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祖哲:登天梯越蜀道——回看数据应用五十年

北京信息产业协会徐祖哲秘书长,有请徐老!他的主题是“登天梯越蜀道——回看数据应用五十年”。

徐祖哲:各位嘉宾、各位专家大家好,很荣幸跟大家作汇报。今天蜀道不再难,咱们的数据中心经过五六十年的努力,现在对在座的这些企业家和专家来说,只是工作量的问题,很多困难都被你们克服了。

我向大家汇报一下,中国的计算机从1953年开始,到现在60年,计算机实际上是圆了人类的一个梦。跟大家说一下,在咱们故宫里面,在康熙皇帝的时候,中国人在传教士指导下就做了手摇的计算机,只比外国晚了几十年,但是中国一直把这个当做帝王的玩物,没有进入社会。

从1953年开始到70年代,20多年中,创业者使用上千台性能不高的国产计算机,解决了诸多高年度课题。所以,现在有的领导人说以前那些东西、那种水平还有什么好得意的,我就告诉他,前辈就是用这些东西解决了两弹一星和很多课题。开拓中国计算机事业的科学家就是华罗庚和钱三强。1952年秋天,第一个计算机组是在清华大学里诞生的,这个房子是华罗庚的家,在1953年1月3日第一个计算机组开始,这是夏培肃先生,夏先生是1923年10月28日出生的,他为计算机事业奉献了一生。现在这个华宅已经拆掉了,很遗憾,这是我和华教授的女儿去找数学所的旧址。这张照片请大家仔细看一下,中国早期的103计算机,一共做了36台,现在仅存一台,在曲阜师范大学图书馆陈列,请大家注意,机器的上面是一个通风道,这是1964年出的一台,最后用风机把热风全部吹到房子外面去,最早的计算机是清华大学去拉天然冰、人造冰甚至干冰,各种办法都用过,还有在房顶上喷水。我做的回忆,就是说在暑假最后降温的招就是关机放假,等天凉快了再干活,这是当时的情况。

现在请大家看一个视频,这个非常有意思,这是英国人在去年2012年11月20日把1951年的61岁的计算机恢复了,把人的思想通过技术进步逐渐来提升,在英国的这台机器是用发电站做计算的,10个点地转。随后,大家看看左下角,把10个点结成10个数字,这个数字正在转,6、7、8数码管,右边的小管是侧面,然后再形成七段荧光管,这是分管的,这是荧光管。大家不要小看这个过程,每一步进步大概都用5—10年的时间,一方面节省能源,还要节省工艺,原来要靠人工的工艺半自动或者自动地生产。所以,我说的蜀道难是每一步构思通过器件的进步来做到的。一直到现在,虽然用了视频,但是它的基础东西还是电子。所以,数字形式变迁的理由就是技术与工艺进步促进显示方式变革。应用市场需求提供了机会,我们整个系统是向大型和精细显示发展。它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步骤都还是从最原始的思维、最原始的工艺出来的,所以每一项进步都要有理论和技术的支撑。刚才是回忆。

贡献篇,特别是中国人让数字顺畅可靠地变成数据。今天在座的有好多电信企业运营商,是中国电信计算机人员第一次开放了7×24小时的连续业务,因为以前的业务是开机工作,关机休息,数据处理输入输出曾经是两个难关,中国电信的第一台计算机就装在北京电报大楼五层楼的东边。以前的人工长话台,1983年在石家庄每天是7000张长话话单,14万字符,在当时来说是全国第一,创造了最大的使用量。在邮电部最早建议使用计算机的两位先驱解晓安、罗宗貺,解先生已经去世了。

开始是作为人工长途台来作为处理打印清单,现在输出是连网数据。这是1961年第一个石油部。所以说我们说为什么要解决蜀道难呢?要把路线回放,最后是一台小型机121,150是大型机,还有美国引进的,一直到1979年完成石油数据生产处理中心。可以通过数学处理对石油的生产做出分析,所以看到每一步决策都要经过千千万万的,所以在90年代石油部计算机人员大庆已经达到数千人,很多人都在做幕后的工作。

