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会有时----中国信息产业20年惠普亲历记

    存储在线 1月31日消息:在最近和未来一段时间中,“20年”将会成为中国社会经济中的热点词汇之一。因为,在21世纪蒸蒸日上的大氛围中,国内众多的知名企业如联想集团、海尔集团,以及国外众多大型公司在中国的分支机构如中国惠普、大众汽车,都将先后庆祝自己的20岁生日。
  
    在中国数千年漫漫历史长河中只是一瞬间的20年,在新中国和各行各业的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在这20年中,信息革命给中国以及全球经济赋予了更为强大的前景动力。20年前,很少有人敢这样预测:中国会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大国,中国信息产业成为全球信息产业成长的重要推动力量。20年之后,这一切成为现实,中国信息产业不仅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更在影响着世界的发展。
  
    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史,犹如一部瞬息万变的小型“史书”,变化的速度超过了任何一个行业;与此同时,作为中国信息产业主体之一的众多国内外IT企业,成功迈过了一个个拐点,不仅见证了中国信息产业的辉煌发展历史,更实现了与中国信息产业的与时俱进,在20年风云际会的历史变迁中脱颖而出,在全球信息产业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见微知著,作为中国信息产业中的一滴水,抑或是一片树叶,20岁的中国惠普与中国信息产业共同进步,已经成长为中国信息产业市场中最大的国外IT企业之一;面对未来,20岁的中国惠普正在计划以F1的超速度,继续与中国信息产业共同成长,奉献无尽的绵薄之力。一叶而知秋,分析20岁中国惠普的成长历程,无疑可以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中国信息产业五彩缤纷的光芒。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惠普站上头
  
    在中国信息产业急流暗涌之际,中国正在一次全新的尝试,试图以技术进步与创新激发中国发展潜力,中国信息产业进入一个拐点。在这个轨迹尚未清晰的过程中,HP公司以超然于业界的远见卓识开始了对中国市场的尝试之旅。
  
    现在有中国硅谷之称的中关村,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部浓缩了中国信息产业的历史篇章。时间回到20年以前。已经存在了数百年甚至是上千年时光的中关村—-它曾是帝王的后花园,是名声颇大的大学城。那个时候,1958年种的杨树已经长得很高很大,在一片浓密的树荫中,来来往往的人群中大多只是学生或者知识分子。中关村从来没有梦想过成为中国信息产业的发祥地之一或者标志性地点。在这个时候,中国几乎所有的计算机应用不仅落后于世界,而且仅仅限于为数不多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中。中国信息产业更多地局限于科研机构与少量的行业用户中。
  
    1946年,由美国人莫奇莱和埃克特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计算机,拉开了信息革命的帷幕。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最终引发了社会形态的变革。在中国信息产业尚处于萌芽状态之际,作为美国的一家高科技公司,HP公司很早与中国政府有了接触。1972年,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访华,在访问过程中,用于卫星转播的惠普35科学计算器给中国的工程师的印象颇为深刻。由此,中方邀请惠普公司派员访问北京,以探讨商业合作前景。1977年,在当时大多数美国公司对中国尚不了解的时候,HP公司的创始人之一戴维•帕卡德应中国政府高级官员邀请首次访华,开始了对中国发展的真正尝试之旅。
  
    1979年,邓小平在与美国国务卿基辛格会晤期间说,中国正在搞现代化,需要技术进步和创新,你能否推荐一些美国比较好的高科技公司来和中国开展合作。基辛格于是就推荐了HP公司。在中国改革开放刚刚开始的时候,戴维•帕卡德再次应邀访华,就产业政策和技术转让进行咨询,并在北京举行了第一个技术研讨会,做成了第一笔计算机生意,HP先进的管理手段、科技水平以及诚意给中国政府留下了深刻印象。就在这次访问中,中国政府相关部门建议与惠普成立一家合资公司。1980年,国防工业委员会代表团访美,参观了位于加利福尼亚帕洛阿尔托市的HP公司总部,并与戴维•帕卡德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1981年11月9日,HP公司中国代表处成立,当时只有十几名员工。1983年,中国邀请HP公司董事会全体成员到北京来进行会谈;同年7月27日,中美签署了关于合资企业管理的备忘录。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政府更加清晰地意识到了计算机技术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1979年,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计算机总局,这是中国计算机的第一个国家级专业主管机构。两年后,全球第一台PC诞生了,它瓦解了大型主机带来的技术专制,将信息技术带入百姓生活。此时,为了振兴我国计算机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1982年10月4日,国务院成立了计算机与大规模集成电路领导小组。1983年5月,小组确定了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大力发展计算机软件工作等议题。
  
