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鸟来了,实测全球首款万转IDE硬盘WD360GD

前言和Raptor硬盘简介

在过去的三年里,有一家公司的飞速发展吸引了我们的目光,那就是西部数据(Western Digital)。当整个业界都在提高ATA硬盘的转速的时候,西部数据又向前整整地迈了一大步,在今年的2月10号,WD公司发布了他们的禽鸟(Raptor) SATA系列硬盘。

    WD公司在许多方面都做得很完美,并将ATA引向了一个新的台阶。可以说在WD公司发布Caviar WD400BB的时候,他们就在这一领域处于领跑的位置,在近两年半以来,WD公司在充满竞争的环境中都表现得很优秀。但是,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没有相关的SCSI产品。而一些SCSI大厂像希捷、IBM、迈拓等公司都在虎视耽耽看盯着SCSI这只肥羊,因为SCSI的利润实在是太高了。不过,现在,WD真正地打开了潘多拉之盒,竞争将从此开始爆发!

    根据WD的说法,目前阻碍更高转速的发展的最主要的因素是传统并行ATA不能快速地更换产品,对于10K转的产品来说,一开始总是要瞄准企业市场,而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任何一个部门谁都不想增加额外的负担,当一个产品出现问题的时候,能否保证最短的停工期是很重要的。SATA就提供了快速更换的能力,现在SATA的数据线很细,很容易更换设备,WD相信10K转的ATA时代已经到来了。

    Raptor是单碟36G的产品,根据WD发布的官方数据表明,其寻道时间只有5.2ms,已经达到SCSI的水平,配置8MB的缓存。一些人可能对它的容量表示不屑,毕竟,现在SCSI硬盘已经达到147GB的水平了。其实,WD是出于一种让其多块硬盘组成廉价的SATA RAID,由于其面向企业的定位,Raptor提供了一百二十万的平均无故障时间和5年的质保。

    认准Raptor的市场定位是很重要的,Raptor主要面向的是企业中端的服务器市场,而不是那些狂热的PC玩家。在一年半前,WD提高了自己的门槛。像他们推出的Caviar特别版(JB系列),性能不可谓不令人吃惊。在桌面性能上,WD1000JB可以和10K转的SCSI相媲美,甚至可以说是超过。尽管SCSI的性能是很优越的,但是由于其面向服务器的定位,使他们不得不抛弃firmware在一些方面的优化,比如高磁盘密度可以减少随机访问时间。对于Raptor来说,WD也不得不面对这样一种进退两难的尴尬处境。一方面是面向企业级的质保和寻道时间,另一方面却又宣布Raptor最主要的是其服务器性能。

    本次我们测试的对象是两种Raptor硬盘,前期测试的是beta版的,而后期我们拿到了正式版的Raptor硬盘,这是一块真正的推向市场的版本。从下面的测试结果中,大家可以看出,Beta与正式版的Raptor还是存在许多差异。

    此外,而在评测中,我们使用了两种SATA连接方式,在Beta版的Raptor硬盘上,我们只使用了Promise公司的SATA TX4控制卡,而在正式版的Raptor硬盘上,我们增加了Silicon Image 3112A 芯片的连接方式,不过,令人意外的是,SI3112芯片与Raptor连接时,测试性能反倒低了许多,我们估计可能是由于Raptor的firmware与SI3112A芯片存在冲突导致。

    好了,让我们看看这两个版本的Raptor硬盘的性能到底如何吧!

