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在由地理信息系统产业技术战略创新联盟主办的“地矿信息化与大数据应用”GIS产业发展高端对话活动现场,山西“数字煤田”信息系统引起了与会者的广泛关注。
山西省煤炭地质局勘查研究院副院长张庆辉在介绍山西“数字煤田”建设经验时表示, 山西此前已经积累了大量详实的煤炭地质资料,但多数以纸质形式保存,地质数据难以得到有效利用,而“数字煤田”信息系统建设则有效提升了煤炭资源数据的利用。
据介绍,自2005年启动“数字煤田”项目以来,现已基于MapGIS平台构建了数字煤田数据中心,其中包括山西全省各煤田、矿区等煤炭资源特征和矿业权分布的基础数据库。这意味着,所有数据存储到数据中心以后,政府在宏观决策时,能够得到实时、高效、有序的煤炭资源数据服务。并且,还实现了从数据采集到报告递交全程信息化管理,人力得到解放的同时,工作效率也得到提升。
在展示区记者看到,系统最主要的功能之一是矿体的三维建模,传统平面图被立体模型取而代之,立体的地下煤矿整体展示于眼前,效果逼真。讲解人员介绍,在以往实际工作中,不论是开矿过程还是管理环节,其实很难直观了解煤矿情况;而通过基于MapGIS的三维可视化辅助系统,就能将煤炭资源数据转化为三维地图,开采或管理人员可以直观了解整个煤矿的地下构造,利于他们及时掌握生产情况、客观分析问题和正确处理决策,对于提高矿山安全生产水平提供了有效帮助。
“数字平台的建设对提升山西煤炭资源的认知情况,起到了很大作用。比如过去提交储量报告,个别单位会调整煤层厚度数据,如今只需要把报告录入‘数字煤田’信息系统,不相符的数据就可以检测出来”。张庆辉认为,“数字煤田”提供了有效的煤矿管理与监督手段。
如今,提升对煤田数据的理解与应用,正成为保障煤矿安全的重要手段,亦是未来一大发展趋势。山西“数字煤田”信息系统的建设,对于其他资源大省的安全生产工作,将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