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与激情》是很多人都喜欢的电影,弯道超车更是其每部中必用的桥段,虽情节老套但却屡试不爽,几乎是每部中最扣人心弦的环节。在后PC时代,很多企业都面临着新的挑战,戴尔“图谋”私有化转型,惠普的在“犹豫”徘徊中前行,Intel正疲于应付ARM对Wintel的“第三者插足”,等等。可以说,如今很多IT厂商都面临着转型。
转型,意味着变革。IT厂商要转变发展理念,打破模块化的发展路径依赖;转型,同时意味着新生。IT厂商要从转型中寻找到企业新的增长方式;转型,还意味着痛苦。IT厂商要支付转型期间的成本和代价。如何顺畅的、勇敢的去承受、去化解、去过度这段转型期,将是这些IT厂商在后PC时代面临的最大挑战?
转型,就想弯道超车,但难免影响企业的发展速度,这是很多企业的难言之隐。转型难免对企业的短期利益造成影响。但不转型,在后PC时代的冲击下,IT厂商很难跟上时代的潮流,很可能被市场淘汰。与其一拖再拖,与机遇擦肩而过,IT厂商不如大刀阔斧、壮士断腕的进行转型,为赢得企业未来发展搏一搏。
弯道超车实现超越
要想弯道超车。企业首先必须抓住时机,从哪入手转型?就如赛道一样,只有抓住了弯道的机会,才会有超越机会;其次,企业还选准方向,选择合适的路线才能稳准狠的实现超越;当然,转型离不可强大的决心,只有下定决定,上下齐心,才能避免企业转型的不彻底,防止由于形势好转,转型决心动摇的情况出现。
转型,并不是第一天开始。在IT历史的进程中,有很多转型成功上演弯道超车的例子,如苹果、三星的破而后立,IBM的壮士断腕,亚马逊的另辟蹊径与谷歌的软硬兼施等等,这些都是IT厂商转型的前车之鉴。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这些厂商是如何实现弯道超车的呢!
壮士断腕式的转型的企业,我们就来谈谈IBM。IBM在2005年出售全球PC业务成就了当时联想集团的“蛇吞象”,同时也将自己的重点业务开始向企业级服务器、存储、大型机方面转移,成就了如今的“蓝色巨人”。 壮士断腕型:IBM不断寻求创新和变革
壮士断腕型:IBM
2004年,IBM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一方面PC业务被戴尔、惠普相继超过,一方面小型机销售遭到x86服务器的挑战。IBM不得不认真思考IBM转型之路,胜者获得弯道超越的机会,败者则可能淘汰出局。
在2005年出售PC业务被外人看来是一个非常冒险的举措,但是在八年后的今天,我们不得不为IBM当初的明智之选拍案叫绝。让我们来看一下当初跟IBM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惠普和戴尔吧,惠普一直深受PC业务的困扰,裹足不前;戴尔则开始进行私有化转型,但磕磕绊绊。而如今的IBM已经走出了低迷期,目前股价已几乎达到了2009年低潮时的2倍。
IBM为何如此成功呢?翻看IBM公司的发展史,我们不难看到,其在历史上已经上演多次成功转型。业界都惊讶于IBM为何总能“先知先觉”、“力挽狂澜”,难道真像其一直宣传的拥有“智慧运算”。其实,翻看IBM公司的履历,追求创新和变革一直是企业不变的发展策略,这也是IBM一直转危为安的最佳利器。
破而后立型:引领时尚的弄潮儿苹果、三星
如果评选谁是后PC时代最大的受益者,那么非苹果、三星莫属了。也是这两家公司的崛起,促使智能终端设备风行,使得众多PC厂商不得不面临转型的境地,可以说苹果和三星是后PC时代主要的缔造者。
破而后立型:苹果和三星
在PC时代,苹果和微软曾经也有过并驾齐驱的时候,特别是在图形图像处理领域,苹果电脑一直占有非常大的优势,但在那个Windows统治的时代,苹果公司也不得不避其锋芒,甚至在1997年是靠着微软一笔1.5 亿美元的投资才得以幸存的小公司,是如何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高科技企业呢?
苹果在当时已经到了非转型不可的地步,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在当时看来并不实用的ipad、iPhone、iPod等产品在后来风靡全球呢。这不是不说当时苹果公司转型的决心,在面对微软全面败北的时候并没有彷徨失措,而是打破常规,抓们专注移动终端设备开发,独树一帜,采用全新的理念引领者移动时代新潮流,掀起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新篇章。
与苹果公司非常类型的还有韩国的三星,企业引领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发展。
提到三星,你会想到三星的什么产品?手机、平板、SSD、显示器等等,可以说三星如今是一个产品线覆盖面非常广的企业,但在两年前,你会想到三星会成为能够跟苹果公司对抗的IT巨头吗?
可能有人会说三星并没有成功引领过哪一股技术潮流,但是每一股技术潮流中却又少不了三星的影子,手机、平板、SSD、智能电视,这些我们都能看到三星矫捷的身姿,我们不得不佩服三星公司极其敏锐的洞察力。
软硬兼施型:让停滞继续向前的谷歌
在PC时代,熟悉互联网行业的人一定对谷歌印象深刻,但是对那时候的谷歌的印象我相信大多数人只是停留在Gmail、搜索引擎等产品上。那时候的谷歌跟PC领域似乎并不搭边,更多的时候只将谷歌定义为互联网公司。
软硬兼施型:谷歌
谷歌在PC端的业务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然而当其业务再想更进一步的时候,其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如何从一个互联网公司去跟跟传统PC厂商争夺市场。技术上的鸿沟是很难逾越的,像IBM、微软、苹果等在PC方面都用了多年的侵润才取得了如今的成就。谷歌如果自己研发则面临巨大的挑战。
收购兼并一直是很多企业快速提升自己技术实力的常用手段。谷歌的收购并不少,但是对其整体阵列影响最大的两次收购相信大家都会有耳闻:软件方面收购Android、硬件方面收购摩托罗拉。
软件方面,收购Android,让谷歌在移动操作系统上已经跃居第一位,而且如今已经围绕Android操作系统打造了属于自己的后PC时代的产业链。
硬件方面,收购摩托罗拉,让谷歌也“硬”气起来,让谷歌在硬件技术方面也有了多项重要专利,为谷歌在后PC时代移动设备方面有了很大的依靠。
另辟蹊径型:漫步云端的亚马逊
我们来看一下另辟蹊径型的厂商,那就是当年靠卖图书发展起来的国外知名电商网站亚马逊,从当年的单一的购物网站发展为云计算领域的领头羊,亚马的逊转型是经过了漫长的尝试和不断的摸索出来的。如今其在美国的火热程度甚至超过了PC时代一些老牌的厂商。
另辟蹊径型:亚马逊
电商网站是人们对亚马逊最早的定义,然后随着网站的经营范围逐渐扩展,交易量成倍增长,连续促销活动等对亚马逊原有的IT基础架构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需要不断升级IT基础设施来满足高峰的访问需求,但是当促销高峰过后,原有的IT基础设施又会出现一大部分的资源限制,这对企业来说,是资源浪费。
针对这种资源浪费情况,亚马逊另辟蹊径,为了将这些资源利用,获得更大的利益,亚马逊决定将这些平时限制的服务器、存储、网络设备租赁出去,这样亚马逊就获得了一定的收入,而由于客户的使用情况并不集中,并不会影响亚马逊电商网站的交易情况。
这就是亚马逊云计算业务的由来,这种情况不但避免了资源的浪费情况,同时也为亚马逊带来了丰厚的利益,在2012年,据统计亚马逊云计算的收入高达2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