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Moto X看科技巨头的新主张:回归美国

8月1日,摩托罗拉移动的新一代旗舰级Android智能手机Moto X在纽约发布,这是摩托罗拉移动入赘谷歌之后的首款大作。

这款手机的物理设计和几乎所有技术细节都已经外泄,但在这些信息外泄的几个月以前,摩托罗拉移动就一直都在宣传一个方面的内容,那就是这款手机是在美国制造的。

虽然Moto X宣称自己将成为在美国市场上组装的第一款智能手机,但谷歌和摩托罗拉移动并非这些日子以来科技领域中唯一利用“美国制造”来宣传产品的大型公司。

在去年12月份,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Tim Cook)在接受《彭博商业周刊》采访时曾宣布,苹果今年将在美国市场上生产一种产品,这则消息让他登上了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而苹果最近发布的财报数据的奇怪现象,不由使我们又联想起苹果去年“美国制造”的表态。

美国市场创收能力不减

7月23日,苹果公布第三财季(第二自然季)财报,虽然iPhone销量好过预期,但是苹果在大中华区(内地、香港、台湾)的收入,和前一个季度相比暴跌了43%,和去年同期相比,也暴跌了14%。

大中华区是苹果看重的市场,不仅增速最快,此外也是苹果第二大盈利丰厚的市场,此次大中华区的收入暴跌,着实出乎意料。库克强调,需要谨慎分析大中华区出现的变化,要知道,过去12个月该地区的收入高达270亿美元,是苹果巨大的市场机会。

在谈到收入暴跌的原因时,库克分析的原因包括:中国内地的经济增速下滑,以及香港市场实际销售额暴跌了20%,这拖累了大中华区的业绩,库克都不明白为什么香港市场会出现暴跌。但库克仍然对大中华区表示了信心,“中国是苹果巨大的机会,我不会为90天周期内的数据感到气馁。”

而在美洲地区,苹果这一财季的营收达到144亿美元,上一财季为140亿美元,去年同期为128亿美元,环比增长3%,同比增长12%。这一财季大中华区营收为46亿美元,上财季82亿美元,去年同期54美元。

苹果美洲市场的营收贡献已由一年前的36.6%,提升到如今的40.8%。

另一个科技巨头似乎也遭遇了类似问题。7月26日,亚马逊发布的第二财季业绩显示,季度总营收为157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128亿美元增长22%。这多受益于北美市场的推动,该地区营收同比激增了30%,但是其国际业务营收仅增长13%,且未实现盈利。

对于国际业务的困局,亚马逊CFO的解释是,在海外市场,亚马逊正处于从实物媒体产品(如书籍和CD)零售商向数字媒体(如电子书和MP3)零售商转型的初期。这种转型需要大量的先前投资,向新市场开发和推广类似Kindle Fire平板电脑这样的消费电子产品,并通过这样的设备销售数字内容。此外,亚马逊还在中国和西班牙等市场投入巨资建设配送中心。

新兴市场环境正在改变

国际巨头不断向新兴市场加码,是因为看到这一市场的巨大潜力。中国等市场的潜力是客观存在的,但同时存在的还有当地产业的崛起,国际巨头的扩张更像是催化剂,所带来的技术、人才促使相关产业迅速成长。

以智能手机产业为例,市场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 7月份数据显示,第二季度成为有史以来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最大的单季度,总额达到2.296亿,同比增长47%。三星智能手机出货量7600万部,以市场份额33%位居第一,苹果次之。三星智能手机的崛起,更多是受益于谷歌和苹果所催生的产业链。

中国品牌中兴、华为的表现甚是抢眼,分别位列第四、第五。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前五里面,中国厂商占据两个,可想而知在中兴、华为的大本营,苹果与这些厂商之间竞争的激烈程度了。

另外一方面,中国等新兴市场的制造成本优势正在减弱。迅速增长的工人工资、劳动力相对于整体人口规模的比率下降、以及人民币缓慢但却不可避免的升值走势等,这些导致中国市场对消费电子产品组装生产活动的吸引力正在降低。

与此同时,美国市场上的其他两种发展趋势也提高了这个市场作为电子生产中心的吸引力:萧条的劳工市场和低迷的工人工资。“这让你不得不觉得这些公司(苹果和谷歌等)会这样想:‘第一年做这件事情时,我们可能会亏钱’,但到五年以后,‘我们就能走上正轨’。”美国制造业联盟总裁斯科特·保罗(Scott Paul)解释道。

就目前而言,美国的制造成本确实要比其他国家高,但这种情况正在发生迅速的改变。根据全球商业咨询公司艾睿铂(AlixPartners)的预测,如果当前趋势继续发展下去,那么到2015年时,中国的制造成本就将与美国持平。

美国制造的其它逻辑

保罗认为,除了经济利益方面的考虑外,通过将部分生产活动转回美国市场的作法,科技公司能从中获得政治和公关利益。

波士顿咨询集团(Boston Consulting Group)最近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对保罗的看法形成了支持。调查结果表明,在接受调查的5000名消费者中,有80%都愿意为在美国制造的产品支付更高的价格,其中包括电子产品。同一份调查报告还显示,中国消费者也更愿意为美国制造的产品支付较高的价格。

“利用这种广告,你可以轻松卖出自己的产品。”保罗说道。“你还可以藉此获得政治家的更多支持,因为如果你在美国的社区中制造产品和聘用员工,那么这些社区中的政府官员也就更愿意对你的成果投入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