    在政府的相关政策下,中国信息产业的活力正在被激发。1980年10月23日,陈春先在中关村创办第一个民办科技机构“等离子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最早以一种准企业的方式尝试将科技成果直接转化为社会生产力。1982年8月23日,海淀区政府批复区科委、财贸办公室关于建立“科普一条街”的请示。1983年以后,在长城、浪潮、东海等国有企业之后,众多的民营科技企业相继涌现,包括联想、方正等。当时,每个单位必须根据计划购买IT产品。1983年,中国完成了第一台个人计算机DJS-0520。对中国信息产业来说,PC是中国的信息技术发展与改革开放的聚合点。
  
    无论从政府主管部门、国外企业还是民间团队,中国信息产业希望的种子在一颗颗的播下,并必将在一片春意盎然的大环境下迸发出无限生机。一切都预示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化将要开始。历史使这个时间(1984年),成为中关村的一个拐点,成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一个拐点,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拐点。中国信息产业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国内外IT企业开始了在中国的全面发展历程。
  
    春潮带雨晚来急,惠普渐进基础实
  
    中国信息产业开始显示峥嵘之相,HP在中国成立了中美第一家高科技合资企业。一切似乎都是那么和谐,中国信息产业开始全面腾飞,而中国惠普通过五年创业的时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中国信息产业来说,春天的脚步声越来越近,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力量,把寒意逼走,把冰雪融化。中关村的杨树们将逐渐习惯了各种高新技术产品,虽然这些产品相对于全球而言还比较落伍,中国信息产业的重要发展阶段却从此开始。在20世纪80年代前期,中国信息产业发展速度一直低于GDP增长,一度成为国民经济的发展瓶颈,在国家相关政策的鼓励下;从1985年始,信息产业的增速开始超前于国民经济发展,真正起到了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
  
    1984年,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骨干部分基本形成。1985年,中国国家经济过热,非科技企业也开始介入科技产品的贸易获取高额利润,中关村热闹起来,但却留下了中国信息产业发展历史上一个小小的疤痕。1986年7月21日,科技日报头版报道: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初具雏形。
  
    1984年,国务院决定将国务院计算机与大规模集成电路领导小组改为国务院电子振兴领导小组,把电子和信息产业的服务重点转移到为发展国民经济、为四化建设、为整个社会生活服务的轨道上来;第二,电子工业的发展要转移到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和通信装备为主体的轨道上来,并确定了“七五”期间的12项应用工程,为以后的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广泛的技术和社会基础,培养了一大批信息技术应用人才。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伴随着中国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1985年,惠普公司开始了全面进军中国信息产业市场的计划,成立了中国惠普有限公司,这是中国第一家中美合资的高科技企业,并成为中国与美国信息产业技术与产品交流正式开端的标志之一。在那个坚冰刚刚打破不久的年代,一切都没有先例,需要开拓者的创新与摸索。中国惠普的成立使得国内用户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到世界计算机市场的变化,不断地从国外动态地引进各种先进产品与技术,广泛地同国内科技、工业、经贸、教育、卫生等领域开展了多方面、多层次、多种形式的合作,为国内用户提供了各种技术咨询、服务和培训。
  
