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将迎来首都图书馆百年纪念,随着云计算、物联网技术向现代城市的渗透,以物联网技术为新一代基础设备的中国公共图书馆业,正在迎来新一轮的战略发展机遇, “美丽”公共图书馆将为市民提供更好的民生服务。
“十二五”时期,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两大战略任务之一是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而“美丽”公共图书馆的梦想之一就是实现同城通借通还的公共文化服务,全国已有城市率先试运行同城图书通借通还,以北京为例,2013年是首都图书馆100周年纪念,届时北京将建成100个通借通还的图书点,市民在家门口既可以随时借书、还书,集合了绿色儿童网吧、电子杂志报纸阅览器、社区文化频道等在内的数字共同图书室将达到300家。而图书同城通借通还的基础之一,就是基于物联网的新一代信息技术。
物联网技术支撑新型公共图书馆服务
实现图书的同城通借通还,需要能在任何一个联网的图书馆实时查询每本图书的信息,并能随时追踪其去向;同时,在一些城市试运行通借通还系统之后,市内大中型图书馆的很多书流入到了各个社区图书馆,导致部分社区图书馆藏书数量陡增,难以承受。有的社区图书馆不得已用面包车将书送回市图书馆,通借通还所带来的物流问题尚未能系统解决。因此,公共图书馆需要借助更加先进的技术实现对图书的管理与追踪,条码、RFID、GPS等物联网技术正在成为通借通还系统的必备要素,以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以支撑整个系统。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在这些新技术支撑下图书借阅的全过程:首先,图书馆要为每一册书籍植入条码或RFID芯片,并将其信息录入系统,条码和RFID就好比它们的“身份证”;其次,读者需要借阅时能够在任何一家联网的图书馆快速检阅到该书籍的基本信息,并定位到具体位置,在哪个书室、书架上存放;随后,通过图书馆之间的物流系统,在读者预约的日子送达离读者最近的社区图书馆,甚至未来还可以支持读者的网上预约,最终将书籍送达读者提供的家庭或其他地址;当读者阅读完毕,可以到任何离他最近的社区图书馆还书,或是在类似银行ATM机的终端上24小时自助还书。
这样的场景看起来有些像未来世界一般,但其实触手可及。目前成熟的商用技术完全足够支撑起一个完整的、端到端的现代图书管理系统。作为条码、RFID及GPS 技术的全球领先供应商,斑马技术大中华区总经理吴坚表示:“斑马公司基于当今物联网的新发展要求,并不断为公共服务以及消费者带来创新的解决方案,将实现图书物理资产变为数字资产并使其具有虚拟标识。使用全新的技术,将在提高图书馆员工作效率及图书馆服务质量、改善借阅者服务体验、帮助图书管理与追踪、图书馆图书库存管理和资产的再投入等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
公共图书馆的新技术战略
根据斑马技术和Forrester咨询公司最近联合发布的《通过可视化提升价值:2012 年企业物联网采用概况》调查显示,中国正在引领全球物联网实施进程,近60%的中国受访企业表示将在未来一年内实施物联网解决方案,而全球只有30%的企业计划于未来一年内实施物联网解决方案。虽然公共图书馆在现代城市运营中的地位还处于发展阶段,但随着物联网对公共图书馆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将直接提升市民对现代城市服务的体验。
早在20世纪60年代,欧美国家的公共图书馆就开始以战略规划为工具,审视图书馆的内外部环境,阐述社会使命和价值观,向政府与公众传达图书馆的服务理念与社会价值。成立于1944年的美国公共图书馆协会更是在2005年通过了《公共图书馆协会战略规划》,它们在制定战略规划时,会同时考虑社会未来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关注那些能够影响到方向选择的大量战略性问题,其中对新技术的采用也是重点内容之一。
国内有不少公共图书馆已经开始采用部分物联网解决方案,如利用条码或RFID标签实现对图书的分类管理,解决了书籍管理单据多、盘点工作繁重以及账、卡、物不符的问题,也有不少公共图书馆已经上线了通借通还系统,但将条码、RFID与GPS技术相结合深入用于图书管理、通借通还等各个环节的案例寥寥无几。斑马技术正在与国内合作伙伴携手努力提供完整的、端到端的现代图书管理服务系统。
实现社会价值最大化
同时,随着中国出版业的快速发展,新书的出版与发行越来越容易,人们获取新书的渠道也越来越方便,如此蓬勃的出版业很容易让人们忽视公共图书馆的重要性。但实际上公共图书馆除了方便市民获取各类书籍、尤其是馆藏的经典书籍,它还发挥着引导社会价值观的作用。
作为条码、RFID及GPS 技术的全球领先供应商,斑马技术大中华区总经理吴坚表示,“在中国大力发展现代城市服务,走向‘美丽中国’梦想的过程中,现代图书馆作为一种先进的文化组织管理技术日益引发人们的关注。提升公共图书馆服务,已经纳入许多城市的发展重点。当前,中国的公共图书馆需要建立全面、完善、有效、快捷的现代公共图书馆管理及服务体系。斑马技术以富于创新的技术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实现高效识别、跟踪和管理重要资产的部署,进而显著提高业务效率。我们对公共图书馆提供的解决方案可以帮助城市管理者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业务效率,并能实现更领先的创新公共文化服务。”
未来图书馆将会被打上技术的烙印,图书管理员们将被视为新技术专家,而公共图书馆也会因此成为一个充满激情的文化与创新场所。中国公共图书馆的建设需要在战略角度从多个层面切入,在考虑图书馆社会价值的同时,积极采用最新技术,为市民提供更为人性化的阅读体验,从而将公共图书馆的社会价值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