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是指基于互联网等网络,通过虚拟化方式共享IT资源的新型计算模式。其核心思想是通过网络统一管理和调度计算、存储、网络、软件等资源,实现资源整合与配置优化,以服务方式满足不同用户随时获取并扩展、按需使用并付费,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等各类需求。
云计算被认为是继个人电脑、互联网之后信息技术的又一次重大变革,将带来工作方式和商业模式的根本性改变。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把以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加快发展云计算产业,将有力地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加速培育。
虽然云计算处在快速的发展当中,但从起步、研发、应用、推广等各个环节上来说,在中国的发展时间都比较晚,因此还面临着以下四大方面的问题:
1、云数据中心部署结构不够合理,资源利用率较低。统计显示,在规模结构方面,中国大规模数据中心比例偏低,大型数据中心发展规模甚至不足国外某一互联网公司总量,目前还没有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的建设。
同样内部云部署不仅仅是虚拟化那么简单,在一份名为《在企业内部实现云的好处》的报告中,Staten指出:“在结构上,内部云与当今公司横向扩展的虚拟化基础设施并没有什么区别。两者都是由在网格引擎或基于管理程序的虚拟基础设施上的大量x86服务器组成。”
但是内部云在几个关键要素上超越了虚拟化的基础设施。比如说,一个内部云能够让研发者通过自助服务门户将应用程序部署至云上,而无需与严格的管理员打交道。此外,内部云拥有一个自动工作量分配引擎,以确定新工作量的最佳安排方式,优化虚拟化计算资源池以为更多的应用程序腾出空间。
2、云服务能力亟待提高,配套资源匮乏。原信息产业部部长、中国电子学会名誉理事长吴基传表示,2011年全球云计算服务的市场规模接近900亿美元,但我国仅占到3%,而美国占比高达60%,欧洲也占到24.7%。尽管我国加大了云计算的投入,但我国云计算产业在全球发展中并不占优势。在全球24个国家云发展的环境调查报告中,我国综合排名第21位。国内云计算服务能力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公共云计算服务业的规模相对较小,业务也比较单一,配套环境建设落后。随着Google、Amazon等企业加速在全球和中国周边的布局,云计算服务向境外集中的风险将进一步加大。
3、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不够健全。在与云计算安全相关的数据及隐私保护、安全管理等方面,中国云计算产业生态有着较大缺失。同时,由于对安全的担心和其他顾虑,云计算服务在中国的使用率也比美国等发达国家要低。
而企业需要认识到在云计算架构中,数据是缺少法律保护的。一旦出现数据丢失现象,政府和民事调查机构可以搜查他们的SaaS服务提供商并扣押这些数据,而且事先不会通知企业。
“在云计算中,企业在数据被扣押之前根本无能为力,”安全咨询公司iSEC合伙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兼合伙人AlexStamos说。“企业甚至可能根本就无从知悉此事。因为法律没有要求SaaS服务商有通知企业的义务。事实上,很有可能是不允许它们通知客户的。”
此外,大多数SaaS和云服务商的EULA协议根本没有向客户承诺任何东西。在主张客户在与SaaS厂商签订服务协议时,务必要求服务商在涉及数据泄漏、数据丢失或其他需要恢复数据的灾难性事件中书面承诺可提供帮助。
4、云人才缺口,缺乏成熟商业模式。根据数据显示,中国云计算人才缺口达到百万级,2012年与云计算相关的职位增长超过150%。云产业生态需要IT和CT产业的融合发展,需要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建设,因此学科融合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
IDC的预测还表明,2012年有约170万的云计算相关岗位出现真空,而这方面的求职者也都缺乏云计算方面的实践经验,并且不具备完善的培训机制;值得警醒的是,到2015年,这个数字将有170万上升到700万,云计算产业面临着更大的人才缺口。
若以地区来看,亚太地区的云计算人才缺失要更加严重一些,根据IDC预测,亚太区的云计算相关人才需求年增长率将达到32%,超过欧洲、中东等地区8个百分点,到2015年的人才需求是230万。这其中,中国地区也占了很大比例,毕竟面对中国这个拥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市场,任何一家国际性的公司都不会错过踏足这片圣土的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