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芝25周年:见证笔记本发展的历史

当你走进笔记本卖场,东芝品牌很容易吸引人眼球,不论是年轻学生、普通工薪族,还是MM一族、商务白领,都能从东芝品牌中找到一款适合自己的产品。从沉稳的商务机到时尚的娱乐机,从便携的上网本到廉价的学生机,东芝在笔记本市场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品牌地位。然而回顾东芝笔记本品牌,从1985年的世界上第一台笔记本开始,它已经走过了辉煌的25年,25年的品牌历史沉淀,源自东芝在笔记本产品上不断技术创新,在市场策略上不断开创新思路,在售后服务上不断优化品质……总而言之,东芝笔记本旨在从超群性价比、时尚外观设计、高端专业性及多媒体影音娱乐出发,满足用户的无限需求。

一、1985年~1988年:从笔记本诞生到移动商用

谈到笔记本电脑的历史,大家都会不约而同想到“蓝色巨人”IBM和Compaq公司,早在1982年,Compaq公司推出了IBM兼容手提计算机,但重量达28磅(12.6千克),几乎无法被列为真正的笔记本行列,而IBM第一台内置电池的便携计算机(convertible 5140),却是在1986年推出的。在1985年,东芝推出的T1100便携电脑,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笔记本电脑,因为从便携性、部件标准化等方面,东芝T1100完全符合目前主流笔记本的设计标准,无疑,东芝T1100开创了笔记本电脑的先河。

东芝25周年:见证笔记本发展的历史

世界首款笔记本电脑:东芝T1100 采用标准贝壳式设计

从规格标准来看,东芝T1100采用了蛤壳式设计,机身大小为12×2×11英寸,整机重量为2.9千克,配备Intel 8086处理器、512KB RAM、3.5英寸720KB硬盘、9英寸单色显示屏,提供完整大小的82键键盘,内置调制解调器,装有MS-DOS操作系统,从这里可以看出,东芝此时就对笔记本市场趋势有预见性,因为为了控制整机大小和成本,并达到最好的平衡点,东芝T1100不得不采用低性能CPU,并放弃了内置电池的想法,目的是为了让这台电脑变得更便携,要知道,在那个年代,如此便携的电脑,对PC变革有多么深远的意义。

1986年,东芝推出首台采用16位处理器的笔记本:东芝J-3100GT,其采用主频为8MHz的80286微处理器,内存容量为640KB,硬盘容量为20MB,整机重量达到5.7千克,虽说机身显得很沉重,但标志着笔记本步入了16位运算时代,同时硬盘技术的引入,让笔记本的数据储存能力与数据计算速度大大提高,笔记本的用途也得到进一步开拓,为此在1987年,东芝推出了首台商用笔记本:东芝T1000,主频为4.77MHz的80C86处理器,拥有512KB内存、20MB硬盘和9英寸显示屏,由于重量仅为3.0千克左右,使得商务移动计算成为可能。

东芝25周年:见证笔记本发展的历史

首款16位处理器笔记本:东芝J-3100GT

二、1989年~1990年:笔记本从黑白进入彩色时代

毫无疑问,东芝T1100/T1000的诞生让笔记本有了一个标准化发展方向,例如,当前的笔记本厂商还在沿用贝壳式笔记本设计、液晶屏幕、简化排布的键盘,这就是东芝T1100被称之为第一台笔记本的真正原因所在。随后的90年代初期几年里,东芝有推出了多款“革命性”的便携电脑,第一台286便携式电脑、第一台386便携式电脑、第一台带电源控制便携式电脑、第一台带电池80386便携式电脑、第一台带TFT液晶显示便携式电脑、第一台486笔记本电脑等。

在1988年~1990年期间,东芝推出的最典型的笔记本还要当属DynaBook J3100 SS001,这是东芝在1989年推出的首款DynaBook系列笔记本,其采用80386处理器(32位微处理器),内含27.5万个晶体管,时钟频率为12.5MHz,内部和外部数据总线都是32位,地址总线也是32位,可寻址高达4GB内存,在性能大幅提升的同时,东芝J3100 SS001的重量却只有2.7千克,要知道,当前市售14英寸中低端笔记本的重量也就是这个级别,东芝在便携性的追求上确实难人可贵。更为重要的是,东芝已经开始根据顾客需求细分产品线。

