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汇通世华微硬盘有限公司(下称“汇通世华微硬盘”)终于找到了新的资本注入。
近日,记者得到消息,贵州省政府通过其下属的国有投资公司向汇通世华微硬盘投资1亿美元,以示对该公司的支持。而在经历过缺钱、被质疑、与日立的知识产权诉讼等种种变故之后,汇通世华微硬盘可能会借这笔资金走上发展正轨。
政府投资支持
“本周一,贵州省政府通过下属投资公司向我们投资的1亿美元就要到账了。”电话中,汇通世华微硬盘某高层的声音显得有些兴奋。
“这其中的一半将被用于公司流动资金的补充,其余的则要用在维持研发的持续和生产投入等方面。”该高层告诉记者,微硬盘与半导体制造、LCD面板等类似,都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的项目,需要的资金相当大。
过去几年,受制于体制等原因,汇通世华微硬盘始终无法形成畅通的融资渠道,而该公司上上下下的工作人员都毫不讳言,企业公司近一年来资金的极度匮乏,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值得注意的是,贵州省的投资,得到了国家相关领导人的支持。据记者了解到的情况,今年4月,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访问贵州期间,曾专程到南方汇通的微硬盘生产基地考察,在近30分钟的谈话中,曾培炎副总理了解了微硬盘的技术、拥有专利情况等一系列问题。
而贵州省委书记钱运录也对汇通世华微硬盘给予了很大支持,并亲自过问此事。“对于贵州这样一个西部省份来讲,能够拿出1亿美元投入一家企业,显然很不容易。”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高级顾向杨学明向记者坦承。
这次投入的1亿美元,将使汇通世华微硬盘的另外两大股东南方汇通和茅台股份被稀释,但是目前谁是第一大股东还有待确定。
而据公司某内部人士称,吸收政府投资只是第一步,下一步将有境外投资进来,而微硬盘公司最终将会达到10亿美元左右的融资规模,并计划于2007年登陆纳斯达克。
硬盘系统的战略意义
政府之所以能够拿出1亿美元真金白银,支持这一国内唯一的存储项目,是因为微硬盘是一个在电子行业尖端科技上竞争激烈的尖端技术。
在全球范围内,拥有硬盘行业知识产权的企业只有希捷、迈拓、日立、西部数据、富士通、东芝、三星和中国的汇通世华微硬盘等七八家企业,而能够生产微硬盘的目前也只有希捷、日立和汇通世华微硬盘。(编者注:东芝公司也在生产微硬盘。)
过去的三四十年来,硬盘的产业大部分都在美国。亚洲国家里,日本跟韩国有一些投入,但是主要技术都还是掌握在美国手中。从2002年开始,这个产业有一个新的结构性变化,日本日立公司通过收购IBM硬盘业务进入了这个行业。而在东南亚的泰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国家,都曾出台了很多政策支持硬盘产业发展,但到目前为止也只是国际大厂的加工基地,根本没有自主知识产权。
“电脑发展的三四十年来,虽然我们在一些重要的课题上面都只扮演加工的角色,但是21世纪以后,中国应该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自己的产业链的至高定位,所以我们也参与到这样一个重要的题目的投资跟发展。”该高层对这个中国唯一的微硬盘项目充满自信。
同样是存储材料,但微硬盘的成本始终是闪存的1/7左右。微硬盘已经作为成熟的技术推出产品以后,大概到2003年,该技术才开始被广泛重视。
现在来看,一般资料性处理用闪存,而影像、声音、图像、动画、游戏等需要更大存储空间的,将使用微硬盘。
“虽然闪存和微硬盘将同时存在,但闪存只是一种存储材料,而微硬盘会形成一个系统。”该高层告诉记者,微硬盘的组成包括精密机械部分、精密电子加工部分等,并且要用到核心芯片、微动马达、磁性材料和非常高深的系统软件,以及精密的集成加工。
假如一个微硬盘产业在中国生根,它可以带动这些尖端的材料科学和加工技术,以及集成电路上一些核心芯片的研发。在高科技产业中,除了半导体材料以外,机械部分,材料等都是未来最重要的一些尖端科技。所以,微硬盘的发展,对工业和国防都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相关机构预测,在未来的三年中,全球微硬盘的需求量大概在3亿片到5亿片左右。“在三年之内,成长到2亿片是一个非常乐观的数字。”某位硬盘行业专家告诉记者,在2005年大概只有3000万片到5000万片的市场规模,这是因为有很多产品还没有进来,比如现在的手机中还没有使用微硬盘。所以,当很多产品中都使用了微硬盘以后,未来几年的出货量会有一个跳跃性的需求。
“微硬盘是一个国际研发、国际采购、国际销售的项目。”公司某高层告诉记者,由于国内股票投资者的质疑等种种原因,汇通世华微硬盘在海外的机构被迫关闭,而流失的国际商机是不可弥补的。
DoSTOR转载此文,并不代表赞同本文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