    合资企业成立后,中国惠普先后在北京、上海设立了2家分公司。为了站稳脚跟、积蓄力量,中国惠普采取“市场–生产–开发”的逆向发展战略,先进口、组装,再通过消化吸收形成独立设计、自力更生的能力。5年创业期间,中国惠普的业务范围迅速扩张,不但打响了自己在中国的第一炮,也为中国未来大规模引进和吸收外资,建立合资合作企业提供了成功的例证。刚刚开放的中国,高水平的管理和技术人才都极度匮乏,而中国惠普从一开始便形成了重视员工培训的企业传统。1985年到1990年,中国惠普用于员工海外培训的经费高达250万美元。1986年,公司外籍员工只占员工总人数比例的4%,为将来的腾飞做好了人才储备。
  
    1988年5月,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成立机械电子工业部并承担起振兴电子产业的任务。国务院电子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更名为国务院电子信息系统推广应用办公室,继续推动各行各业应用电子信息技术,取得非常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这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到90年代初,是中国信息产业全面奠定基础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中国逐渐一度成为全球信息产品的过期产品“抛售地”,很多公司将全球市场中没有消化的产品拿到了中国市场。这个阶段是中国信息产业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很多国内IT企业进入了原始资本积累时期。随着信息产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多的行业用户成为惠普等国内外IT企业的第一批客户。中国信息产业从一个不甚结实的基础上开始了自己的腾飞;而正是因为基础的薄弱,中国信息产业需要惠普这样的公司及时将技术与产品移植过来,以缩短国内外应用水平的差距,帮助中国全面抓住信息产业所带来的世纪机遇。
  
    直挂云帆济沧海 惠普中国共融合
  
    “乘风破浪会有时”,中国信息产业的潜力正在让全球瞩目,中国由此进入信息化大国行列。中国在HP全球逐渐成为了战略级市场,中国惠普与中国信息化建设全面融合。



    在经历了初级发展阶段之后,中国信息产业全面启动。20世纪90年代是“信息产业”增长的黄金时期,年均增长率为百分之四十,最高时曾高达百分之六十,比同期GDP增长速度高出三十几个百分点,中国由此进入信息化大国行列。从1998年开始,在全球网络大潮席卷之下,中国迅速进入了Internet时代,同时,中国各个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如火如荼,与国外同类应用的差距显著缩短。著名的摩尔定律同样适用于中国的信息产业。
  
    1993年,中国信息化建设正式启动,中国政府成立了相关领导机构,金卡、金桥、金关等重大信息化工程拉开了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序幕。1997年,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中国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应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信息化发展思路已经初步形成,中国的信息化建设步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服务,有组织、有计划的发展轨道上来。1998年,随着国务院机构的进一步改革,新组建的信息产业部,负责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服务信息化的工作,中国信息产业的前景更加灿烂。九五期间,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销售收入与利税年平均增长25%和22%,发展速度是同期GDP的3倍。中国计算机社会拥有量已接近3000万台,互联网用户总数达到2250万户。
  
    从整个中国信息产业来讲,中国信息产业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开始了自主品牌的发展之路。中关村也一跃而成为中国的“硅谷”。1997年后,中关村的杨树们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中关村进入一个新时代,中国信息产业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代。在这个阶段,在与HP等国际厂商合作的同时,联想、方正、长城、实达、海信等公司不断将国外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理念引进中国,并全面成长起来,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逐步从国外领先品牌中取得市场份额,不断推动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在“八五”期间,中国信息产业增速达到60%。在1996年最后3个月,IDC市场份额的排行榜中,联想电脑已经跃居首位。中国IT厂商逐渐在自己的地盘中拥有了话语权。
  
    与此同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惠普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中国惠普开始大规模系统化地对华投资,不仅惠普在华企业数目迅速增加,而且投资的形式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1994年,HP提出“中国焦点计划”,为HP在中国的大规模系统投资创造了基础。1995年,惠普(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成立,并将两种新型激光打印机引进到中国生产;1996年,HP在中国成立个人电脑制造部门,开始为本地生产个人电脑。1997年,惠普租赁有限公司成立;1998年,中国惠普深圳、武汉、南京分公司成立。同年,中国惠普总部迁入到北京的中国惠普大厦中,开始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国惠普已经形成了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三位一体的新型经济实体。到1997年,中国惠普已经在全国设立了5个分公司、2家服务办事处和60家维修中心。中国惠普提供的产品涵盖了IT基础设施、信息产品及接入设备、成像、打印以及全球服务等领域,成绩始终卓然于中国高科技领域。经过10余年的投入与发展,中国惠普全面融入到信息化建设中来,无论在各个行业,都能够寻找到HP科技的身影。
  