东芝25周年:见证笔记本发展的历史

东芝首款DynaBook系列笔记本:J3100 SS001

进入90年代初期,笔记本电脑进入386时代,IBM、Compaq、Apple、NEC等公司也开始大力瞄准笔记本市场,东芝为了走在市场的最前列,东芝于1990年推出了第一款彩色屏幕的笔记本T5200C,该笔记本采用20MHz主频的80386处理器、2MB内存、200MB硬盘和10.5英寸STN彩色显示屏,屏幕分辨率为640×480,虽说东芝 T5200C让笔记本从此有了色彩,且东芝 T5200C机身重量达8.6千克,但至少可以肯定,从这个时候开始,东芝让笔记本从由单一黑白色变成了彩色,这无疑是一个划时代进步。

东芝25周年:见证笔记本发展的历史

东芝第一台彩色笔记本:T5200C

三、1991年~1993年:笔记本进入锂电池续航时代

虽说东芝 T5200C带来了彩色效果,但因STN显示屏色彩还原能力、对比度和亮度都比较差,为此东芝在1990年就启动了TFT液晶屏研发计划,并于1991年推出了第一款采用TFT液晶显示屏的笔记本:东芝T3200SXC,该笔记本采用Intel 386SX(20MHz)处理器、1MB内存和120MB硬盘,屏幕分辨率为640×480(VGA),重量高达7.9千克,到目前为止,TFT液晶屏仍旧在被广大笔记本厂商采用,这不得不让我们看到东芝公司的高瞻远瞩。

东芝25周年:见证笔记本发展的历史

东芝首款TFT液晶屏笔记本:T3200SXC

尽管东芝T3200SXC在显示技术上得到了认可,但重量仍然是一个问题,为了让将笔记本推进商业用途,东芝在1992年推出了TFT液晶屏的新一代机型:东芝T4400SXC,它采用了486SX 25MHz处理器、4MB内存和80MB/120MB硬盘,这意味着笔记本开始进入了486时代,首次让用户感觉到更快的运算效率,在显示能力方面,东芝T4400SXC采用256色8.5英寸TFT彩色显示屏,分辨率为640×480,色彩逼真,亮度很好,而且又节能,给用户来来前所未有的视觉享受,仅仅1年时间,东芝凭借T4400SXC赢得了笔记本市场领先地位。

东芝25周年:见证笔记本发展的历史

首款TFT液晶轻薄笔记本:东芝T4400SXC

值得称道的是,东芝T4400SXC是一款不折不扣的商用笔记本,其机身重量只有3.3千克,它完全具备了今天2000年之后主流笔记本的大部分体形,已经符合了人们对于笔记本在重量上的要求。由于便携性趋势越来越明显,厂商开始纷纷考虑给笔记本配上可长时间续航锂电池。

为此在1993年,东芝推出了第一台采用锂电池技术的笔记本:Portege T3400,其搭配的电池可使用6小时,配置4MB内存、120MB硬盘,且预装Windows 3.1系统,为了满足不同用户需求,东芝Portege T3400提供了黑白屏(2599美元)和彩色屏(3900美元)两个版本,鉴于Portege系列的成功,东芝将“Portege”系列产品一直沿用至今。

东芝25周年:见证笔记本发展的历史

东芝首款内置锂电池的笔记本:Portege T3400

四、1994年~1996年:从超小笔记本到多媒体时代

进入1994年,东芝迎来了笔记本发展的市场巅峰,数据显示,从1994年到2001年,东芝笔记本曾连续七年荣获全球销量第一,这些成绩归根于东芝在笔记本技术上的不断创新,例如在1994年,东芝推出世界上第一台采用移动奔腾处理器的笔记本:东芝T4900CT,配置Intel移动奔腾75MHz处理器、8MB内存、772MB硬盘、10.4英寸TFT彩色显示屏(分辨率为640×480),整机的重量为3.1公斤,这标志着笔记本开始全面步入奔腾时代,也为笔记本的发展树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东芝25周年:见证笔记本发展的历史

东芝第一款移动奔腾笔记本:东芝T4900CT

1995年,微软Windows 95的推出,让电脑开始有了可视化操作界面,PC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应用时代,各种多媒体应用也随时而来,但作为当时进行“移动存储”的载体,光驱数据交换必须要求电脑具有光驱,为此在1995年,东芝推出了第一款配置光驱的笔记本电脑:T2150 CDT,这解决了软驱读取数据带来的不便,同年,东芝又推出了第一款基于移动奔腾MMX处理器的笔记本:Tecra 730XCDT,处理器主频150MHz、16MB内存、2.02GB硬盘、12.1英寸 TFT显示屏,分辨率为640×480,10X CD-ROM,这使笔记本从纯商用开始涉足多媒体应用,走向了更为广阔的多元化市场。

