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类布线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综合布线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集通信、计算机网络技术于一体,是智能建筑和建筑群的信息基础,它能够支持语音、计算机网络、防盗报警、公共广播及舞台音影、门禁/对讲/一卡通、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等等诸多系统的传输需要,并为这些系统的信号传输提供灵活方便的解决方案和统一的物理网络平台。给用户带来灵活方便的同时带来不错的经济效益。

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网络已逐渐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需求,而综合布线是信息网络实现的基础部分,是现在和未来通信系统的有力支撑环境。因而,综合布线为网络应用提供高性能的解决方案,避免硬件资源重复浪费,充分发挥结构布线的优势。

对于信息网络开通前的工作,重点在于要保证施工期间布线的质量。这是网络健康运行的前提条件,而很多业主的网管人员有可能更多关注网络运行的设备,并不直接参与布线阶段的工作。

大多数单位将布线归于基建项目,这样容易造成工作衔接上出现问题。对于布线来讲,布线产品厂商通常都提供十五年至二十年质保,而保证质保的前提需要做到两点,第一、工程需要由有厂商认证的工程师参与设计、施工。

第二、必须按照国际和国内标准对每条链路进行认证测试,每条链路必须要有测试报告。所以保证布线的质量主要在于布线系统的施工质量。

1.综合布线施工的主要步骤

综合布线施工的主要步骤是:

(1)勘察现场,包括走线路由,需要考虑隐蔽性,和对建筑破坏(建筑结构特点),在利用现有空间同时避开电源线路和其他线路,对线缆等的必要和有效的保护需求,施工的工作量和可行性。

(2)规划设计和预算,根据上述情况确定路由并申请批准,如需要在建筑物重要承力位置进行打眼和开槽工作时需要向项目管理部门申请,否则违法施工法规等。整个施工方案及破坏程度说明应经甲方及管理部门批准。在正式的有最终许可手续的规划基础上,计算用料和用工,综合考虑设计实施中国的管理操作等的费用提出预算和工期以及施工方案的安排。

(3)指定工程负责人员和工程监理,负责规划备料,备工,用户方配合要求等方面的事宜,提出各部门配合的时间表,负责内外协调的施工组织管理。

(4)现场施工,随工测试抽检,制作布线标记系统,布线的标记系统要遵循《商业建筑电信基础结构的标签标识参考指南》,标记要有十年以上的使用期。

(5)现场认证测试,制作测试报告。

(6)验收,制作存档文件,在上述各项环节中必须建立完善的文档,做存档文件的一部分。

2. 线缆的铺设

在综合布线系统中,绝大部分的布线及预埋管线是与土建施工同时完成的,线缆通过预埋管线、线槽铺设到各个房间。如果当施工完成或网络运行时,才发现线缆引起故障,这时候修复故障的代价将十分巨大,甚至会影响整个项目的工期及交付。所以最佳的办法就是把线缆故障消灭在施工之中。为了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必须在施工过程中使用线缆测试仪及时做好线缆的测试,测试线缆的基本安装情况及性能指标。通过测试可以及时发现链路中存在的和潜在的各种故障。

2.1 常见的线缆故障

据资料统计,约50%~70%的网络故障与线缆有关系。这里面涉及到线缆本身产品的质量和安装质量,这两者都直接影响到网络的可靠性。所以在项目采购产品时必须选择质量可靠,认证齐全的产品,在施工时要注意施工规范性操作。

网络电缆故障有很多种,概括起来可以讲网络电缆故障分为连接故障和电气故障两类。连接故障多是由于施工的工艺或网络电缆的意外损伤所造成的,如接线错误、短路、开路等;而电气特性故障则是电缆在信号传输过程中达不到设计要求。

影响电气特性因素除了电缆本身的质量外,还包括施工过程中电缆的过度弯曲、电缆捆绑太紧,拉伸过度和靠近干扰源等。

2.2 测试的标准及参数

一般布线测试按照测试的难易度一边分为验证测试、鉴定测试和认证测试3个类别、其中的认证测试按照测试参数的严格程度又被分为元件级测试、链路级测试和应用级测试。布线测试按照测试对象、工程流程和测试目的可分为选型测试、进场测试、监理测试/随工测试、验收测试/第三方测试、诊断测试、维护性测试等。

而测试标准通常采用TIA 568B标准,ISO/IEC 11801:2002 标准。标准全面包括了线缆布线的现场测试内容、方法及对测试仪器的要求。测试主要内容包括下列测试参数:

1)线图/线序图(wire Map)

接线图是验证线对连接正确与否的一项基本检查。在布线施工过程中,由于端接技巧和放线穿线技术差错等原因,会产生开路、短路、反接/交叉、跨接/错队和串扰等接线错误。当出现这些错误的时候,一般测试设备都可以很容易的发现,测试技术也非常简单。

2)长度

这项检查主要检测链路的物理长度,测量仪器通常采用TDR(时域反射)测试技术来测量线缆长度。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TDR的精度很难达到2%以内,而且NVP(额定传输速率)值不易准确测量,故通常多采取忽略NVP影响,对长度测量值加上10%余量的做法,根据所选择的测试模型不同,极限长度也少有不同,这里就不做复述了。