Raptor基本性能测试评估

    IPEAK SPT的AnalyzeDisk测试对硬盘的许多低层性能进行了评估,进行了读服务时间和写服务时间两种测试。每种测试都对整个硬盘分别进行了25000次随机的单扇区读和单扇区写操作。测试结果与存取时间测试所得出的结果完全相同。测试结果同时用两种方式表示,一种是用存取时间相对于测试总时间的百分比图形表示。


我们可以看到,Raptor beta版的平均访问时间为8.7ms,除去10K转的3ms的平均潜伏时间,我们可以得到Raptor的平均寻道时间为5.7ms。对于ATA硬盘来说,这个速度已经很快了,这个时间和其公布的5.2ms的时间有一点差距,但是这个时间对于10K的SCSI硬盘来说,速度也是比较令人满意的。对于正式版的Raptor硬盘,当与Promise SATA TX4控制卡配合时,其平均访问时间为8.6ms,扣除3ms的潜伏时间,实测的平均寻道为5.6ms。而当其与SI3112芯片配合时,平均访问时间减小至8.3ms,同样扣除3ms的潜伏时间,实测的平均寻道时间为5.3ms,这与WD官方公布的5.2ms相差无几。

    由于在这里我们用了额外的控制器Promise SATA150 TX4和SI3112,这个额外的控制器在我们测评读写速度的时候,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的麻烦,其平均写时间就无法测试。所以在这里我们就没有将平均写时间列出来。


WD Beta版Raptor硬盘平均读访问时间百分比图[点击查看大图]


WD 正式版Raptor硬盘平均读访问时间百分比图[点击查看大图]

Raptor基本性能测试评估(续)

eTesting的WinBench99 V2.0对硬盘进行读的连续传输率的测试。其测试结果用数字和图形的形式表示出来。


不管Raptor的主轴速度有多高,Beta版的Raptor的外部传输率还没有目前最好的7200转的硬盘快,其57.6MB/s的连续传输率(外延)只能勉强打败WD2000JB,比金钻系列Plus 9要慢。不过,由于其比较小的硬盘盘片,在其连续传输率(内延)有占有了一这要的优势,我们呆以看到,其内部传输率高达37.6MB/s,比任何一款ATA的硬盘都要高,直指Cheetah 10K.6和Atlas 10K IV。

    而对于正式版的Raptor硬盘,其连接数据传输率-外延速度则不再示弱,达到了63.1MB/s,赶超了迈拓Plus 9。同样,内延速度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实测得到45MB/s,这次真正超过了希捷Cheetah 10K.6和迈拓Atlas 10K IV。


WD Beta版的Raptor硬盘STR图[点击查看大图]


WD 正式版的Raptor硬盘STR图[点击查看大图]

    

Raptor桌面性能评估测试

IPEAK SPT的WinTrace32和RankDisk测试结果表明,Desktop DriveMarks测试完全再现了在所测硬盘上预先记录的同期访问模式。


beta版的Raptor在其Office DriveMark 2002中的测试结果是418 IOs/s,这个成绩,在ATA硬盘当中,可以说是处于比较高端的了,但是要比WD的自己的WD2000JB要慢一点,在这里,同是10K转的SCSI硬盘,像Maxtor的Atlas 10K IV要远远地超过Raptor。而在High-End DriveMark 2002 中,Raptor的表现就比较差强人意,其仅300 IOs/s的得分,和2MB的7200转ATA硬盘相比,也只能处于中等位置,在这里,WD2000JB比Raptor超出了43%。

    Windows XP及其置磁盘碎片整理程序可以试图优化操作系统的引导过程,但其结果会造成队列拥堵。在这里,Raptor表达可以说非常出色,超过了所有的ATA和SCSI硬盘。最后,在Gaming DriveMark 2002的测试项中,测得的IO速度为531I/Os,可以和最快的ATA硬盘相媲美,而低于SCSI 10K转的硬盘。

    令人信服的是,正式版的Raptor在桌面应用的各测试项中,均有大幅提高,office DriveMark 2002中的测试结果突破500 IOs/s大关,性能超过了希捷捷豹10K.6和富士通 MAP3147这两款Ultra320 SCSI的高端硬盘,稍落后于迈拓Atlas 10K IV。在High-End DriveMark2002中,Raptor硬盘则赶超了Atlas 10K IV,直逼性能颠峰。

    正式版的Raptor硬盘在系统引导过程中的性能也一样出色,最后在Gaming DriveMark 2002的测试项中,Raptor稍落后于迈拓和富士通的高端产品。

