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云计算、大数据成为大家津津乐道的热门名词。大数据已渗透到政务、商务、体育、医疗等等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大数据分析,也得到大众的认可和追捧。
2014年高考,“大数据押题”代替“名师预测”“名师押题”变成家长和学生新的“最后希望”。高考结束后,广东省作文题中的关键词包括照片、时代、记忆等,恰恰就符合了大数据中最热门的“时间的馈赠”类别中的关键词。一时间“大数据押题”被奉为“神预测”。
然而由于单独命题的省市越来越多,一两个地区的“押题”命中或者擦边,并不能代表全国情况,因此也并不能印证大数据押题是“神预测”的结论。
事实上,在体育方面,大数据早已融入了运动员的训练当中。在网球中就曾经有数据预测,满足哪些指标即可获得比赛胜利。尽管这些数据分析为一些球员赢得了比赛,但是放眼看去,也有不少的球员根据预测达标,却未获得胜利;而没有按指标完成的,却也有赢得桂冠。这充分说明,大数据分析的确有它的科学依据,但也并不能“百发百中”。
大数据分析基于大量信息数据,通过甄别、筛选、提炼、运算、分析,最终获得一个结果。但这个结果并不是“最终结果”,而更趋向于“事件可能性”。它可以预测事件发展趋势,提供可行性参考意见,这有点像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易经八卦。
易经八卦是一种计算方法,有一定的数学计算依据。但无数的事实也证明,它并不可能像小说中描绘那样,准确预测未来。大数据也是如此。
然而,人们却如此狂热的相信着大数据。美国一家数据解决方案公司的CEO盖瑞·垂尼克说:如今,人们对大数据的狂热就像野火一样席卷了整个世界。心理学有一个术语叫“集体歇斯底里”,指的是一种症状或者一系列症状在多人之间迅速传播,却找不到合乎常理的解释。他认为,是这种“集体歇斯底里”引爆了大数据市场。这大概也是我们俗称的“盲目跟风”。
很多普通人其实并不懂大数据分析的原理,但是大家都知道找人算命是迷信,而大数据比起“算命”,更加 “科学”,因此出现“既然是科学,那就一定是对的”的想法。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没有任何一种运算能够百分之百预测未来发生的事情,就像这个世界没有包治百病的良药一样。最后他们由一个旧的迷信,跌入一个新的迷信当中。
不可否认的,大数据基于庞大的信息,通过严谨的计算,对趋势的预测、决策的利弊能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这也是它成功预测案例众多的原因。然而,由于事件发生的不确定因素有很多,大数据并不能完全掌控这些未知因素,因此用它做参考可以,但决不能成为唯一的标尺。
大数据仍然会继续渗入我们的生活,成为时代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在当今大数据掀起的狂潮之下,我们还是不能放弃思考,而应冷静辩证的处理大数据与我们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