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台大数据存储:硬盘可靠性是关键

尽管与电视台动辄几十G的高清节目制作的数据存储需求相比,广播电台所需的数据存储量要小很多。但是不断开辟的全新电台频道,不断延长的播出时长,特别是观众对立体声广播音质的高要求,这都令广播电台对大容量硬盘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数据存储的稳定性方面,广播电台的要求更为严苛。这也使得希捷等一线品牌的高品质企业级硬盘获得了更为广泛的采纳。

RAID6保驾护航

目前,由于广播电台的直播类节目占比较重,加之实时采访更适合于广播的播出形态,因此相对于电视而言,广播在某些方面具有更快捷播放的优势。因此,电话连线直播成了广播中最常见的一种节目类型,也最为观众所欢迎。但也正因为如此,上至广电总局,下至各电台主管部门,都非常重视直播节目的播出安全。而另一方面,即使不是直播节目,播出安全也同样承受相当大的压力。这主要是因为电台的竞争压力空前激烈,很多频道都实行24小时不间断播出,如果数据存储、调取、传送出现问题,很可能出现断档现象,这样的播出事故,至今仍时有发生。因此,如何尽可能避免播出事故,始终是各电台最为重视的头等大事。
 
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为例,目前各频道都已经开始采用最为先进的RAID6磁盘阵列。与此前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的RAID5相比,RAID6除在每个硬盘上都有同级数据XOR校验区外,还有一个针对每个数据块的XOR校验区。这样一来,等于每个数据块有了两个校验保护屏障(一个分层校验,一个是总体校验),因此RAID 6的数据冗余性能相当好。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技术部门的薛总工程师告诉记者:“现在,我们通常都是使用六块希捷硬盘。其中,4块硬盘在使用时都被先条带化,然后分别存储数据和校验位。如果有两块硬盘出现故障,其他四块硬盘仍然可以照常运转,硬盘间的相互备份,确保了资料存储的可靠性。”

SAN应用:以空间换安全

一般SAN存储备份方案示例

从广播节目制作的实际存储量来说,1G的高清节目就可以满足6个小时的播出量,这一数量级在“高清”“光纤”时代,的确不算很大。但是,即使如此,考虑很多广播电台都已实现24小时不间断播出,这样下来一天一个频道的播出节目的累计数据量也将达到4G。而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各类调频及专业频道已达10个,预估也需40G的大容量存储空间,这同样是一个不小的存储量。而在实际情况中,广播电台的存储需求却要远高于这一简单的累加预估值。

对此,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技术部门的薛总工程进行了通俗易懂的讲解:“由于广播节目制作从技术手段运用和实现上,都相对比电视要更简洁更灵活,因为我们目前采用的是SAN(也就是存储局域网),这使得我们在调用传输RAID磁盘阵列的数据时更为快捷,各数字IT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也更为方便。此举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缩短节目的制作周期,也更便于节目能迅速及时播出。但是,这也同时增加了节目在制作环节及播出安全的风险。通常情况下,都是采用用空间换安全的做法。即进行了2-3个副本数据做备份,以确保万无一失。这样一来,对高质量的硬盘需求自然有相应的增长。”

据悉,按广电总局颁布的现行节目安全播出标准,对从业人员的考核标准为百小时停播率不能超过数秒,有的电台内部规定更高。薛总工程师表示,尽管导致节目停播的因素很多,但因硬盘故障而酿成播出事故的比例较高,因此,联想、IBM在向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提供传输编播整体解决方案时,在硬盘的选购上也都十分严格,希捷的企业级硬盘目前是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应用最多的硬盘。这同样是出于安全播出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