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没有想象中的便宜
从云计算进入人们视野的那一天起,“降低企业成本”一直是这个概念最吸引企业的地方。目前业内常用公有云和私有云来分指两种云服务,简单来说,公有云是在互联网上向所有网民提供云计算服务,Google、阿里云、腾讯、亚马逊等等均属此种;私有云是指在一个企业内部提供云计算服务,资源池放在企业内部,或者由运营商建造,整体租给某个企业。
对于国内的中小企业而言,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是成本。相比较企业自建私有云,公有云无论是在收费或者是技术难度上,门槛更低。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目前提供公有云的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开源自建平台自己开发虚拟化软件,这一种成本更低,另一种是购买商业软件,由已有商用软件来帮助解决问题。
在国内,阿里云、盛大云两大巨头走的是开源平台模式,尤其是阿里云所有的平台、虚拟化软件全部都是自己的技术人员把原有开源的软件代码重写后完成自有软件,这一点和亚马逊发展模式是相同的,从成本角度考虑,开源平台收费更低,对于中小企业、创业企业更有吸引力。而另一种购买商用软件搭建平台的模式相对更为高端,这类在运营商中较为常见。以电信IDC为例,他们的公有云服务分为不同层级,其中面向金融证券类用户的定制云等级堪称私有云,收费也相对高些。
为了节省开支,大多数企业选择公有云。但某种程度而言,“公有云传说中的低价其实并没有那么便宜,故障带来的损失无形中就已经抬高了成本。”
据了解,公有云宕机对于游戏类厂商造成的损失最为明显,对于一些热门游戏而言,其一天充值就能达到100多万元,一旦宕机,损失远远高于租赁公有云上省下的成本。针对这些问题,阿里云方面目前采用的都是统一的赔偿标准——免费延长使用云的期限,但事实上,正如郑瑞生坦言,他们宁愿不要赔偿,也希望能有更加稳定的服务。
成本压低导致故障多
事实上,想要有稳定的服务代价并不便宜。一位业内人士认为,不管是阿里云,还是亚马逊的公有云服务,他们自建开源平台,以降低成本为主要目的的做法,势必会遇到各种故障和不稳定性,“比如普通机房断电、硬盘损坏、备份失败,这些都有可能发生,解决的方法也各有不同。因为阿里云或者是类似企业主要是从成本角度考虑,因此难免会影响解决问题的速度和质量。”
在这种背景下,稍有实力的企业并不真正看好便宜的公有云。据上海电信统计,他们的用户中,2/3的用户更愿意接受私有云,只有1/3用户接受公有云服务。但对于尚处于起步阶段的企业,只能选择门槛低的公有云。
此次阿里云吐槽事件中,参与人群中有不少是游戏开发者,“主要原因是游戏用户对于云化的个性化要求比较高,有的游戏开发者对计算性能比较高,有些游戏则是对存储IO的吞吐性能要求高,但很多游戏厂商本身也不想花很多钱,因此在云的性价比上会有矛盾。”一位云服务供应商表示。
看来,为游戏类企业做云化,辟个专区比较合适。
云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除了阿里云,你说还有什么选择?”一位来自游戏厂商的技术人员反问记者,在对公有云的价格服务综合考量后,他发现国内可选择的范围其实非常小。
从格局看,国内提供云计算企业级服务的市场中,正逐步形成“两大众小”的市场格局,除去阿里云和盛大云两大巨头之外,无论是规模还是品质,千差万别,其中既有2012年下半年进入云计算市场的航母级运营商,也有从IDC服务商、系统集存商等数据处理的边缘行业中转型而来的中小企业,其中最小可提供外包租赁的企业虚拟服务器还不足100台,因此这些云服务提供商可提供的服务质量也参差不齐。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近来还有趋势,就是政府下属的部分园区物业,也开始自建机房,加入了公有云外包租赁的竞争中。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公有云服务的品质处于这样一种“混乱”的状态。
云服务频出故障的现状还引出另外一个问题:国内云服务缺乏细分的行业服务标准。据了解,目前国内只有金融行业正在逐步形成一套云服务技术规范,“之前台资银行到我们这里来建云的时候,银监会专门派人对整套系统的技术环境做审计。”上海电信一位云计算专家告诉记者,但其它行业此方面意识都没有形成,“每个行业都应该有自己的准入标准,在此基础上建立专业的服务体系就能规避更多的风险和矛盾。目前国家的政策法规并不完善,由此,公有云的服务很难得到真正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