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一些传统超算用户纷纷尝试将超算(HPC)和云计算进行结合,各种规模的超级云计算中心也不断涌现。就此话题,近日,《网络世界》记者与 《IEEE科学与工程计算杂志》杂志总编辑、IEEE会员George K. Thiruvathukal进行了一次书面采访,以下是采访实录。
Thiruvathukal:是的,美国企业的情况也是这样的。例如,亚马逊这样比较前沿的一些公司已经为超算的研究和开发设置了云端服务,同时将这些资源开放给学术研究机构,并与国家科学基金会等研究机构开展合作。
CNW:您看好“超算云”的发展吗?
Thiruvathukal:技术上来说,超算云的发展将会是成功的,“云”已经在分布式计算的常规用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这个行业来说,它最大的障碍源自于对其安全性和保密性的质疑。在经历了一些大型跨国企业的云端基础设施高风险违规行为后,对比运行超算的速度这样相对简单的问题,“云”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CNW:相比普通的云平台建设,“超算云”不同在哪里?建设难点在哪里?
Thiruvathukal:我们知道,“云”使用的是虚拟化和一个抽象层(通常用比用在超算中更高级的语言编写)的结合,这意味着计算不一定总是全速运行的。然而,即使有这种性能上的代价,长远来看,云计算的弹性和失效容限能够产出更高的可靠性。技术上看,虚拟化和高级语言的改进也有可能让“超算云”达到近乎本地计算的运行性能。
CNW: 您关注中国的超算发展吗?您是否愿意为中国超算发展提供一些宝贵意见?
Thiruvathukal:我非常关心中国的超算发展,事实上,我曾两次访问中国,也希望以后有机会再去。第一次到中国,我在北京举办的“第四届亚太高性能计算国际会议暨展览”(HPC-Asia 2000)中担任发言人,我介绍了我参与的用Java等高级语言进行的高性能计算的研究。作为一个兼有印度和欧洲血统的美国公民,我认为我是一个世界公民,所以我对亚洲很感兴趣,包括计算领域的新兴强国:中国和印度。
在1998年和2000年访问中国时,我亲眼目睹了中国人对技术有着巨大的兴趣,他们希望成为未来的领导者。我很少为某国的技术发展提出意见,但建议中国不仅要着眼于建设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并要考虑如何让超级计算机的操作更简易,这仍是大部分超算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发展FORTRAN和C / C + +以提高软件的抽象层次。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超算云”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很有发展前景的方向。当然,这是我对任何一个想成为超算大国的国家的建议,但我觉得这很可能首先发生在中国、印度,或者欧洲。
【北京超级云计算中心即将开业】
位于中科院怀柔科教产业园的北京超级云计算中心是由北京市和中科院合作共建的一个重大项目,也是落实北京市“祥云工程”行动计划和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的重要举措。
根据规划,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投资1.2亿元,建设北京超级云计算中心的配套基础设施环境,一期建设规模为17000平米,其中超级云计算机房8500平米。中心将先期建设1000万亿次的超级计算系统,未来将逐步建设万万亿次的超级计算能力, 并申请成为国家超级云计算中心。
目前,北京超级云计算中心已进入后期调试阶段,预计今年11月正式上线。开业后它将为工业设计、文化创意产业、科学教育、公共管理和电子政务提供超算和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