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有云服务的成功或者失败的关键在于:与企业内部数据中心提供的服务相比,它们是否能够提供相等或者更好的高水平性能、安全性和可靠性。
Gartner预测,在2013年,全球公有云计算市场将达到1310亿美元,而去年仅为1110亿美元。为了向市场提供所需的性能、安全性和可靠性,云服务供应商正在迅速建立虚拟化多数据中心服务架构,或者说“没有围墙的数据中心”。
云服务供应商通过云计算编排软件来联合企业客户和云服务供应商的数据中心,这样,所有的计算、存储和网络资产将被作为单个虚拟存储池,工作负载和相关存储的位置、迁移和互联都将得到最佳处理。这种“没有围墙的数据中心”架构为IT提供了极大的操作灵活性和敏捷性,通过透明地利用企业内部和云计算资源,来更好地响应和支持业务活动。事实上,内部研究表明,与隔离的供应商数据中心架构相比,这种架构能够帮助提高35%的资源利用率。
然而,这种架构也面临着挑战。企业和公有云之间工作负载的迁移增加了这两者以及供应商数据中心集群之间的流量。此外,放置在骨干网络上的事务负载(包括自助客户应用程序操作—创建应用程序、调整其大小或者删除,以及特定的供应商操作)将对流量和模式带来可变和不可预测的影响。为了适应流量的这种变化,供应商通常会超额配置骨干网络来处理这些高峰流量,这是低效而昂贵的方法。
实现按需性能
在未来,供应商将不再需要过度配置网络,他们将采用智能网络——在需要时,智能网络能够从共享资源池来分配带宽。这种软件定义网络(SDN)框架包含基础设施层—传输和交换网络元素;网络控制层(或者SDN控制器)——配置基础设施层来适应服务需求的软件;以及应用程序层—确定所需网络连接的服务创建/交付软件,例如云计算编排器。
SDN使得云服务从按需性能中收获益处成为可能
逻辑集中化控制层软件是按需提供性能的关键所在。这种配置允许编排器请求对这些资源进行分配,而不需要了解底层网络的复杂性。
例如,编排器可能会简单地请求两个不同数据中心的指定主机之间的连接,来处理1TB的传输–最低速度为1Gb/s,数据包投递率达到99.9999%,时间为1:00 am到4:00 am。这个SDN控制器首先会根据其政策数据库来验证该请求,执行路径计算来为该请求寻找最佳资源,并且协调这些资源的配置。随后,它会通知云计算编排器,让其发起跨数据中心的传输。
这种方法的优势包括成本节约和运营效率。与过度配置相比,以这种方式来按需提供性能能够降低高达50%的云计算骨干容量需求,同时,自动化简化了规划和操作,并减少了与之相关的成本。
网络控制和云计算应用程序层也可以“联手”来优化服务生态系统。网络控制层能够看到所有现有连接、预计连接和未分配资源,使之可以找出一条可行的路径—即时在最短路线中的节点或者链接拥塞。
在应用程序层的云计算编排器能够了解所有跨数据中心工作负载需求,并可以选择目标数据中心和日程安排传输来最大限度地发挥云服务性能。通过与网络控制层的通信,它可以选出连接配置文件、时间窗口和成本的最佳组合。
没有围墙的数据中心:智能网络+云计算
公有云服务能够为企业带来很多优势,然而,数据中心之间的企业网络以及从数据中心到云计算,都需要得以改善,才能让云服务的承诺变成现实。“没有围墙的数据中心”架构利用SDN方法来链接物理、虚拟和云计算资源,这种架构可以帮助企业理顺需求曲线以及按照企业需求来部署新服务和应用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