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发展待破技术屏障

云计算在业界来说早已不是一个新的名词,国外大型IT公司也早已推出各类云服务,国内相关行业也正在持续推进当中,对于它而言,当前最重要的是如何更好的应用云计算这一新兴技术。

目前,虽然对IT服务的需求急剧上升,但在IT预算方面却一直保持相对平稳。此外,当今的IT部门还必须负责管理包括日益复杂的物理设备、虚拟化的基础设施、云计算、主机系统,所有这些都需要优化,以便为企业的关键业务应用程序提供支持。

糟糕的性能往往是与服务需求的增加相关的。有时,一个“黑色星期五”事件就能造成需求的突然增加;而其他时候,性能问题也在随着时间的推移上升,服务需求缓慢增长,直到达到一个临界点。在任何情况下,性能问题追根溯源是不理解在持续的基础上积极管理计算能力。

在此之前,IT部门总是通过在需求高峰时期过度供应的基础设施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是一种非常昂贵的管理数据中心的方法。没有任何企业能够承担大量闲置的服务器成本。此外,尽管部署虚拟化有助于提高物理服务器的利用率,但一台虚拟化的服务器的平均利用率仍然维持在20%至30%的范围内,这意味着系统仍未得到充分利用。

在今年1月份发布的《云计算技术与产业白皮书》当中,云产业联盟明确指出,中国云计算的发展面临以下挑战:一、云数据中心部署结构不合理,资源利用率较低。目前还没有实现集约化、规模化建设。一些地方投入巨资建成了所谓“云清洗”系统,资源利用率不足,云计算中心成了给政府贴金的“形象工程”和“卖地工程”。一些地方缺乏对云计算的系统化认识,缺乏技术研究和项目建设经验,存在一哄而上、投资过热的情况。进一步合理规划非常重要。

二、云服务能力亟待提高,配套资源缺乏。国内云计算标准规范、第三方评估认证审计等配套支持环节的不足。

三、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不够健全。身份认证、授权于访问控制、责任认定、安全与隐私等技术问题还处于探索阶段,成为中国云计算产业生态的缺失。

四、云计算人才缺口大,缺乏成熟商业模式。据统计,2012年,与云计算相关的职位增长超过150%。云计算市场上鱼龙混杂,规模大、可信赖的服务提供商和行业普遍认可的成功应用实践案例匮乏,制约了产业规模的扩张和进一步有序发展。

同时对于我国来说,展望未来,云计算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领域,在政府、企业、市场多方的持续关注和投入下,在产业链各环节的共同推动下将迎来更加蓬勃的发展。2013年中国云计算产业也将围绕创新、融合、普及三大关键词发力。

一是创新,即企业云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将取得新的突破。我国目前在一些云计算关键核心技术与产品方面,与领先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大差距。未来国家对技术创新的扶持将进一步向企业倾斜,从而激活企业创新动力、缩短新技术产业化周期。我国云计算产业也将重点在高性能计算、高端容错服务器、海量数据存储与智能处理、数据中心节能、增强虚拟现实、企业级云应用等方面取得突破。

二是融合,即云计算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其他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未来云计算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其他新一代信息技术将更多的呈现融合发展态势。对大数据的处理、分析与优化结果,又将通过云服务的方式反馈或交叉反馈到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数字家庭、社会化网络等应用中,进一步改善使用体验,并创造出巨大的商业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三是普及,云计算将越来越趋向于以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方式,普遍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而信息化必将由此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方向和新动力,云计算则是未来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模式。在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领域,云计算将帮助企业降低IT运维成本、提升设计研发能力。在交通、医疗、教育等领域与城市生活和社会管理广泛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