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e周刊》第81期特写:技术中心的中国之路

    《存储e周刊》第81期 6月3日存储特写:2004年年初的时候,笔者曾经撰文称,由于众多的国际存储供应商在国内建立技术研发中心,中国的存储市场已经由一个制造工人的角色开始向技术研发的角色转变。这不仅是因为,国内存储市场的飞速增长,迫使国际厂商更加看重中国市场,另外也是由于本土厂商的自主研发对其的冲击,所带来的竞争压力。

    5月31日,EMC公司与甲骨文公司宣布在北京成立EMC-Oracle中国联合技术发展中心(EMC-Oracle China Join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enter),以便为双方共同拥有的众多亚太客户开发并提供领先的联合解决方案。这并不是甲骨文在中国市场与存储供应商的第一次合作,早在今年年初,Network Appliance公司就与甲骨文公司在北京成立了“NetApp-Oracle联合存储解决方案中心”。虽然,两家合作中心的性质不太相同(EMC表示,他们和甲骨文的合作更偏向面向应用的解决方案,而NetApp的合作则是注重技术层面的开发)。


    这两家合作中心的建立,与之前存储厂商单独建立的研发中心不同的是,无论是存储供应商还是其他IT供应商,他们已经认识到,单一的产品已经无法满足用户对整体IT架构平台解决方案的需求。同时,单独的一家是无法为用户完成整个IT基础平台的构建,这个时候相互间的合作自然而然被摆到桌面上来。在欧美市场,这种合作已经持续了很多年(EMC公司某高层,曾对记者描述了他在美国述职期间,所见到的EMC和Oracle亲如一家的合作场面)。整个模式已经很成熟,其在中国市场出现,是由于两个市场的用户环境、需求都是完全不同的。中国IT市场的需求规模已经大到,需要国际IT供应商们为中国用户制定贴身的整体解决方案。这一方面,是由于整个市场量的增大,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中国本土相关研发技术的出现。


    单从存储市场来说,涉及到存储软件的研发,在国内市场现在已经有成熟的国有存储软件。虽然相比国际大厂的产品来说,并不完善。但他们的优势在于,立足本地市场,很好的掌握了用户的最终需求,同时能迅速及时的给予用户最直接的技术支持。这点也是为什么国际供应商纷纷在国内建立研发中心的一个重要原因。有关存储硬件的研发,因为牵扯到有关控制器等一些关键技术的知识产权问题,在国内相关的研发工作并不顺利。但一些高等院校以及国家级的科研机构并没有放弃,在2005中国国际存储世界大会,我们已经看到中科院计算所工程中心拿出相关的产品。而据DoSTOR的了解,华中科技大学也一直在自主研发有关磁盘阵列的产品。


    上述的两点,从需求与竞争两个方面促使了IT供应商们,越来越注重本地用户的需求,而不在只是简单的把产品引进来,卖给用户就结束了。他们意识到,市场进步带动了用户认识的提高,简单的产品已经无法满足用户日益庞大的系统架构需求。用户需要的是一整套,可以安全稳定的运行企业IT环境的解决方案,从前台到后端,从数据库到存储设备。所以,我们看到了从前几年单一研发中心的建立,到最近联合技术中心的诞生,只有真正了解用户需求、满足用户需求,才会赢得市场。


    点此阅读完整的第81期『存储e周刊』
    点此免费订阅『存储e周刊』,第一时间快速掌握全球领域的最新动态
    点此免费订阅《信息存储》杂志,利用“存储创造信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