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翻译出错闹笑话的段子数不胜数,但大数据的应用却令这种技术手段日趋完善。甚至有支持者认为,机器翻译终将取代人力,让人类克服语言障碍交流。然而,技术真能参透人类语言的丰富和微妙之处吗?
初级机器翻译更像一部电子词典,擅长翻译单个字词和简单句子,但对多义词却束手无策。正因如此,尽管发展多年,纯粹的机器翻译仍然错漏百出。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可能彻底改写这种局面。
输入的文本资料越多,机器翻译的准确率越高。各门语言的情况不一样,建立一个机器翻译模式,通常需要3000万个单词或者100多万个句子。多亏有联合国和欧盟这样的机构存在,其翻译人员历经多年积累起丰富的平行语料库(也称翻译记忆库),为机器翻译研发人员省去不少麻烦。
这也解释了以数据和资料庞大著称的谷歌(584.78, -0.09, -0.02%)为何在机器翻译领域表现卓越。谷歌的机器翻译专有系统堪称业界典范,能够实现63种常用语言的交互翻译。
然而,人类语言如此复杂、微妙,远非平行语料库能够囊括。如果涉及比喻或者任何诗意的语言,就非常困难,专家表示,如果用到一个翻译系统从未见过的双关语,电脑只会字面直译。
如果考虑各种语言的出处和文化差异,有些字词无法翻译,即所谓的不可译性现象,则根本不能指望机器翻译取代人工翻译。