    为了公平起见,我们应该指出,在本次横向评测中,36GB的Raptor的参比对手是大容量的硬盘中的旗舰产品,如果将Raptor和小一点的ATA或者是SCSI硬盘相比,我们估计优势会更多一点。另外,从上面的测试结果中可以看出,正式版的Raptor硬盘比Beta版的性能要高出许多,而搭配Promise SATA TX4控制卡则比搭配SI3112芯片所带来的磁盘性能更高些。

Raptor服务器性能评估测试

Server DriveMarks测试包括一系列的IOMeter试验。试验是在各种不同加载深度情况下应用Intel公司提供的预定义模式下进行的。给出的测试得分是1-64次最佳I/O测试结果的标准平均值。


对于SCSI的强项,随机读取性能和服务器倾向的性能中,Raptor的表现要比传统的ATA硬盘要好,但对于SCSI硬盘来说,要落后不少,就算是对于那些比较老的像Seagate的Cheetah 36ES也要比Raptor强很多,在这一方面,只能是比7200转的SCSI要强,但还是达不到10K转的SCSI水平。

Raptor ZD WinBench99测试

eTesting实验室进行的WinBench99 Disk WinMark基准测试,是利用一个旧版本的高级应用程序来测试硬盘的台式机性能。Disk WinMark虽然推出的年代较早,但也是一个行业的标准。故以下测试结果仅供参考,但在结果评估中,我们不给予考虑。

Raptor发热量和噪音评估测试

我们使用Fluke温度计和Extech II型声压强度计来分别测量硬盘的运行温度和声压。请注意:客观噪声测量值是在消除了主观印象后采集的。


客观地说,Raptor在空闲状态下的低噪音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可能要归结于其单碟的设计,Beta版的噪音度为40.4分贝,而正式版的Raptor的工作噪音则稍高一点,不过总体来说和Barracuda ATA的差不多。主观上来说,其发出高频的声音,就像原来早些的10K转的SCSI硬盘,这种高频尖叫,超过了我们测试平台风扇的声音。

    Raptor硬盘的寻道噪音,可以说,控制得不是太好,和10K的SCSI差不多,其单碟的噪音和那些四碟装的产品差不多,看来,WD在这一方面还要多下功夫。最后,Raptor的工作温度还是不错的,比SCSI要低,却高于一些IDE产品。

Raptor评测结论


我们在前期测试完Beta版的Raptor硬盘后,给出的结论是很难给其下一个最终的评估,由于这只是一个测试版,可能会和以后真正上市的产品有一定的不同。这个Beta版本的硬盘在性能上来说只能算是一般,并没有我们想像的那样地好。可能许多读者看到这里不禁对这款硬盘产品了失望之情。其桌面性能表现得并不出色。纯粹的转速的增加,只能提高单用户性能。事实上,桌面性能是由高磁盘密度来决定的。缓存的策略对性能的影响要比转速的影响要大。WD的JB系列的硬盘,对于那些对单用户性能要求很高的人来说仍然是最好的选择。

    不过,后期我们接着测试了正式版的Raptor硬盘,可以看出,正式版比Beta改进了不少地方,其桌面应用磁盘性能和服务器性能均得到大幅提升。总的来说,Raptor可以说是当前世界上最高性能的桌面级硬盘,而其服务器应用磁盘性能的表现则并不引人注意,正如我们先前所预期的,Raptor主攻的应该是10K RPM的SCSI和7200RPM IDE硬盘之间的领域,而这正是7200RPM SCSI所争对的中低端SCSI磁盘市场,因此可以说,Raptor对7200RPM的SCSI硬盘来说是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通过上面对Beta版Raptor和正式版Raptor硬盘的综合评估,我们将正式版Raptor硬盘列为“STOL存储在线-推荐硬盘”!
产品类型:10k PRM IDE硬盘
市场定位:中低端服务器领域
建议零售价:160美元(约1310人民币)(36GB)

欢迎登录“硬盘大擂台”系统,硬盘比对任你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