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说大数据专栏:数据库之“造船,买船,租船”

编者按:本文由SAP亚太区数据库解决方案技术总监卢东明为DOIT撰写专栏。卢东明——SAP公司里的老Sybase,现任SAP Global COE部门亚太区技术总监,关注SAP整体数据库战略,列式数据库,嵌入式数据库,CEP。曾任Sybase China技术总监。

DOIT专栏文章 文革期间,用来批斗刘少奇的一个著名罪证就是这句话:“造船不如买船 买船不如租船”;

最近这半年,已经不下3次接触到国内最顶尖的公司在不同的场合流露、表示出准备、已经开始研发自己的数据库了。我对此颇有感触,我曾经当面和国内一著名企业的老总泼冷水,建议他们不要独立开发数据库产品,而和现有的数据库大厂谈战略合作。昨天又遇到类似的情况,以我的猜测,国内自认为有实力,有决心,也有相应部署的公司应该不下5-6家。

自主开发数据库有很多好处:

1,自己拥有产权,一旦开发成功,日后的使用成本变低

2,自己的应用自己最了解,有特殊的功能自己开发灵活性最强

3,形象上是非常提气的一件事,振奋人心,提高士气

4,竞争中得先机,

5,数据库也是一个很大的市场,每年200多亿美金的全球市场

相比船舶业,造船相当于自主研发数据库;买船相当于购买数据库License;租船相当于以云服务的方式购买数据库服务。我认为中国的现状,应该买船最优,租船的产业还没有很成熟,但是有很大想象空间,但是造船是风险回报不成比例的选择。

当今的IT产业有几个特点:

1,是个全球化的产业:以现在炒得火热的抵制日货为例,日本企业大量的产品生产是在中国、东南亚、中南美洲等劳力成本相对低廉的地区完成的,在这些各自的地区,他们也要注册合法的当地企业,雇佣当地员工,在当地合法纳税。IT企业亦如此,苹果的生产在中国,SAP、Oracle、IBM、微软等大型企业的研发团队在中国、印度。

2,是个细分的产业:以前IT行业可能很粗地分为硬件和软件,后来逐渐有很多细分行业出现,仅以软件为例:系统软件就已经走过了主机系统到Client/Server,又到了3-Tier,包含了操作系统,网络,中间件,数据库,数据仓库,非结构化内容管理软件,数据流分析软件等等……在这样一个复杂的软件环境中,学会接受竞合的格局是一种心态和高度。

3,是个高投入,高风险的产业:几十年来,IT行业一直是个快速发展的产业,以半导体行业为例,大家都耳熟能详摩尔定律,晶体管的集成度每12-18个月翻番,解释了IT产业发展之快速;但是很少人知道所谓的摩尔第二定律(也称为Rock’s Law,以硅谷著名周期投资家Arthur Rock命名),说的是“晶圆厂的成本每4年翻番”,这个定律从经济学的角度定义着IT产业的格局,以台积电为代表的晶圆代工厂的出现和繁荣同样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产业细分的趋势。

数据库行业的特点,高度的知识密集型产业,40年的发展,仍然基本上集中于硅谷地区,在硅谷地区的多家数据库公司里,无论是Oracle,SAP Sybase, IBM, Microsoft,还是一些新兴的数据库公司,例如:Greenplum,ParAccel,人才虽然有流动,但是怎么转,都在一个大的人才池中,而目前不仅中国,全球各地在尖端数据库的人才的厚度与硅谷相比有明显差距。

基于人才厚度的判断,行业细分的趋势,我认为应用软件企业自己开发数据库抛开政治因素不谈,是一个不划算的方向。

与作者交流,请关注微信公众帐号:明说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