再一条就是医疗,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知名专家林巧稚,他是著名的妇科医生,医疗健康系统的计算机应用就是林先生提出来的,这台计算机非常了不起,是由北京肿瘤医院的李冰院长,完成了中国肿瘤死亡地图在国内外的评价,既得到了1978年的科学奖,也是中国医疗成果到国外交流,被国际上都很看重的。我们这些工作一步步走过来,当时的思维和当时的科学家,和主管领导的决心决策,这一点往往被人忽略了,所以这是非常遗憾的。

再有一个就是铁道部自1959年就开始了计算机应用,在中国也是非常早的,60年代前后,计算了288种车站分布,车站是要有布局的,每万公里至少节约4000万元,这些都是非常了不起的工作,在当时每一项工作大家都是白天黑夜的干。现在大数据应用,除了在产业里面,就是在公共服务中发展,要精细设计流程方便使用,要在智慧城市中见到效益。铁道部在解散前几年有一个很大的贡献,就是完成了实名制火车售票。

现在在大数据里面,我就讲一个细节,铁道部这个售票系统有些地方做得非常好,比如说你给亲友买了火车票,你的名字和二代身份证就可以记录下来,你预定的时候名字不需要重新录入,只要点击一下就进去了。但是同样的系统也存在着缺陷,有些时候,它让你先查询有没有票,你查询了有票再重新登录,所以我在这儿提出来,在你查询完了确定有票,在右边购票登录,你要哪一个就在这儿登录,同时把你需要的车次直接选定。因为大家知道,现在网站上已经非常优越,你昨天做的什么事,看的什么东西,这些东西全国都有记录,也就是说我们要做到客户与系统的交互,现在是系统的薄弱环节,很多系统存在重大的问题。一种流程就是你先登录、再查询、预定、支付,还有一部分就是先看看有没有,没有就算了,如果有再登录,登录以后再输入,为什么不做数据转移。这样的话,在你打身份证号的时候就避免出错,节省了资源、加快了速度、减少了差错。可是我们在做整体设计的时候,包括数据中心里面都有这样的毛病,一查很多地方都有问题。

机遇只属于有准备工作的人,大数据业务要构成服务链、产业链让众多环节容纳创业只,每个服务层次都能够得到相应收益,而不要断层,有些环节是肥得流油,还有好多地方亏损,亏损大家就不做了,整个系统还是不能均衡。所以,国家要有国家的调控手段,在我们的技术层次要有相应的解决方案,保证大家都受益。特别是今天在座的有电信运营商,昨天还有媒体在说电信运营商的收入在整体下滑,我想说电信运营商要带着服务商一起前进。大数据在智能交通、智慧城市中要大幅度应用。今年中国参加了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这是咱们第二次参加,这个在国外是非常隆重的,咱们国家不大看得起在第一线操作的人。这次代表团第2次出去,参加22个项目,只得一枚银牌、铜牌三枚,就包括制冷空调,这是广州工贸技师学院的。相比来说,韩国得到了12枚金牌,世界技能强国是德国、美国、日本、韩国,咱们中国远远落到后面。所以,这次通过劳动人事部领导已经开始重视这个问题了,跟咱们在座的也有关系,德国法律规定职业学院和大学本科的学历证书同等水平。咱们国家总把干活的看得低一等,搞研究的最高,搞工业技术第二,在第一线干活的最低,这是不对的,特别是咱们国家需要大量的人到第一线去干活。信息化需要成千上万的优秀技能人才,这是香港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的照片。在国外第一线的人工资也高,社会地位也高,非常受尊重,绝对不会像在中国这样的情况,你的孩子当技师上了职业学院对象都找不到。

回顾中国50年计算机事业前辈的贡献,这项事业的历史是宝贵的社会财富。这个是吴基传部长给我的题字,计算机与光鲜网络的结合是现代社会技术的基础。谢谢大家!

郑宏:谢谢徐老师!下一个演讲嘉宾来自国际铜业协会数据中心项目总监刘正,他演讲的题目是“利用铜制热管技术节能打造UPS值1.35的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