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STOR存储学堂:开放系统SAN的标准化

    开放系统SAN技术的发展常常被变化多端的市场所左右,比方说,客户经常根据一些独特和专有的特性来选择产品,而同时又要求厂商遵循开放标准。同样的,厂商也许会一边互相合作开发并推进诸如SMI(存储管理计划)等的开放标准,而另一边又追求自己的专有技术(vendor-specific),确保该技术由自己锁定(vendor lock-in)。

    事实证明,客户情愿忽略对标准的违背,其程度一般与客户对某一特定厂商所做的投资成比例,而且只要有机会,厂商总会通过歪曲标准中的各项规则寻求具有竞争力的优势。

    作为一种技术,开放系统存储尚未适应开放系统网络所期望的标准服从和互操作能力,而且事实上可能永远无法适应。在IP和以太网领域,标准的服从和互操作性都是想当然的,没有人会冒出这样的想法,即推出不能完全遵循所有相关IEEE、IETF或ANSI标准的以太网交换机或网络接口卡(NIC),而且也没有人(可能Cisco的一个人例外)会擅自主张为市场强加一种专有协议并希望其他人都跟着走。

    不过在存储网络市场,这样强加于人的东西比比皆是,甚至一种专有方法可以迅速从厂商强制的事实标准变成一种事实标准的草拟版本。以Brocade的FSPF(Fabric最短路径优先)路由协议为例,它最初由Ancor逆向设计,却在几年前作为标准提案提交给了ANSI。

    即使在今天,厂商专有特性和“开放系统”功能仍然并驾齐驱。创建SAN架构时,专有扩展(E_Port)模式将拥有比开放系统模式更丰富的分区功能。客户并不会如此执着于开放系统而牺牲厂商的增值特性,不过却会在因为这些增值特性而陷入交换机互操作性问题时抱怨个不停。

    一个也不能少

    客户希望鱼和熊掌两者兼得,作为用户和钱袋子的主人,这是他们最根本的权利。来自开放系统工业的回答似乎是:放宽对标准功能的限制,以便为所有客户提供丰富功能,同时保持开放和互操作性。

    光纤通道已经在主流企业网络中确立了牢固的地位,也许会经历专有和开放系统趋势之间持续不断的对抗,特别是当光纤通道技术向更快速更具网络智能化的方向前进时。不过专家团仍然致力于基于IP的存储技术,它的采用刚刚获得增长的势头。iSCSI标准开发工作在每一步都进行了实际的互操作性和标准服从测试,与此同时,微软也在为iSCSI设备推广其自有的兼容性矩阵,这对Windows用户来说很不错,不过对Linux或Unix用户则毫无裨益。

    与iSCSI不同,FCIP和iFCP在开发时都没有进行实际的标准服从或互操作性测试。尽管事实上有多家厂商在产品中具体实现了FCIP,不过尚没有厂商去推进或确保多厂商之间的兼容性。为什么?因为与iSCSI产品不同,客户并不期望或要求SAN扩展技术具有互操作性,而且厂商们也根本不愿意把这个想法加诸于客户。双方都认为客户会向某一家厂商购买一对网关用来扩展SAN??McDATA对McDATA,Cisco对Cisco,Brocade对Brocade,CNT对CNT等等。

    因此尽管这些厂商有时会指责iFCP的单一厂商特性,但是实际上所有的FCIP解决方案本质上都是单一厂商的。iSCSI、FCIP和iFCP都是开放系统标准,但是现在这种开放性仅存在于协议的定义中,并不是一定能为实际的产品和客户提供切实的互操作性。

    存储虚拟化上了同一条船

    专家团同样关注存储虚拟化,该技术有可能到最后都无法真正支持开放系统标准化。我们看到虚拟化技术已经滋生出很多词汇??如带内(in-band)、对称(symmetrical)、带外(out-of-band)、非对称(asymmetrical)、存储池(pooling)、快照(snap-shot)等等??但是每个厂商的实现方法却可能截然不同。

    象其它复杂的应用一样,存储虚拟化位于开放系统基础设施的最上层,不过却未必能在虚拟化程序(如单个复杂环境中的DataCore、VERITAS,以及FalconStor等)之间达成互操作。那么这会给客户添麻烦吗?大概不会,除非哪个IT经理不走运,在公司合并或收购时把一大批五花八门的异构存储和虚拟化设备当作副产品接管了过来。

    只对自己开放

    要让SAN市场的开放富有意义一直都很困难,其中主要原因之一要完全归咎于SAN技术的复杂性。以太网和IP网络都在终端系统(节点)部分进行智能化,而网络本身主要负责数据传输工作。SAN则是在网络(fabric)内进行智能化,终端系统(特别是存储目标)的智能程度很低。因此,相比在数据通信领域,设计一个既服从标准又具有互操作性的新fabric交换机或主机总线适配器要困难得多。

    另外,尽管存储目标的IQ比所连接的fabric更低,它们的花费却高得多,因而客户会优先考虑存储目标。比方说交换机或适配器要在SAN市场取得成功,就必须获得存储系统提供商的认可,这就有了开放带来的实际利益,因为不同的产品可以放在一起使用了。但这并不是IP和以太网所期望的开放系统。

    对存储系统厂商来说,他们只需要对自己开放。尽管一些客户愿意把他们的Symmetrix和Sharks直接连在一起,用来进行数据复制等等,但是厂商都强烈反对。EMC通过其基于CLARiiON的SAN Copy数据复制应用系统,在无须使用虚拟化工具即可容纳异构存储设备的方向上迈出了一大步。这一类解决方案均基于最初厂商为目标行为建立好的标准,只要客户可以灵活地使用多种产品完成一些普通的工作,就算不是真正的开放,这些解决方案也在表面上和感觉上拥有了开放性。(文/天极硬件频道■Ru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