东芝25周年:见证笔记本发展的历史

内置光驱的东芝Tecra 730XCDT

1996年,东芝推出世界上第一台超小型笔记本电脑:Libretto 20,该笔记本首次采用了AMD处理器(主频为75MHz的486DX4处理器),搭配8MB内存、270MB硬盘和6.1英寸 TFT显示屏,内置锂电池,使用时间3-6小时,整机重量仅为840克,体积为210×115×34mm,机身大约和A4纸的大小差不多,无疑,东芝Libretto将笔记本超便携化提升到了一个极限高度。1996年,东芝还推出了DynaBook Tecra 720CT,其采用英特尔奔腾133MHz处理器,具有32MB内存和1.2GB硬盘,12.1英寸TFT显示屏,该笔记本引用了扩展坞概念,可以与台式机实现联动应用,真正开启了多媒体互动应用时代的先河。

东芝25周年:见证笔记本发展的历史

重量仅为840克的东芝Libretto 20

五、1997年~2000年:东芝笔记本在中国独领风骚

数据显示,在中国市场,东芝笔记本在1997年至2000年连续4年独领风骚,在1997年,东芝推出了Libretto系列的第二款机型:Libretto 50,这款机型不仅在外形上设计上延续了其前辈Libretto 20小巧的特点,配备移动奔腾75HMz处理器、16MB内存、800MB硬盘和6.1英寸TFT显示屏,预装Windows 95系统,电池使用时间超过3小时,内置扬声器,是当时迷你笔记本重性能最强的机型。

东芝25周年:见证笔记本发展的历史

东芝第二代Libretto 50迷你笔记本

到了1998年,DVD数字视频光盘开始进入计算机多媒体领域, 为此东芝也把DVD引入笔记本电脑,即在1998年推出内置DVD光驱的Tecra 750DVD笔记本,让用户可以通过笔记本享受到高品质的DVD视频效果。同样在1998年,东芝还推出了两款具有重大意义的笔记本:Portege 300CT和DynaBook SS 3000/3010ct,其中东芝Portege 300CT首次采用了16:9比例的10.4英寸TFT显示屏,分辨率高达1024×600,而重量也仅1.7kg,即具有轻薄移动能力,又具有十分强的娱乐性能,令用户在视觉、感觉上更舒适。

东芝25周年:见证笔记本发展的历史

内置DVD光驱的东芝Tecra 750DVD

东芝DynaBook SS 3000/3010ct属于轻薄笔记本,具备10.4英寸SVGA显示屏,厚度仅为19.8mm,重量只有1.32公斤,这两款笔记本也曾经风摩一时,也让东芝在当年获得了好口碑。而为了让笔记本轻薄发挥到极致,东芝在1999年推出了全球最轻薄笔记本东芝Portégé 3400ct,以及世界上第一台低温多晶硅TFT笔记本Portégé 3020,和传统的TFT LCD相比,具有更薄、更轻的体型,表现上反应速度更快、分辨率高、亮度高、可视角度大等优点,同时耗电量也更低,为此获得了1999年度著名的IF设计大奖。东芝Portégé 3020也成为了轻薄笔记本市场的一个经典。总体来看,从1990年到2000年的十年中,东芝基本完成了整体产品线的布局,从而让其在笔记本市场占据高高在上的位置。

东芝25周年:见证笔记本发展的历史

东芝Portege 3000系列多晶硅笔记本

六、2001年~2004年:东芝创新不断,但市场失策

进入2000年,互联网应用出现高潮,多媒体应用走向成熟,PC技术也开始进入了一个更高阶段,笔记本市场出现严峻的恶性竞争局面,从2000年开始,东芝在笔记本产品上依旧不断创新,但由于市场销售策略失误,导致其市场地位一跌再跌,例如在中国市场,从2000年到2004年,东芝笔记本占有率就一路下跌,从2000年30%左右的占有率到2004年的不到10%,导致这种尴尬局面仅仅是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软驱”事件,此后,东芝笔记本在中国市场不但拱手让出老大位置,更先后被联想、IBM、Dell、HP等品牌超赶。