    在国内外IT厂商迅速成长的过程中,在中国各行各业不断高涨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中国信息产业逐渐长大,中国逐渐成为全球大型IT厂商的重要战略市场,他们纷纷加大了对中国的投入,不断将最新的产品与技术移植到中国。中国信息产业终于从“尖尖角”成长为亭亭玉立的“荷花”。同样,在这个过程中,信息技术与老百姓的工作与生活越来越接近,在商用市场之外,中国家用电脑市场迅速成长,信息技术开始走下圣坛,飞入寻常百姓家。
  
    乘风破浪会有时 惠普提速谋未来
  
    中国是全球经济的发动机,中国是全球信息产业的发动机。可以想见,21世纪中国信息产业的前景将更加璀璨,惠普的中国计划进入了一个全新段。
    
    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政府与企业信息化都在稳步推进的过程中。从2000年开始,在国家“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指引下,中国的信息产业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无论在产业本身、投资环境等方面,都全面与世界接轨。中国成为全球信息产业的发动机。截止到2002年,中国电子行业外商投资企业已经达到11996家,投资总额907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665亿美元。
  
    全球经济一体化冲击着每一家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加速,竞争的强度加强,加入WTO之后的中国企业要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发展,脱颖而出,必须具备动态领导及管理能力,也必须善用IT科技。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也必须尽快建立电子政府环境。IT已经成为除了人才、资本、技术的第四种企业核心资源,因此,中国信息化建设将不断深入下去,应用将会更加广泛,中国的信息产业的发展前景更加广阔。同时,中国信息产业正在进行结构性调整。2004年,中国IT产业总收入预计达2.68万亿元(约3223亿美元),比2003年将增长42.3%,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驱动力。2004年中国IT产业的附加值预计为5780亿人民币(约700亿美元),比去年增长44.5%,税收预计达到1431亿人民币(约170亿美元),比去年增长37.9%,出口总额预计突破1800亿美元,占中国出口总额的34%左右。现在,全球对中国信息产业寄予了更多的厚望。
  
    中国也为HP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在2001年全球经济放缓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一枝独秀。HP公司董事会主席卡莉女士卡莉全面推动HP在中国的发展,于是,她将中国作为她就任这个职务之后第一次全球性出访的目的地。自2000年以来,中国惠普的营业收入年均以两位数的速度迅速增长,成为全球范围内增长最快的子公司之一。
  
    面对未来,HP的中国计划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对中国的投资继续加速,中国为HP全球提供的各种技术、产品支持越来越多,中国已经成为HP全球重要的生产基地,从中国诞生的技术、软件源源不断输送到了HP总部,同样,中国的市场、用户的需求对全球信息产业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与中国信息产业共同进步的过程中,HP不仅为中国带来了技术、产品和服务,而且通过业界著名的“惠普之道”,20年来在中国培养了超过10000名国际一流的高素质员工,带动了上千家国内企业从事技术开发、产品制造、客户服务和产品销售,帮助超过10万人获得了稳定的工作,以领先的管理经验和企业文化造就了一大批本地人才。目前,HP有20%的零部件采购在中国完成,2004年的采购额已经达到了100亿美元。HP与中国各个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密不可分。
  
    “七五”期间,中国电子工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2633.7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140.3亿元,实现利税245.72亿元,分别是“六五”期间的3.05倍、3.22倍、1.92倍。2004年,中国IT产业总收入预计达2.68万亿,(约3223亿美元)。如此巨大成长的数字对比,可以很好地反映出中国信息产业成长历程,20年后的中国信息产业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随着中国信息产业在全球重要性的不断变迁,跨国IT公司在中国的投资也从以追求一般资源、市场份额、效率和利润,发展到现在的追求战略资源。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信息产业的未来更可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