“Kin手机配备了一款浏览器,可以通过控件访问社群网站,但微软并不允许用户在Kin上运行应用软件和游戏,并且每月还要支付70美元的数据服务费”。
“苹果带来的边际效应依然存在,微软还有机会,但要有创业者的心态去做市场,不能虎头蛇尾,这样市场才有机会。”张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