在产品策略上,仅2001年,东芝推出了多款革命性的笔记本,世界上第一台内置1.8”硬盘的超轻薄笔记本;Tecra 9000;世界上第一台Geforce2显卡笔记本:Satellite 2800;世界第一款内置的光盘刻录机的笔记本:DynaBook DB70P;世界第一台配置镁制外壳的笔记本:东芝Portege 4000,其中Tecra 9000定位于高端市场,超高的配置、超高的性能,甚至还支持蓝牙、无线网卡等时髦技术,但因价格太贵,并没有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即便是Portege 4000拥有全新的镁质外壳材质,同样因为成本过高而让其价格高高在上。

东芝25周年:见证笔记本发展的历史

东芝Tecra 9000轻薄笔记本电脑

2002年~2004年,东芝依旧走他自己的高端路线,导致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不断被别人超赶,毕竟在中国的消费人群里,廉价经济实惠才是最爱。2002年,东芝推出世界上最薄、电池使用最长的笔记本:Portégé 2000,该笔记本重量仅为1.18公斤,机身最薄处只有14.6毫米,并采用16MB独立显卡,成为当年市场中少有的轻薄高性能的佳作。2003年,东芝又推出了当时世界上最薄机型:Portégé R100,整体尺寸仅为286mm×229mm×14.9mm,而重量只有1.074公斤,东芝的确将轻薄笔记本带入新境界。但仅为“有钱人”打造的市场策略并不十分吻合当时的情况,为此东芝这几年在笔记本市场显得无比暗淡。

东芝25周年:见证笔记本发展的历史

东芝Portégé R100超薄笔记本电脑

七、2005年~2010年:时尚化、年轻化、个性化

进入2005年,笔记本市场竞争更加惨烈,东芝为了重夺霸主,已经在2004年改变了营销策略,将笔记本设计得更加时尚,为此我们看到,2005年开始,东芝笔记本表现了色彩缤纷、时尚绚丽的风格,年轻化、时尚化、学生化开始深入人心,并且价格上也有了很明显的降幅,2005年4月,东芝发布了其20周年纪念版笔记本:libretto U100,其采用复古7.2英寸设计,配备Pentium-M 733处理器、256MB DDR内存及60G硬盘,在追求极限小巧的同时,也不忘性能上的保持,虽说U100并不是为了希望得到多少市场销量,但它的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实际价值,毕竟东芝此刻满怀东山再起的信念。

东芝25周年:见证笔记本发展的历史

东芝U10020周年纪念版笔记本

从中国市场占有率看,2005年东芝笔记本中国市场份额只有大约6%,华硕、联想、戴尔等排名前5位的笔记本厂商占据65%以上的市场份额。但据IDC数据统计,东芝2005年在全球笔记本市场销售排名第3位,但是在中国仅在第10名左右,这不得不让我们看到,中国市场是最大的消费地区,恰恰中国消费者追求的是性价比,东芝此前一味追求所谓的“技术创新”在中国市场并不那么受欢迎,为此在2005年,东芝笔记本在业界首创使用LED背光技术显示屏,目的是为了让笔记本更轻薄、更省电、更廉价。

东芝25周年:见证笔记本发展的历史

东芝Portégé R200系列轻薄笔记本

在2005年~2006年,东芝推出了两款重量级产品:当时最轻薄的Portégé R200系列和第一台HD DVD-ROM笔记本Qosmio系列,其中Portégé R200系列最薄仅有9.9mm、最厚不过19.8mm,重量只有1220克,当时堪称是12英寸笔记本中的轻薄之冠。而Qosmio系列的推出,让东芝从此有了一个新的“影音概念”,此后在2007~2008年,东芝分别推出了Portégé R500内置光驱型轻薄笔记本和四核动力的Qosmio G50多媒体笔记本,目的是为忙碌、时尚的现代人提供一个充分享受个性化生活、工作的自我空间。

东芝25周年:见证笔记本发展的历史

东芝Qosmio系列多媒体笔记本

2009年,东芝迎来了一个不错的业绩,原因是推出了新一代炫彩笔记本电脑系列,让年轻一族、白领商务从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这个时候,东芝可以在技术上继续大展拳脚了,特别是进入2010年后,笔记本市场开始演绎一场人性化时尚的变革,例如Portege M780平板笔记本不仅采用了酷睿i5或i7处理器,320GB或128GB固态硬盘,且配备防水键盘、1米跌落防护、屏幕多点触摸、屏幕旋转等功能,真正开启了商务娱乐的一个全胜时代。回顾东芝笔记本的25年发展历史,有过辉煌,有过坎坷,但它见证了笔记本的发展历史,也给消费者带来了众多经典产品,如今,东芝笔记本正在迈向一个新的发展启动。

东芝25周年:见证笔记本发展的历史

东芝Portege M780平板笔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