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x86工业标准服务器的同质化已经比较严重,但如今惠普、戴尔和IBM在国内外市场份额中依然高居前三甲,他们是凭什么地方做出差异化呢?
记得多年以前,某台湾ODM主板厂商的产品经理对我说,他们的服务器主板不做cost down(成本削减)。也就是普通PC产品设计完之后,还要看看哪里能够减少元件,或者更换供应商来降低成本(今天针对发烧级玩家的超频板卡等例外),而Server为了保证稳定性和品质,在用料上基本没有限制。这也是服务器通常能够7*24小时满负荷运行5年甚至更长的原因之一。
和桌面端产品类似的是,服务器配件的用料和做工在达到一定水平之后也不是越高越好,反而是一些设计上的不合理,以及元件缺陷可能会带来质量问题。各个服务器厂商又纷纷在易维护性方面下功夫;而管理功能其实是在硬件之外,最能体现出软实力,以及差异性的地方。
日前,笔者参加了HP ProLiant Gen8服务器的一个演示活动,通过中国惠普公司企业业务集团技术咨询部——门佃兵先生的讲解及交流,对该公司新一代服务器管理方面的改进有了更多的认识。
iLO4新增智能供应、无代理管理
在这张惠普ProLiant DL580 G7服务器SPI板的照片上,可以看到一颗iLO 3芯片,它就相当于BMC(基板管理控制器),可以说是底层硬件管理的核心。不同型号的惠普服务器,iLO芯片的位置也不一定相同,有些可能直接集成在主板上。
惠普Gen8服务器iLO4“智能供应逻辑”示意图
我们的议程分为4部分:智能供应、iLO管理、自动能源优化和管理软件。第一部分如上图,iLO4除了与CPU、内存、电源、网卡、RAID、BIOS和ROM等连接收集信息,和AMS(操作系统)交互数据之外,还由芯片上的核心经AHS通过USB/SPI连接了一颗NAND闪存芯片,这里运行“智能供应OS”,专门存放服务器在不同操作系统下的驱动程序用于安装部署,以及AHS日志。
由于还没动手操作过惠普的“智能供应”,因此列出上图给大家参考——笔者2年前测试戴尔PowerEdge R910服务器时,使用生命周期控制器自带的驱动(包括网卡和RAID等)准备安装系统。如今大家都在提“生命周期”这个名词,具体实现的功能有些大同小异了。
所谓无代理管理,就是指位于操作系统层面、传统情况下需要带内(in-band)方式实现的管理,现在可以实现无Agent带外(out-band)管理。不安装代理程序的好处和“无代理备份”类似,主要是可以增强安全性,减少了可能被攻击的端口和漏洞。惠普在这里也注明了“所有核心的管理功能”,也就是说一些与操作系统相关的高级管理功能还是需要Agent的方式来实现。
我们看到OS下的iLO驱动,通过iLO的无代理管理堆栈,以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传递消息给HP SIM管理软件。
如今支持通过移动终端来管理企业级设备,也成为了厂商争相提供的功能。惠普现场演示了在iPad、Android智能手机上,通过浏览器和App两种不同的方式登录iLO的管理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