3)衰减

在TIA 568B中衰减已被定义为插入损耗。当信号在线缆中传输时,由于遇到各种“阻力“而导致传输信号减小(衰减),信号沿电缆传输损失的能量被称为衰减。一条链路的衰减是线缆和布线部件(接插件等)的衰减的总和(总插入损耗)。通常来说线缆越长,链路的衰减就会越明显。当信号衰减到一定程度后,强度会变得很弱,这将会引起链路传输的信息不可靠。

4)近端串音

主要检测双绞线链路中从一对到另一对线的信号干扰噪声。这个参数是决定链路传输能力的最重要的参数,会随着传输速率的增加而增大,它与布线的走向、线的端接、干扰源的隔离等诸多因素有关其单位是分贝(dB),主要表示传输信号与串扰的比值,绝对值越大,串扰越低。

2.3 打线的常见错误

打线常见的错误有开路,短路,反接,串绕。开路一般是在压接时,绝缘层未能刺破,导致铜缆导体未能与模块IDC端子接触,未形成良好的通路。而短路情况是属于线缆形成了环路导致错误的。

反接的情况比较复杂,一种错误是一对线中的两根交叉了,如1对应2,2应对1,另一种错误是跨接,如一端1、2对应到另一端的3、6。造成这样错误的原因有两种一是线缆的一端 使用了T568A标准,而线缆的另一端使用了T568B标准。

二是在网络的实际应用中,有时需要使用这种跨接线(也叫交叉线)。在网络设备同层(网络协议)设备进行直接连接需要使用跨接线。例如PC与PC,集线器和集线器,交换机与交换机,路由器与路由器之间互联需要使用这种连接方式。由于现在大多数交换机和路由器等网络设备能智能识别对端设备,可以自动将接线的线对对调过来。

最后一种错误就是串绕。通常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1、2为一对,3、4为一对,5、6为一对,7、8为一对。而在网络通信的时使用1、2和3、 6,而不是3、4。这种错误的接线是无法用眼睛或万用表来检查出来的,因为其端至端的连通性是正常的。而这种错误接线的最大危害是会产生很大的近端串扰。这种连接它不会造成网络不通,而是使网络运行速度很慢,时通时断,达不到协议规定的速率。这些属于软故障,当网络运行后检查起来和麻烦。

3.布线施工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1)当电缆在两个终端有多余线缆时,应按照需要的长度将其剪掉,而不应将其卷起来并捆绑起来。

(2)电缆的接头处反缠绕开的线段距离不应超过2cm。过长会引起较大的近端串扰。

(3)在接头处,电缆的外保护层需要压在接头中而不能再接头外。因为当电缆受到外界的拉力的时候受力部分应该由整个电缆承受,否则受力的是电缆和接头连接的金属部分。

(4)在电缆接线施工时,电缆的拉力是有一定限制的。一般为9Kg左右。需要和电缆的供应商确认其拉力。过大的拉力会破坏电缆的对绞,从而降低线缆使用性能指标。

4.六类布线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1)因为6类铜导体通常比5类线粗,加之有些厂家由于技术原因要在线对中增加十字骨架,确保达到六类线标准规定性能指标。所以六类线缆的外径要比一般的5类线粗。为了避免线缆的缠绕(特别是在弯头处),在管线设计时一定要注意管径的填充度,根据GB50311-2007标准规定缆线布放在管与线槽内的管径与截面利用率,应根据不同类型的缆线做不同的选择。

管内穿放大对数电缆或4芯以上光缆时,直线管路的管径利用率应为50%~60%,弯管路的管径利用率应为40%~50%。

管内穿放4对对绞电缆或4芯光缆时,截面利用率应为25%~30%。布放缆线在线槽内的截面利用率应为30%~50%。通常内径20mm的线管里面已放2根六类非屏蔽线为宜。

(2)桥架设计合理,保证合适线缆弯曲半径。上下左右绕过其他线槽是,转弯坡度要平缓,考虑两端线缆下垂受力后是否还能在不压线缆的前提下盖上盖板。

(3)6类安装过程中主要是注意拉力的控制,对于带卷轴包装的的线缆,建议两头至少各安排一名工人,把卷轴套在自制的拉线杆上,放线端的工人先从卷轴箱内与拉出一部分线缆,供合作者在管线另一端抽取,预拉出的线不能过多,避免多根线在场地上缠结环绕。

(4)拉线工序结束后,两端留出的冗余线缆要整理和保护好,盘线时要顺着原来的旋转方向,线圈直径不要太小,固定在桥架、吊顶或纸箱内,做好标注。

5.结束语

综合布线系统的施工应该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方案。首先应对对象有一个比较准确的15年用户需求和环境干扰的预测,同时也要对智能大楼的其他内容作必要的调查研究,选出需要与中和布线系统的类别与各有关通信系统相适应。

在综合布线施工过程中,必须使用电缆测试仪及时做好电缆的测试工作,发现问题就随时纠正,以保证所完成的每个连接的正确性。为工程的合格验收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